青岛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2023年工作总结
青岛政务网 发布日期 : 2024-01-08
字体大小: 打印

2023年,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抢抓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关键期,围绕落实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部署,不断强化“走在前、开新局”的使命担当,以主题教育成果推动人社实践发展,优质高效完成各项民生保障任务。

一、突出就业优先,坚决稳住就业基本盘。全市城镇新增就业36.8万人,获中央财政就业补助资金3亿元、同比增长57.1%。出台青岛市“一稳三促”实施方案、优化调整稳就业措施“11条”等政策。实施就业见习万岗募集计划和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服务攻坚行动,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百日冲刺”“启航扬帆”等活动,发布岗位20余万个。开发安置城乡公益性岗位5.05万个,打造零工之家和“就享家”服务品牌,推进“社区微业”行动,失业人员再就业10.75万人。出台支持取得职称的新型农民创新创业16条新政。实施重点企业用工保障专项行动,建立“1+3”用工服务队伍,为全市1977家企业提供“一企一策”用工保障服务。建设创业赋能中心,打造“一体两翼八轮驱动”全链条创业服务体系,上线“青创通”创业服务云平台,实施“青创四季”系列行动,开展“街区创业生态圈”试点。人社部王晓萍部长来青调研,对就业创业、博士后创新创业等工作给予充分肯定,相关做法在全国人社工作会议上作交流展示。

二、强力兜底保障,持续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实施数字化扩面行动,打造“参保一件事”和企业简易注销社保联检新模式,全市基本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参保人数较2022年底分别增长36.24万人、4.68万人、4.08万人,发放三项待遇645.31亿元。推进企业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在全国先行试点个人养老金制度,141.6万人开设账户。试行补充工伤保险与伤养服务相结合的新型工伤保障制度,1094户企业10.1万人参加补充工伤保险,340人享受伤养服务。承办全省人才年金试点启动仪式,全市2831家企业建立年金,基金总规模达82.86亿元。打造全国首个“社保卡主题公园”,推进居民服务“一卡通”多领域应用,人社部主要领导予以肯定。创新制定《劳动能力鉴定智能化服务规范》地方标准,我市入选全国社保经办数字化转型工作联系点城市。

三、坚持引育并重,有效激发城市发展动能。全市引进集聚各类人才26.3万人。推进人才攻坚十大行动,首次举办海洋高端人才交流暨项目洽谈会,举办第二十三届“蓝洽会”和第十届“博士行”活动。打造全国首批技能根基工程培训基地,高标准承办全省首届职业技能大赛。出台“十百千万”博士后创新创业计划,我市在第二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获金银铜奖各6个,金奖数量、奖牌总量均居全省第一。创新实施“专精特新”企业职称申报举荐制,新增中级以上专技人才2.19万人。修订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办法,创新事业单位高等级岗位人才评价机制,出台科技成果转化现金奖励政策实施细则。成功创建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我市成为全省唯一拥有“双国字号”人力资源配置平台的城市。

四、注重系统治理,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出台构建和谐劳动关系14条措施、联合激励35项举措,推进劳动关系协商共治。联合胶东五市发布《企业劳动用工指导手册(2023版)》,指导企业依法依规用工。创建劳动争议“大数据监测预警+跨部门联动处置”工作机制,基层劳动人事争议预防调解创新项目入选省厅“服务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试点。建立农民工欠薪维权首问负责制,创新推行“人盯项目”管理责任制,构建“五员管理”欠薪治理格局,打造“农民工工资权益一件事”平台,全年为260.7万人次农民工代发工资161.8亿元。

五、致力群众满意,有力提升人社服务质效。以主题教育为牵引,发起优化营商环境六大重点攻坚,编制政务服务事项基本目录和实施清单,推进服务事项“集成办、就近办”,全程网办事项达到96%,职工退休、创业服务等12项业务实现“一件事一次办”。开展胶东经济圈优化营商环境跨地区“一体化”协同改革试点,省厅验收评比优秀。升级人社政策“周周问、月月讲”宣传解读平台,观看人数累计突破900万人次,青岛人社微信公众号关注人数超过136万人。扎实开展政务热线平台办理“两降一提”百日攻坚行动,政务服务好评率达到99.9%。积极促进信访矛盾化解,积案化解率达到100%。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