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加快推动智慧农业发展 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的提案
一、基本情况
中央工作会议强调,要依靠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建设农业强国。发展智慧农业是以科技赋能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实现农业强国的重要举措。为进一步推动智慧农业建设,2024年10月农业农村部印发了《全国智慧农业行动计划(2024—2028年)》的通知,对智慧农业发展进行了全面部署。我市一直以来高度重视智慧农业,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出台了一系列推动智慧农业发展的有力政策文件,取得了一定工作进展。但对标农业强省建设目标和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要求,在智慧农业发展领域仍存在明显的短板弱项,距离实现农业现代化还有一定差距。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基层对智慧农业缺乏系统性、全面性认识。当前基层干部和群众对智慧农业的认识相对狭隘,大部分停留在电商网购层面,对现代化生产和储运、流通等环节缺乏科学认识。
二是智慧农业基础设施不完善。包括良种繁育水平,现代化、数字化、智慧化的种养设施,更为先进便捷快速的产地冷链仓储、物流,以及智慧化大数据平台等基础硬件不足,无法为智慧农业提供发展基础。
三是政策支持还不够全面。针对智慧农业发展的资金支持和政策支持还不够有力,试点性工作的探索还有待加强。
三、几点建议
一是加强政策体系顶层设计,向上争取资金政策支持。农业农村局要系统谋划智慧农业在“十五五”规划中的目标任务,积极向上争取政策资金支持,搭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产业集群等融合发展平台,积极对接融入国家级、省级农业农村大数据平台建设工作,开展智慧渔业、畜牧业、种植业等试点推广工作,加快形成更多青岛经验,切实推动智慧农业发展。
二是强化智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补齐短板。一方面,既要立足我市农业发展现状和政策资金实际立项目,也要瞄准未来发展方向深挖自身潜力谋发展,要结合十大民生实事和农业生产切实需要,网状布局建设不同储藏级别的冷链仓储设施,多层级完善农产品产地物流体系建设工作,逐步提升北斗、无人机等在农机领域应用范围,推广各类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生产加工新模式、新技术。另一方面,要加强5G建设,研究运用新算法,探索如何提升对农业生产、风险预警和农产品销售领域的预判能力,提升统筹协调水平。
三是充分发挥科教优势,推进产学研用融合发展。由政府牵头,联合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研学基地、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搭建集农业生产、研究、教育、技术推广等于一体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新高地,设立智慧农业研发专项。一方面,在良种繁育、农机智能化应用、农机减损、农药化肥减量以及农林牧渔智能化、工厂化生产设施等方面对接科研基金项目,开展基础性应用性研究。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平台技术推广作用,让技术专家团队直接对接生产一线和宣传教育一线,全面提升科研针对性和农业生产水平,助力农民增收,以大力发展智慧农业助推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