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收藏
取消收藏
281号建议原文
青岛政务网 发布日期 : 2025-06-13
字体大小: 打印

事由:关于进一步完善农村产权制度 助力现代设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内容:

一、背景

设施农业作为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优化农业结构、推动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青岛市在规范农村产权交易方面积极探索,2016年平度市成立产权交易平台,2023年末青岛市农业农村局联合多部门印发实施方案,进一步规范交易,并成立青岛市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平台,推动城乡要素流动与经济发展。然而,农村产权制度与设施农业发展仍存在衔接问题,主要表现为部分设施农业用地(如冷库)产权关系不明确,农民对产权确权登记认识不足、参与度低,交易平台缺乏有效监督和强制措施,导致交易活跃度不高。2024年,青岛市设施农业种植面积达52.6万亩,年产果蔬198.9万吨以上,冷库需求大,但用地权属不清等因素使农民和集体经济组织在融资、流转等方面面临困难。因此,完善设施农业确权、备案、抵押手续,提高农民认识和积极性,制定监督管理机制,对助力设施农业健康发展、保障农民权益、推动农业现代化意义重大。

二、存在问题

一是产权确权不清晰。部分设施农业用地的产权关系不明确,特别是冷库等设施农业用地的确权登记工作尚未完善,导致农民及各级集体经济组织在融资、流转等方面面临诸多困难。

二是农民认识不足。农民对农村产权确权登记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存在疑虑和担忧,如确权登记的费用、程序复杂性等,导致参与度不高,影响了农村产权交易的活跃度。

三是交易平台不完善。青岛市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平台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和强制措施,导致平台的挂牌量和交易量较少,无法满足设施农业发展的需求。

三、意见建议

一是完善产权与土地流转机制。一是明确冷库等设施农业用地的权属关系,建立健全设施农业确权登记制度,确保农民对设施的产权归属清晰。二是加强设施农业用地的规划和布局,合理确定冷库等设施农业用地的规模和用途,避免土地资源的浪费和滥用。三是建立健全农村土地备案、流转服务体系,提供农村土地备案公示、流转信息发布、合同签订监督、纠纷调解等一站式服务。

二是加强政策宣传,明确确权登记的意义。通过村委会会议、宣传册、网络平台、村广播站、宣传栏等多种渠道,广泛宣传土地确权登记的政策内容和流程,深入浅出地讲解土地确权登记的重要性和操作流程。针对农民可能存在的疑虑和担忧,如确权登记的费用、程序复杂性等,进行详细解答和说明,强调政府部门的支持和保障,让农民放心参与确权登记工作。

三是优化服务水平和政策扶持,提升农民登记热情。一是设立确权登记服务窗口和网上服务平台,方便农民随时随地查询和办理相关业务。如有需求,提供上门服务或集中办理服务,满足农民的个性化需求。二是对积极参与确权登记的农民给予一定的政策优惠或奖励,如减免相关费用、提供贷款支持等。将确权登记与农业补贴、项目扶持等政策措施挂钩,激发农民的参与热情。三是树立确权登记工作的先进典型和成功案例,通过示范引领带动更多农民参与确权登记。

四是完善设施农业抵押手续,拓展农村产权融资渠道。一是创新农村产权抵押贷款模式,允许农民以土地经营权等作为抵押物申请贷款;二是建立健全冷库等设施农业抵押登记制度,明确抵押登记的条件、流程和责任;三是推动金融机构创新冷库等设施农业抵押贷款产品,满足农民多样化的融资需求。

五是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加强组织协调。一是建立健全土地确权工作机制和监督机制,加强各相关部门、各级政府之间的协作配合,确保确权登记工作的覆盖率。二是加强对确权登记工作的监测和评估,确保确权工作的公正性和透明度,并及时发现和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