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前三季度全市乡村振兴重点工作推进情况
青岛政务网 发布日期 : 2022-10-10 来源 : 青岛市农业农村局
字体大小: 打印

今年以来,全市各级各部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省、市党代会精神,深入开展“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聚焦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和城乡融合发展,实施工作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三化推进”,各项重点任务进展顺利。我市获评国家粮食生产先进集体,莱西市获评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黄岛区获评全省首批现代农业强县,胶州市、平度市、莱西市分别获评全省首批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十强县、农业绿色发展十强县、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十强县。

一、聚焦统筹推进,强化乡村振兴组织领导

(一)强化体制机制。调整优化市委农委职能和组成单位,修订完善工作规则,将对口支援、东西协作、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纳入市委农委职责,新增市委组织部、市财政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为市委农办副主任单位,凝聚工作合力。建立市级领导乡村振兴联系点制度,确定16个镇(街)、16个村(社区)为市领导的乡村振兴联系点。定期召开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现场推进会,强化“人、地、钱”等要素保障,成立了乡村振兴专家顾问团,强化乡村振兴智力支持。

(二)强化政策落实。制定了市委、市政府《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印发市委农业农村委员会2022年工作要点,全面部署乡村振兴思路和重点。以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名义印发了《关于高质量建设乡村振兴示范片区的意见》,争取用3年时间,在全市集中打造10个左右的青岛市级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培育30个左右的区(市)级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印发了《乡村振兴示范片区规划建设中应把握要点》32条和《青岛市级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建设导引》20条两个具体的指导性文件,确保示范片区建设干准干实。协调出台了《关于保障和规范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建设用地的通知》,切实保障和规范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土地利用,加快推进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建设进度。研究起草了《关于调整完善土地出让收入适用范围优先支持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市政府第10次常务会议、市委第25次常委会会议已研究通过。

(三)强化典型引领。深入总结推广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好经验、好做法,引领乡村振兴走在前、争一流。今年以来,我市乡村振兴工作在全国会议上做典型发言2次,在农业农村部《农业情况交流》刊发典型信息3篇、国家乡村振兴局《乡村振兴简报》刊发2篇,省委农办《山东农业农村工作》刊发2篇、《山东乡村振兴简报》刊发5篇、省农业农村厅《三农工作动态》刊发7篇,《青岛通讯》刊发7篇、《青岛改革》刊发1篇、编发乡村振兴专刊12期,在《人民日报》报道9次、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报道5次。

二、以产业振兴为引擎,激活农村发展新动能

(一)突出项目建设“加速器”。上合国际绿色农产品博览交易中心等47个大项目已开工,开工率97.92%,完成投资61.4亿元,占全年计划55.93%。全球首艘10万吨级智慧养殖工船、全球最大的智慧香菇菌棒生产基地、亚洲单体规模最大的智慧日光温室等10个大项目已投产。立足区域特色和产业优势,开展“企业大走访、项目大推进、产业大招商”活动,加快打造农副食品加工业、畜牧业2条千亿级、粮油、奶业等8条百亿级和葡萄、胡萝卜等15条十亿级现代农业产业链。围绕“储备项目抓签约、签约项目抓开工、开工项目抓投产”的思路,新引进平度供应链产地仓等31个过亿元的大项目,总投资175亿元。

(二)守住稳产保供“基本盘”。全力抓好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稳定全年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牢牢守住粮食安全底线。据统计数据,夏粮面积342.7万亩、总产141.53万吨。据农情调度,秋粮面积预计386.3万亩,纯作大豆8.9万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2.03万亩。预计全年粮食播种面积728.7万亩,总产311.73万吨,将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统筹抓好“菜篮子”生产,全市能繁母猪存栏16.4万头;蔬菜总产428万吨、肉蛋奶总产49.9万吨。建设完成高标准农田21.7万亩,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5万亩。

(三)实施现代农业“双强”行动。全面实施现代种业和数字农业“双强”行动,发布全国首个地市级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管理办法,首批认定10个市级农作物品种展示评价基地。依托莱西市凯盛浩丰数字农业示范园,创建国家级数字(设施)农业创新应用基地,支持即墨区、平度市建设2个数字农业示范园。

三、以示范片区为引领,画好乡村振兴“同心圆”

(一)“点上”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加快推动美丽乡村示范村创建进度,100个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开工86个。全市38.37%的农村常住庭院建成“美丽庭院”,5025个自然村村村建好“美丽庭院”,提前完成省定任务,在全省名列前茅。全面开展36个镇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其中,16个完成初步成果,1个完成专家评审。

(二)“片上”加快市级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建设。印发《关于高质量建设乡村振兴示范片区的意见》,以6个左右村庄为单位,按照分级分类、梯次打造、同步推进原则,采取“赛马”机制,对标全国全省一流,用3年时间集中力量打造10个市级、带动30个区(市)级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创出一批乡村振兴制度成果。9月17日,组织召开市级乡村振兴示范片区专家评审会议,从20个申报的市级乡村振兴示范片区中,初步评审出10个进入市级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创建名单。

(三)“面上”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省首创开展村容村貌“微整治精提升”试点,整治残垣断壁、打造“微景观”1.7万处。开工污水治理村庄1383个,完工461个。健全完善农村改厕长效管护机制,按照农村户厕每户每年30元、公厕每座每年6000元进行奖补。将农村生活垃圾分类10个示范镇(街)、200个示范村(社区)创建工作列入市办实事,示范镇(街)、示范村(社区)项目完工率100%。在全市建立废旧农膜回收站点340余个,覆盖到所用涉农镇(街)、村居,回收清理废旧农膜900余吨,全市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

(四)统筹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四好农村路”提质增效专项行动,累计开工“四好农村路”建设养护691.4公里,完成农村通户道路硬化21个村庄,全市村庄通户道路硬化率达到96%以上。加大农村电网建设改造力度,储备农网项目39个,储备资金1.4亿元。加快农村供水工程建设进度,13座水厂改造均已开工,累计完成投资5.83亿元,总体投资完成率为68%,全市农村规模化供水覆盖率达95.2%,农村自来水普及率稳定在98%以上。

四、以党建统领为抓手,提高乡村治理新水平

(一)推动村级组织规范运行。开展镇村集中换届“回头看”和村级党组织分类推进整体提升行动,全面开展分类提升。开展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整顿中期评估,92个软弱涣散村党组织已完成整顿78个。开展村党组织书记专业化管理试点,选拔专业化村党组织书记129名。

(二)加快党建统领乡村信用体系建设试点。指导崂山区、平度市开展党建统领乡村信用体系建设试点,确定胶州市作为全省党建引领乡村治理试点,“1+1+N”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新机制获评第六届“法治政府奖”。推广积分制、清单制,德育银行推动乡村治理做法被部省刊发推广。

(三)深入开展文明乡风建设行动。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梯次打造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构建“15分钟文明实践服务圈”。组织开展了2022年青岛市农民读书节,推动全市乡村积极开展阅读活动,线上、线下全市乡村开展阅读活动近1720场次,参与阅读人数约6.8万人次。发起反对浪费、文明办事移风易俗行动,建立婚俗改革联席会议,县级以上文明村镇覆盖率达99%以上。

五、以改革创新为驱动,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一)持续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胶州市获批国家级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试点,加强流转土地经营权资格审查、项目审核和风险防范,规范土地流转行为,土地适度规模经营达74.8%。制定《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管理办法》《“宅基地审批管理一件事”工作方案》等,推进宅基地使用权有序流转。

(二)积极开展乡村振兴集成改革试点。在全市开展乡村振兴政策集成改革试点示范村创建活动,初步确定了10个乡村振兴集成改革试点示范村。改革经验案例在全国农业农村政策与改革工作会议上推广。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升行动,新创建国家级示范合作社5家、省级示范社50家。

(三)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实施集体经济相对薄弱村增收攻坚、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问题专项整治、乡村公共资源共享、“阳光三资·清廉村社”建设四大行动,清理不合理合同2.8万份、新开发利用集体资源2.1万亩、清收欠款4.6亿元,创建清廉示范村37个。

六、以人才振兴为支撑,释放乡村发展新活力

(一)推动人才向乡村流动。继续加大乡村公费师范生、医科生、农科生以及“三支一扶”招募计划保障和人员入编落实力度,已全额保障年度公费师范生招募计划257名、公费医学生47名、公费农科生3名、“三支一扶”112名,较2021年度增长16%,其中支农岗位30个、帮扶乡村振兴岗位42个、水利岗位8个、占计划数的近70%。

(二)推进农民技能培训。深入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训和农民技能培训,截至目前,全市开展了粮油、果蔬、电商、农机、乡村治理人才、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等农民技能培训班,累计培训人数达到18192人,完成全年培训任务的90.96%。

(三)促进人才返乡入乡。开展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等活动,吸引更多优秀青年人才在乡村择业就业创业。加强省级专家服务基地平台建设,在全市开展2022年度省级乡村振兴专家服务基地申报推荐工作。青岛农商行莱西支行疫情期间投放“巾帼e贷”14笔、184万元,有效解决了创业女性疫情期间资金周转困难。

(四)加强就业帮扶稳就业促增收。落实创业扶持政策,符合条件的返乡创业人员可申领最高3万元的创业补贴,申请最高60万元创业担保贷款;创办小微企业可申请最高300万元创业担保贷款。帮扶农民工就业,全市在岗农民工201.9万,其中,本地户籍98.7万,外地户籍103.2万。强化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全市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3.8万个,已有37047名困难群体实现上岗安置、稳定就业,其中,城镇公益性岗位安置17037人,乡村公益岗安置20010人,提前完成省下达的年度目标任务。

七、突出有效衔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一)完善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工作机制。健全动态监测预警机制,纳入监测帮扶户87户、175人;对2.1万脱贫享受政策人口和监测帮扶人口,分类开展针对性帮扶,兜牢防返贫底线。创设“齐鲁富民贷”金融支农产品,完成贷款投放4.8亿元。

(二)推进衔接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区域建设。印发关于支持市乡村振兴重点帮扶镇的若干措施的通知(青乡振发〔2022〕1号),明确重点支持措施。组织强区和市属企业结对帮扶平度、莱西10个乡村振兴重点帮扶镇。建设即墨区移风店镇省级衔接乡村振兴集中推进区,完成规划和实施方案编制,衔接资金项目开工建设。

(三)强化衔接项目建设管理。稳定衔接资金投入,统筹各级衔接资金4.5亿元,其中市级2.7亿元,市级衔接资金用于发展产业比例超过60%。启动扶贫资产确权到村,800多个产业项目持续规范运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