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4月份全市乡村振兴工作推进情况
青岛政务网 发布日期 : 2022-05-27 来源 : 青岛市农业农村局
字体大小: 打印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锚定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先行区目标,高标准谋划我市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建设工作,夺取乡村振兴“制高点”,在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上争一流、走在前。黄岛区、胶州市、平度市分别成功争创省级现代农业强县、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先行县、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县,莱西市成功争创省级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先行县、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先行县。

一、以走在前列为目标,强化乡村振兴统筹推进

(一)高标准谋划“三农”工作布局。组织召开市委农村工作会议,研究部署2022年全市“三农”工作。明确了全市农业农村工作“三三六三”工作思路,印发市委农业农村委员年度工作要点,建立全市乡村振兴98项重点工作任务清单,实施台账化管理,实行每月一调度、每季一盘点、半年一考评,各项工作有序展开、开局良好。

(二)高质量打造乡村振兴制高点。在深入调查研究基础上,制定《关于高质量建设乡村振兴示范片区的实施意见》,争取用3年时间,在全市集中打造10个左右的青岛市级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培育30个左右的区(市)级乡村振兴示范片区,推出3个以上在全省、全国有较大影响力的乡村振兴示范典型。

(三)压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责任。制定印发《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要求各涉农区(市)党委书记将主要精力放在农村工作上,并梳理上报市、区(市)党委和政府负责同志乡村振兴联系点名单。对涉农区(市)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开展2021年度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纳入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内容。

(四)深入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对易返贫致贫人口实施常态化监测,重点监测收入水平变化和“两不愁三保障”巩固情况,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创新实施扶贫特惠保险和防止返贫综合保险金融“双保险”机制,符合条件人口全部参加社会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对帮扶户继续安排帮扶责任人,对脱贫村继续选派驻村工作队。

二、以高质高效为牵引,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守住稳产保供“基本盘”。抓紧抓实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确保农业经济平稳开局。种植业方面,全市计划春播面积233.3万亩,目前已完成播种91.09万亩,占计划播种面积的39%,完成小麦田管面积897.7万亩。全市设施蔬菜在田面积22万亩,露地在田蔬菜30多万亩。畜牧业方面,生猪存栏达178.9万头,生猪出栏73.7万头,猪肉产量5.9万吨;家禽出栏7651.8万只,禽肉产量14.8万吨,肉蛋奶总计产量35.3万吨。全市水产品总产量9.8万吨,同比增长4.17%。

(二)农业项目建设实现良好开局。今年以来,农业农村领域计划投资过亿元的48个重点项目中,已开工建设42个,开工率87.5%,完成投资18.53亿元,完成全年计划的17.68%。4月28日,我市计划总投资226亿元的27个乡村振兴项目在“农业国际客厅”集中签约,项目涉及种业振兴、动物卫生、科技创新、特色种植、精深加工、美丽乡村建设等多个领域。

(三)构建深度融合发展“全链条”。梳理各区市产业链情况,列出15个十亿级全产业链主导产业,初步制定各产业链实施方案和产业图谱。探讨成立乡村休闲旅游发展联盟,向游客推介16家精品草莓园,累计接待13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1500万元。编制《2022年度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任务计划》,明确了34项重点任务。梳理市级农产品加工产业园重点支撑项目40个,建成市级以上田园综合体5个。

    (四)实施农业“双强”行动。实施品牌强农,大力培育优秀农产品、优秀企业、优秀农旅线路等,强化农业品牌效应。新认定无公害农产品11个、绿色食品10个。培育优秀企业参加省知名农产品品牌评选,协助青岛海德坤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取得无花果产品绿色认证。开展“云赏花”活动6次,推出青岛市3月观光采摘路线,完成国家农作物品种展示评价基地和区域性单品种展示基的规划设计,建设保护地设施19个,面积26亩。实施种业强农,以市政府名义下发了《关于加快现代种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大力发展智慧种业, 加快实施现代种业提升工程, 全面增强种业自主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下发《关于开展市级农作物品种展示评价基地遴选工作的通知》,围绕我市特色优势品种,组织16家基地完成申报工作。我市已获批全国首个国家级刺参良种场,入选2021中国水产种业育繁推一体化优势企业名录。

(五)持续深化农村改革。召开全市农村改革和合作经济工作会议、全市农村集体“三资”管理问题专项整治暨宅基地管理工作视频会议,指导青岛西海岸新区完成承包地延包试点村摸底调查,对宅基地有偿退出、盘活利用和使用权流转等工作进行部署。实施家庭农场培育行动,将家庭经营、农业为主、流转有序、生产规范、规模效益并重的各类规模户纳入家庭农场培育范围,全市纳入名录管理的家庭农场4.6万家。有序推进农业标准地涉及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工作,指导相关区市按照国家政策规定探索推行“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标准地”模式。

三、以生态宜居为导向,推动美丽乡村建设提档升级

(一)连片打造美丽宜人乡村。开展了34个镇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形成初步成果。全市开工建设美丽乡村7个,累计创建“美丽庭院·幸福家”23.66万户,在农村常住庭院中的创建率达到36.2%,提前完成省定20%的目标任务。全市新增水肥一体化3.25万亩,完成年度计划的65%。

(二)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明确农村改厕台帐管理、技术路径、管护标准、管护平台、监督考核“五统一”相关要求,推进农村厕所革命问题分类整改。建立月报制度,明确创建名单,提高生活垃圾分类创建行动成效。印发实施全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年度计划,全市新开工村庄23个、完工12个,分别占省定任务数的16.3%、8.5%;实现投资5.65亿元。新开工治理农村黑臭水体10处,完工6处,实现投资529万元。

(三)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开展“四好农村路”提质增效专项行动,积极调度各区(市)项目前期工作开展情况,指导各区(市)加快推进项目前期工作。一季度储备农网工程资金2179.2万元,新建改造中低压线路6.36公里,配电变压器3台。组织各区(市)开展农村供水提标升级工作,目前,4处农村供水工程已进场施工,已完成28个村庄的村内管网改造工作。开展2022年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项目申报工作,梳理全市未来三年清洁取暖改造计划项目。

四、以乡村善治为基石,持续深化拓展“莱西经验”

(一)全面规范村级组织运行。指导区市扎实开展村级党组织分类推进整体提升2022年“重点攻坚”主题行动,推动48个软弱涣散村党组织完成整顿。制定开展村改社区基层党建和治理难题集中攻坚行动试点工作方案,指导区市排查确定44个攻坚对象、13个试点对象。开展村“两委”换届“回头看”,推动区市领导班子成员对镇、村回访调研一遍,对重点难点村建立村情档案,提出攻坚措施。

(二)实施带头人“头雁领航”工程。起草形成《关于加强村党组织书记专业化管理的意见(试行)》,创新提出20条具体措施。实施农村基层干部乡村振兴主题培训计划,市级组织镇街党委书记培训班。指导即墨区开展村党组织书记乡村振兴“擂台比武”试点工作,形成试点实施方案。

(三)实施村级集体经济提质增效行动。在黄岛区、胶州市全面开展党建统领乡村公共资源共享行动试点,指导其他涉农区市确定1个镇街进行试点。指导城阳区、平度市、莱西市确定4个、涉及22个村庄的财政资金扶持项目。制定2022年度红色美丽村庄试点工作方案。

(四)加快推进乡村治理融合。指导崂山区、平度市开展党建统领乡村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推广运用积分制,加快构建自治、法治、德治、智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融合机制。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持续深化乡村治理行业领域重点问题整治工作。深入推进村法律顾问,创新矛盾纠纷化解机制,推动“‘1+1+N’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新机制”项目,从全国218个申报项目中脱颖而出,获评第六届“法治政府奖”。

(五)系统谋划示范点培育。研究起草《全市农村基层党建示范点培育三年攻坚计划(2022—2024年)》,制定10项工作措施。争取市级财政资金2000万元,专项用于支持示范点培育工作。

五、以铸魂赋能为支撑,推动乡风文明建设持续深入

(一)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广泛开展“文明家庭”“文明户”“好媳妇”“好婆婆”等先进典型选树,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开展“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宣讲”“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宣讲”“基层党组织书记宣讲”及“抗‘疫’宣讲”等活动,引导农村党员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

(二)深化拓展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启动全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创益大赛,积极指导孵化乡村文化振兴主题志愿服务项目。深入开展“五为”志愿服务活动,号召20万余名志愿者、3200余支志愿服务队迅速下沉到5000余个文明实践阵地,广泛开展助老助小助困、防疫知识宣讲等服务,保障基层工作正常运转,筑牢战“疫”防线。

(三)积极推进文化民生服务。组织开展了“彩‘云’朵朵贺新春”“我们的节日”、“清廉之岛”周末云书场等文化活动600余场,乡村群众参与近200万人次。全市举办线上线下各类文化活动1.2万余场,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数字服务平台建设进一步完善。

(四)着力培育乡村文明新风。深化“反对浪费、文明办事”移风易俗行动,推进婚丧改革。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新时代结婚礼堂建设的通知》《助疫情防控、度平安清明倡议书》等文件,规范新时代结婚礼堂建设,倡树文明祭祀新风、倡导美德生活方式、树立厚养礼葬理念。

六、以引育留用为重点,推动农村人才加速集聚

(一)着力推动乡村人才流动。探索开展解决乡村困难人员、大龄人员就业的“海利尔模式”“维普养老模式”试点。继续加大乡村公费师范生、医科生、农科生以及“三支一扶”招募计划保障和人员入编落实力度,一季度已全额保障年度公费师范生招募计划405名、公费医学生47名、公费农科生3名,全额保障年度“三支一扶”招募计划岗位119名。

(二)加快推进农民技能培训。组织各区市组织开展“里岔镇乡村夜校之畜牧养殖知识课堂”“崂山龙须制作工艺培训”“杏树病虫害的生物防治”“葡萄高效种植技术”“草莓种植技术”等培训,现场培训农民351人。通过线上直播平台,开展了“冬小麦田间管理技术和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大葱生产全程机械化专题活动”等直播课程,受众学员达到5200余人。

(三)促进人才返乡入乡就业创业。开展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等活动,吸引更多优秀青年人才在乡村择业就业创业。加强省级专家服务基地平台建设,在全市开展2022年度省级乡村振兴专家服务基地申报推荐工作。青岛农商行莱西支行疫情期间投放“巾帼e贷”14笔、184万元,有效解决了创业女性疫情期间资金周转困难。

(四)加强就业帮扶稳就业促增收。启动“青雁归巢”“春风行动”“春风送岗”“青鸟计划”等品牌活动,满足节后就业及返岗务工需求。一季度,全市共组织线上线下招聘活动157场次,发布就业岗位10.7万个。强化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全市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2.06万个,为757名乡村公益性岗位人员落实岗位补贴和社保补贴168.32万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