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收藏
取消收藏
青岛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市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第14040218提案的答复意见
青岛政务网 发布日期 : 2025-06-13
字体大小: 打印

界别:

贵界别提出的“关于种质资源保护及育种攻关 促进良种高质量发展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建议办理情况

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大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力度,切实增强种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推动现代种业发展取得明显进步。

(一)夯实种源基础。高质量完成全国第三次种质资源普查任务,编制青岛市优异农作物种质资源名录,新增国家级种质资源库2个、省级3个。出台全国首个地市级畜禽保种场管理办法,新增1个地方特色畜禽遗传资源-胶河黑山羊,现有国家级保种场3处、省级5处、市级8处。中国农科院烟草研究所建设的国家烟草种质资源库保存烟草种质资源6223份,数量世界第一。黄海水产研究所建设的国家海洋渔业生物种质资源库保存海洋生物种质资源14万份,数量居全球首位。

(二)加强政策护航。出台《关于加快现代种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及《实施细则》,制定7条种业奖补政策,每年安排财政资金1000万元,鼓励引导企业开展育种创新,新培育1家国家级育繁推一体化企业,2家单项冠军企业,奖励新品种研发企业8家。颁布国内首部全面统筹农作物、畜禽、水产、林草、农业微生物等种业领域发展的《青岛市种业促进条例》,以产业促进为主要内容,固化现行政策,优化营商环境,为种业创新发展提供法治保障。

(三)创新财金赋能。联合农业银行推出种业专项信贷产品“琴岛·种子贷”,贷款规模累计超8亿元,为50余家种业企业解决贷款难问题。在全国首创种业“拨改投”,设立财政领域股权投资资金“种子金”,将过去“一次性奖励”“政策性补贴”等方式转变为股权直投方式支持种业企业做优做强,累计投资6000万元,联动其他部门“拨改投”资金4800万元,带动社会投资8.25亿元,被投企业总估值超200亿元,投后增值31亿元,以投代招国内2家高成长型科创企业总部迁址青岛,经验做法被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全国推广。

(四)强化育种攻关。加强科研平台建设,鼓励企业申报技术创新中心和重点实验室,“十四五”期间新增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山东省基因编辑创新中心、山东省蔬菜砧木育种技术创新中心等市级以上科研平台23家,获批大豆生物育种等国家重点攻关项目4个,争取省、市级种业科研项目62个,支持资金超1亿元。新审定农作物品种33个、登记471个,蔬菜登记新品种数量连续3年全省第一。全市具有研发能力的科创类种企占比达10%,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持续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强化设施管护、运行管理、人才队伍等保障能力建设,鼓励企业、社会组织建设种质资源保护设施,承担种质资源保护任务。促进种质资源共享利用。支持种质资源库(圃)、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实施数字化改造,建立全市种质资源信息系统,链接各保种单位,实现资源普查收集、编目入库、鉴定评价等信息互联共享,及时发布可交流、交易的资源信息。

(二)打造种业领军企业集聚高地。邀请国家种业规划编制单位编写青岛市“十五五”种业发展规划和青岛国际种都建设方案,系统谋划未来发展方向和目标定位,推动青岛种业更好融入全国布局,争取更多中央资金支持和国家项目落地,同时研究制定新一轮种业发展政策。探索成立国家、省、市、区多级联动的种业发展基金,加快培育上市企业,绑定“链主”企业,推动一产规模、质量双提升。

(三)加大种业科技研发支持力度。抢占“生物技术+人工智能”育种制高点,奋力打造种业前沿技术应用中心城市。增加育种研发经费支持,在产业培育引领专项中增加现代种业关键技术攻关项目布局,加大对种质资源搜集保护任务指标要求。2025年,拟新立项实施科技惠民现代种业相关项目13项,支持资金1160万元。在生物育种领域,新布局关键技术攻关项目3项,支持资金900万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