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等委员:
您们提出的“关于创新入侵生物协同防控综合机制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建议办理情况
2021年6月,农业农村部等7部委联合印发《外来入侵物种普查总体方案》,全面展开外来入侵物种普查工作。青岛市积极响应,以“源头预防、监测预警、控制清除、保护本地”为防治理念,积极开展农业生物安全工作,取得一定效果。
(一)建强“一个体系”,铸牢风险管控机制
为及时掌握外来入侵物种在全市范围内的危害程度、扩散趋势和暴发风险,统领全市外来入侵物种普查工作,2022年4月,青岛市农业农村局等10部门联合印发《青岛市外来入侵物种普查防控工作方案》《农业外来入侵物种普查工作质控方案》,划分工作任务、明确职责边界,建立市级普查防控协调机制、跨区域外来物种入侵防控联动协作机制、农业外来入侵物种普查核查与质控机制,形成部门联动、齐抓共管局面。各成员单位借助驻青高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植保力量,统筹农田、渔业水域范围,采用面上调查和典型调查相结合方式,共制定外来入侵物种清单图册3份,其中入侵植物160余种、入侵病虫害10余种、入侵水生生物2种,构建外来入侵物种信息数据库,研判外来物种入侵扩散趋势,全力打好外来物种普查防控“主动仗”。
(二)把牢“三大关口”,扛牢稳产保供责任
我市以“农业农村、园林海洋、入境口岸”三大“主通道”作为普查工作重点关口,坚持主责主业与协同配合齐向发力,持续强化源头预防、综合治理。截至目前,农业领域飞防美国白蛾168万亩次,并组织松材线虫病绿色药剂防治试验示范项目3万亩,实施飞机施药防治媒介昆虫松褐天牛23万亩次,重点调查入侵植物60余种、入侵病虫害10余种,已发现并灭除小蓬草、一年蓬、凹头苋等10余种外来入侵植物,烟粉虱、美洲斑潜蝇等15种外来入侵病虫害,涉及踏查路线61条,443个点位,踏查面积172.40万亩。2023年4月,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联合烟台、潍坊、威海、日照等市农技推广部门,牵头成立胶东经济圈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协作联盟,在病虫害监测预警、联防联控、技术研究等方面协同发力,构建病虫防控监测体系和技术创新联合体,全面提升区域农业重大病虫害防控能力。通过各个关口“早发现、早预警、早治理”措施,有效防止外来入侵物种扩散蔓延,切实保障了国家生物安全、粮食生产安全。
(三)抓实“三项防范”,树牢入侵防范意识
我市注重“防范危害人畜健康、防范破坏生物多样性、防范破坏生态平衡”,利用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纪念活动等方式,现场展示入侵植物、入侵动物、入侵病虫害、海关截获物种以及本地物种等5大类共计约300余种实物标本和100余幅工作照片,增强公众的外来入侵物种防范、野生植物保护意识。针对防范“加拿大一枝黄花”等外来入侵植物的危害,制定《关于做好当前重点外来入侵物种防控工作的通知》和《“加拿大一枝黄花”应急防控技术方案》,以“零星发生区扑灭、成片发生区不扩散”为目标,重点关注农田周边、道路沟渠、公路沿线、城市绿化带等区域,开展调查及灭除活动。实施了青岛市互花米草入侵机制及综合利用、蔬菜种子病毒处理技术研发应用等6个农业生物安全技术攻关。加强农企合作,开展技术示范,在莱西市开展小麦茎基腐病综合防治等技术示范,在平度市开展“碧护”综合解决方案研究示范,在即墨区开展梨小食心虫、桃小食心虫等防治技术示范,完成绿色防控技术试验示范10项。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根据您的意见建议,结合我市实际,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持续建强防控监测机制
发挥“胶东经济圈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协作联盟”作用,优化疫情阻截监测网点布局,加强重大疫情调查监测,通过远程智能监测系统等信息化手段加强监测管理,借助全市600余个监测点位实现农情监测辅助研判,实现田间信息远程监测、智能分析。开展常态化防控,实现外来入侵物种动态监测、即时防控,确保外来物种入侵风险得到全面管控。
(二)持续夯实科技力量支撑
聚焦新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用好科技创新利器,针对蔬菜重大病虫害重、控制难、化学农药依赖严重和技术原创不足等问题,拓宽“智慧农安”“智慧畜牧”等数字化应用场景,构建绿色低碳、轻简高效、数字智能的蔬菜作物全生育期绿色防控技术体系,激发农业新质生产力,抓好小麦条锈病、草地贪夜蛾等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监测防控,实现348万亩小麦“一喷三防”防治全覆盖,年内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覆盖率达到45%以上,粮食作物病虫为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下。
(三)持续扩容财力智力储备
壮大技术推广人才力量,用好我市1000余名科技特派人才、1400余名农业技术推广人才,开展农业生物安全技术服务活动,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员和产业服务团的技术优势,展开定点帮扶、科技成果转化、技术培训、现场实操等基层服务活动,提供生物安全技术等农业科技创新智力支撑。在2021年以来市财政累计投入230万元的基础上,协调有关部门加大外来入侵物种防控支持力度,完善外来入侵物种信息数据,分析外来入侵物种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影响,为强化外来入侵物种监测预警及防控灭除、建强防控体系提供科学支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