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前三季度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情况
青岛政务网 发布日期 : 2023-10-07
字体大小: 打印

2023年前三季度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情况

 

今年来,按照省、市委工作要求,协同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全市农业农村发展质量持续提升。平度市获批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胶州市、黄岛区、平度市分别获批创建省级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县、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先行县、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先行县,黄岛区获评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先行县、宝山镇成功创建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

一、夯实产业基础

(一)抓稳产保供,农业生产基本盘更加稳固。新建高标准农田21.7万亩,累计建成442.6万亩。全市夏粮播种面积342.8万亩,亩均单产420.9公斤/亩、同比增长2%,连续三年稳定在140万吨以上的较高水平,平度市绿色增粮先行示范区核心基地小麦亩产达到837.2公斤,再次刷新青岛市小麦单产最高纪录。全市蔬菜产量459.2万吨,同比增长2.8%。上半年肉蛋奶总产量49.5万吨,能繁母猪15.1万头左右,保持生产稳定。新获批3处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全市水产品产量46.8万吨,同比增长4.81%。

(二)抓项目建设,高质量发展动能持续增强。截至目前,58个过亿元重点项目中,52个项目开工建设、开工率89.66%全市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355家,全市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增加到1026家。成功举办第二届中国国际预制菜产业发展大会,推进建设15个预制菜产业链重点项目。

(三)抓农村改革,“三农”发展活力加速释放。继续扎实稳妥推进延包试点任务。青岛市农村宅基地总宗地数166.74万宗,已印制房地一体宅基地证书14.7万本。推进平度市国家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制定制度性文件15个,完成资格权认定33178户,宅基地使用权流转133宗。截至8月,全市共盘活利用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1253宗(处)。制发《青岛市2023年农业社会化服务项目实施方案》,稳步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培育工作。

二、改善人居环境

(一)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全市2023年美丽乡村示范村104个全部开工。以村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实施策划设计、公共服务、人居环境、村庄活力、乡村治理、场景培育“六提升”工程,计划安排项目810个,完工160个。累计建设市级示范村700个、省级示范村174个,6个村庄创建首批全国美丽宜居村庄,8个村庄入选“我喜爱的乡村振兴齐鲁样板”,青岛被中国网评为中国美丽乡村建设新典范地区。

(二)扎实推进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建设。举行全市乡村振兴示范片区重点项目集中开工仪式暨现场观摩推进会议,召开全市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先行区现场推进会议、全市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建设现场观摩推进会议,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建设。完成10个市级乡村振兴示范片区第三季度实地查看评价工作。全市36个镇已全部形成镇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成果,指导各区(市)推进45个村庄规划编制。

(三)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截至8月,发动农民群众投工投劳97万人次,清理农业生产废弃物等20万吨,实施村容村貌“微整治·精提升”,打造“微景观”“微广场”等节点7822处。下发《关于做好2023年水肥一体化推广工作的通知》。开展农业废弃物回收处置工作,全市建立废旧农膜回收中心11处、回收站187个,实现农膜回收储运网络全覆盖并正常运行。建立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体系,全市共建立区市级回收中心10家、镇街区域性回收点190家。

三、建强“三农”队伍

(一)加强乡村人才政策供给。出台《关于做好城乡公益性岗位安置对象岗前培训工作的通知》《关于鼓励企业开展岗前技能培训工作的通知》等政策,落实就业技能培训和城乡公益性岗位安置对象岗前技能培训等系列政策,有效提升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技能和就业本领。

(二)加强乡村人才培育培训。开展“市长杯”创新创业大赛暨乡村振兴创新创业大赛,15个项目晋级决赛。举办青岛市2023年畜牧兽医行业职业技能竞赛活动—动物检疫检验员竞赛,评选出3名优秀动物检疫检验员参加省赛,10人获得省级以上职业技能竞赛一二等奖。通过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对在基层卫生机构人员和乡村医生进行理论和实践培训,组织开展2022年度基层卫生、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

(三)引导人才向乡村一线流动。积极支持人才返乡入乡创业,截至8月,惠及818名返乡创业农民工。鼓励企业吸纳就业、灵活就业,为脱贫人口劳动力落实各项就业政策。全面实施城乡公益性岗位扩容提质行动,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4.1万个。目前,共举办线上线下招聘会650场,提供招聘岗位37.5万个,累计征集“三支一扶”岗位98个。

四、完善基层治理

(一)深化村党组织规范运行。扎实开展“全面规范”年行动,指导区市对照“示范”“创优”“强基”三种类型村党组织,分类细化规范提升指标,建立工作台账督导推进。组织40名“强基”村党组织书记赴莱西市,举办2023年青岛市“强基”村党组织书记培训班。

(二)加强带头人队伍建设。市级组织200名村党组织书记、乡村共富公司负责人赴江苏张家港市、浙江湖州市、丽水市、四川省成都市、江苏省连云港市举办示范培训班。开展青岛市党建统领促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擂台赛,来自7个涉农区市的32个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登台打擂,晒项目、谈经验、比措施、赛效果,进一步夯实了乡村振兴基础。

(三)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目前,全市已清理回收土地6.1万余亩,规范问题合同4.7万余个。全市476个新村完成集体资产完全融合,实现资产全部由新村统一经营管理。今年全市各级新增共富公司289个、总数达到488个。扎实开展“万村共富”行动,确定的70个集体经济相对薄弱村扶持项目中,50个项目由各级共富公司承接实施。

五、培育文明乡风

(一)持续推动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提质增效。持续开展“我们的节日”等主题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建成新时代结婚礼堂132处,累计为1500余对新人举办新式婚礼。举办6场新时代文明实践集体婚礼,新华社、光明日报等60余家省级以上重点媒体给予广泛宣传报道。

(二)持续推动乡风文明蔚然成风。编辑发放2023年《青岛宣讲·自助菜单》,开展各级各类宣讲3万余场次。创作《如此生活如此读》《在青岛,如此生活》等线上作品,开展阅读分享会2000余场次。在乡村、社区、学校、机关、企业五大领域打造美德健康生活方式示范点121个。依托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打造2000余个“道德积分超市”“爱心兑换超市”等,鼓励“德者有得”,引导广大群众积极宣传、自觉践行美德行为。

(三)聚力提升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组织指导各区市和有关单位开展线上线下群众文化活动3.7万余场次。放映公益电影近3万场,开展文化惠民演出700余场,开展各类乡村阅读活动4000余场。开展2023“满天星”文化志愿服务公益培训走基层系列活动20场次,培训各区市文化馆(站)文艺骨干5000余人次。

六、巩固脱贫成果

(一)抓监测帮扶,守牢不返贫底线。持续优化防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印发防返贫监测工作指南,发放申报政策明白纸和帮扶政策明白纸130万份,继续实施防返贫综合保险,181名未消除风险监测帮扶人口均落实了帮扶措施。

(二)稳资金投入,有效衔接乡村振兴。安排市级衔接资金3000万元,支持开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试点。全市计划实施2023年度各类衔接资金项目138个,其中,实施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项目116个,已完工59个,完工率51%。

(三)抓示范帮扶,推动重点区域振兴。持续推动即墨区和平度市两个衔接推进区建设,支持移风店镇衔接推进区补齐村庄建设短板。将平度崔家集镇衔接推进区建设与乡村振兴示范片区统筹打造一体推进,补齐产业发展和村基础设施短板。继续深化4个强区和23家市属企业结对帮扶平度和莱西市10个经济薄弱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