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字14030591号提案原文
青岛政务网 发布日期 : 2024-06-03
字体大小: 打印

关于加大企研合作力度 促进青岛市盐碱地综合开发利用的提案

 

一、基本情况  

  今年5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考察时指出,开展盐碱地综合利用,是一个战略问题,必须摆上重要位置。要立足我国盐碱地多、开发潜力大的实际,发挥科技创新的关键作用,加大盐碱地改造提升力度,加强适宜盐碱地作物品种开发推广,有效拓展适宜作物播种面积,积极发展深加工,做好盐碱地特色农业这篇大文章。今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盐碱地综合利用的意见》,为我国的盐碱地综合开发利用提供了政策性指导意见。今年12月1日出版的第23期《求是》杂志刊登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切实加强耕地保护抓好盐碱地综合改造利用》,文章指出,要抓好盐碱地综合改造利用。盐碱地综合改造利用是耕地保护和改良的重要方面。我国盐碱地多,部分地区耕地盐碱化趋势加剧,开展盐碱地综合改造利用意义重大。要充分挖掘盐碱地开发利用潜力,加强现有盐碱耕地改造提升,有效遏制耕地盐碱化趋势,稳步拓展农业生产空间,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做好盐碱地特色农业大文章。

  自2017年开始,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每年都进行耐盐碱水稻测评,每年都会有不同的新品种进入区试国审。截至2022年底,已有11个耐盐碱水稻品种通过国家审定。近年来,青岛市大力支持“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建设,攻克世界性难题,突破育种瓶颈,创新土壤改良,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盐碱地综合开发利用之路。

  二、存在问题  

  通过调研发现,目前青岛市盐碱地综合开发工作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关注破解,其中有三点问题较为突出:一是耐盐碱水稻试验繁育基地短缺;二是企业参与盐碱地改造积极性较低;三是企业盐碱地改良技术研发水平有限。

  三、意见建议

  一是研讨耐盐碱水稻试验繁育基地的社会化、商业化开发方案。市政府可参考招商引资政策,出台针对耐盐碱水稻研发的相关扶持政策,鼓励和支持有盐碱地综合利用和耐盐碱水稻研发经验技术的外地、外资、民资企业,在青岛市内建设耐盐碱水稻试验繁育基地。

  二是多措并举,提高企业参与盐碱地改造积极性要充分激发企业参与盐碱地改造的热情。要让企业“有利可图”,可在城阳区、李沧区、即墨区、西海岸新区等盐碱地所在区试点“盐碱地改造同区域土地置换政策”,即由政府主管部门制定切实可行的盐碱地改造标准,企业在完成盐碱地改造、经政府主管部门和第三方科研机构联合验收达标、交付国家管理后,由政府主管部门委托审计部门或会计师事务所核算盐碱地改造工作经济价值,可在同区域由政府划拨相应价值的产业地或商业地,或在企业土地招拍挂过程中给予相应的优惠政策,从而增加企业参与盐碱地改造的经济收益。

  三是企研合作,提升企业盐碱地改良技术。在技术研发方面,依托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青岛农业大学的地理位置和科研优势,深化企研合作,大力开展盐碱地改良技术创新,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培育,科研院所和高校要与企业开展盐碱地改造领域产业技术联合攻关,编制形成省市级乃至国家级的专项实施方案;在成果转化方面,打通技术研发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分步骤阶段性开展科研院所和高校职务科技成果转化权属改革试点,提高科研人员参与技术攻关的积极性。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