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农业农村局2021年工作要点
青岛政务网 发布日期 : 2021-02-03 来源 : 青岛市农业农村局
字体大小: 打印

  2021年是建党100周年,也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做好农业农村工作意义重大。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及中央和省委、市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聚焦“六个率先走在前列”要求,以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先行区为目标,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大力实施“项目落地年”,全力保障重要农产品供给安全,深化农村改革开放,启动乡村建设行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持续打好乡村振兴攻势,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为“十四五”开好局提供有力支撑,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2021年,粮食总产量稳定在304万吨以上,生猪出栏达到300万头以上,创建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中国国际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国家农业对外开放总部基地。

  一、全面加强党的建设

  1.加强政治建设。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坚定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强化政治学习,用好“学习强国”“灯塔在线”等平台,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实现“三述”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责任单位:机关党委、法规处)

  2.扛牢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监督责任,强化“一岗双责”。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深入推进“清廉之岛”廉政文化建设,常态化开展警示教育,用好“四种形态”。强化人事、项目、资金等重点领域监督,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驰而不息整治“四风”。(责任单位:机关党委、机关纪委、办公室、人事处、财审处)

  3.加强意识形态建设。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纳入党组重要议事日程,每半年专题研究1次以上,落实基层党支部思想政治工作报告制度。加强意识形态阵地管理。强化舆情监测处置。(责任单位:机关党委、办公室)

  4.打造过硬党支部。实施党支部建设提升行动,全面落实“三会一课”等制度,培育“党建工作示范点”,建立健全党员动态管理机制。(责任单位:机关党委)

  5.推进模范机关建设。建设讲政治、守纪律、负责任、有效率的模范机关。组织开展全员培训,锻造“三化一型”干部队伍。启动全国精神文明单位创建。推进事业单位改革,优化事业单位职能。建立老干部荣誉退休制度。开展建党百年庆祝活动。做好工青妇等工作。(责任单位:人事处、机关党委、离退休处、工会、妇委会、青工委)

  二、抓牢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安全

  6.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开展粮食生产功能区划定“回头看”。开展耕地种粮情况监测评价。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年内开工建设34万亩,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工程质量保险试点。创建粮油绿色高质高效万亩示范方,发展甘薯等杂粮生产,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704万亩以上。开展耕地质量分级评价,实施耕地地力保护项目。(责任单位:种植业处、农田处、科教处、农技中心)

  7.加快恢复生猪产能。落实好生猪产业发展扶持政策,确保生猪存栏达到180万头,产能恢复到正常年份水平。加快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积极创建国家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培育市级示范场30处以上。持续推进奶业振兴。发展蜜蜂等特色养殖。(责任单位:畜牧业处、畜牧工作站)

  8.加快特色农业集群化发展。发展壮大粮油、蔬菜、果品、花生、茶叶、花卉、食用菌和中药材产业,提升全产业链水平。创建绿色园艺标准园30个,蔬菜产量稳定在600万吨、果品100万吨以上。(责任单位:种植业处、乡村产业处、农技中心)

  9.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完善全过程农产品质量监管、监测、追溯体系,全面推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建立生产经营主体信用档案,完成定性定量监测9000批次、快速检测40万批次,农产品检测合格率98.5%以上。落实畜禽屠宰企业电子出证制度,创建省级标准化屠宰企业。完善农业投入品生产经营约谈及“黑名单”管理制度。深入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农资打假、种子种畜禽市场等专项整治行动。新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60个以上。加强农业转基因生物监管工作,涉农科研育种单位试验基地监测覆盖率100%。(责任单位:质监处、投入品处、科教处、执法支队、农安中心、智慧中心)

  10.加强动植物疫病防控。建设胶东半岛非洲猪瘟无疫区。全面推进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先打后补”,实现应免尽免。推进布病、结核病净化和种畜禽场主要疫病净化,创建省级净化场10处以上。免疫犬只建档率达到100%。抓好草地贪夜蛾等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主要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覆盖率达到40%。(责任单位:防疫处、种植业处、农技中心、疫控中心、智慧中心)

  三、加快乡村产业提质增效

  11.发展壮大农产品加工业。启动“新金花”农业企业三年培育行动,培育省级以上农产品加工示范企业5个、市级农产品加工产业园5个。实施农产品仓储保鲜设施建设工程,支持新型经营主体建设田头仓储保鲜设施,发展“中央厨房”“私人定制”等新型加工业态。(责任单位:乡村产业处、市场配置促进处)

  12.打造产业融合发展平台。实施十大现代农业产业园提升工程,开展“生产+加工+科技+营销”全产业链开发。发展“一镇一业”“多镇一业”,培育一批乡村特色产业10亿元镇。创建省级农业产业化联合体10个。建成市级以上田园综合体5个。(责任单位:发展规划处、乡村产业处、农田处)

  13.建设农业“国际客厅”。推动与上合组织国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RCEP国家深度合作,建设境外农业合作示范区。办好亚洲农业与食品产业博览会等重要展会。年内实现农产品出口300亿元左右。(责任单位:市场配置促进处)

  14.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实施“千企招商大走访”行动,加快推进新希望、正邦、益海嘉里等重点项目建设,年内引进过十亿元乡村振兴大项目20个以上,开工建设5亿元大项目15个以上。(责任单位:市场配置促进处、发展规划处)

  15.大力发展“四新”经济。实施十大健康农业示范基地建设工程,加快发展健康农业。积极推动乡村民宿、休闲观光、电商、共享农庄等新产业、新业态发展,评选“青岛十大最美乡旅观光园”“青岛十大美丽乡村打卡地”。(责任单位:乡村产业处)

  16.鼓励引导农村创新创业。依托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产品加工园等,建设“园中园”式农村创新创业园。实施农村创新创业带头人培育行动,建设农村创业导师队伍,培育一批扎根乡村、服务农业、带动农民的创新创业群体。开展青岛市乡村振兴英才评选和优秀乡土人才选拔认定试点。(责任单位:乡村产业处、人事处)

  17.全面提升品牌竞争力。加大“绿色品质 世界共享”青岛农品品牌推介力度,打造青岛农品品牌集群,评选市级知名农产品品牌10个。创建省级乡土产业名品村80个。实施“青岛农品”直通计划,促进产销衔接。举办2021年农民丰收节活动。(责任单位:市场配置促进处、乡村产业处)

  四、强化科技装备支撑

  18.加快现代种业发展。出台支持现代种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建设小麦、玉米、花生、蔬菜、果茶、优势畜禽、优良苗木花卉、微生物食用菌菌种等十大良种研发中心,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年内新研发审定、登记农作物和畜禽新品种30个以上。提升青岛国际种都产业集聚度,引进育繁推一体化种业企业,投产种业项目10个以上。加强地方特色农作物和畜禽品种保护利用,扶持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重点种畜禽扩繁场建设,引进推广一批国内外优良品种。(责任单位:投入品处、农技中心、农科院、畜牧工作站)

  19.提升农业科技支撑能力。推动出台科技创新支撑乡村振兴实施意见,培育十大科技创新企业,做强十大科创联盟。构建良种良法良制配套、农机农艺农牧融合的现代农业技术体系,推广主推技术30项,绿色高质高效技术应用率达到90%,新培育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20处。(责任单位:科教处、种植业处、农技中心、畜牧工作站)

  20.加强农机装备建设。巩固全国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示范市创建成果。建设粮油作物、经济作物和畜牧业生产全程机械化十大示范基地。提升智慧农机装备水平,建设全程智能化无人农场、智慧牧场。扩大农机购置补贴办理系统“三合一”试点。实施农机深松整地80万亩、保护性耕作补助10万亩。全市主要农作物耕种收机械化率达到89.5%。(责任单位:农机处、农技中心、畜牧工作站)

  21.加快发展智慧农业。推动卡奥斯互联网平台赋能现代农业,打造农业农村大数据中心,强化主要农产品价格市场监测和分析预警,建设农业农村信息资源“一张图”。认证智慧农业应用基地20个,打造数字农业产业园2个。(责任单位:市场配置促进处、智慧中心)

  22.培育高素质农民。推动农民教育培训示范基地和田间学校提档升级,综合运用“云直播”“空中课堂”等培训新模式,开展农民技能培训2万人,培育高素质农民3158人。(责任单位:科教处、农技中心)

  五、深化农村各项改革

  23.稳妥推进农村承包地改革。抓好第二轮承包到期后再延包30年试点,做好二轮承包到期村庄延包工作。用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成果,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等权能抵押贷款。健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体系。(责任单位:合作经济处)

  24.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改革国家级试点。出台加强农村宅基地管理的意见,规范宅基地审批和管理。稳妥开展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盘活利用工作。(责任单位:合作经济处)

  25.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完成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换届。拓展集体资产股权权能,开展农村集体资产股权质押贷款试点,研究制定集体股权的继承、转让、有偿退出等办法。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实施好100个中央财政资金扶持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健全农村产权交易平台。(责任单位:合作经济处)

  26.完善投入保障机制。推动6%的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深化涉农资金统筹整合。争取扩大农业产业引导基金规模,推动政策性农业保险扩面、增品、提标,争取纳入小麦、玉米全成本保险。完善金融支农机制。积极推动资源要素向农业农村配置。(责任单位:财审处、发展规划处、市场配置促进处)

  27.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施农民合作社规范提升行动,深化莱西市和胶州市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试点。规范引导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抱团发展,新培育市级示范社50家。实施家庭农场名录化管理,新创建市级示范家庭农场50家。深化新型职业农民职称评审试点,试行涉农职称“民企直评”。(责任单位:合作经济处、人事处)

  28.大力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壮大多种形式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支持建立区域性农业全产业链综合服务中心,开展全程托管、多环节托管等服务,实施农业社会化服务试点项目50万亩。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土地规模经营比重达到73%。(责任单位:合作经济处)

  六、实施乡村建设行动

  29.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制定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实施方案(2021-2025年),编制村容村貌提升导则,健全农民参与机制,加强农村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管护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持续开展清洁村庄攻坚行动。(责任单位:社会事业处)

  30.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实施十大美丽乡村示范片区建设,开展省市县三级联创,创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20个、市级100个。总结一批美丽乡村、美丽经济的典型。保护传承农耕文化。(责任单位:社会事业处)

  31.加快农业绿色发展。落实农业废弃物管理暂行办法,健全农业废弃物回收处理体系,确保应收尽收。推广使用国家标准地膜和全生物降解农用地膜,开展废旧农膜专项回收清理行动,回收处置率达到90%以上。推进即墨、胶州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县建设,构建秸秆“收储运用”市场化运作体系。推进莱西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项目建设,新增水肥一体化10万亩,化学农药、化肥用量保持零增长。建设绿色防控示范区100个,绿色防控覆盖率40%以上。完成平度、莱西、胶州三市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5%以上。(责任单位:科教处、种植业处、投入品处、畜牧业处、农技中心)

  32.加强乡村治理。健全“三治”融合治理体系,推进莱西市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推动农业农村领域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常态化。加强农业农村领域信访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做好信访维稳工作。(责任单位:合作经济处、办公室)

  七、提升乡村振兴支撑保障能力

  33.健全完善乡村振兴统筹推进机制。建立市委农委专题会议制度,强化“五个专班”统筹推进,定期开展乡村建设、农村改革、大项目建设等重点任务督导,提升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全面实施“十大行动”,动员全社会力量支持乡村振兴。(责任单位:农办秘书处)

  34.构建“十四五”规划体系。编制“十四五”农业农村发展规划,系统谋划“十四五”重点工程、重点项目和重要政策,编制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指标体系。配套出台青岛市农产品加工业、畜牧业、农机、动植物疫病防控等发展规划。(责任单位:发展规划处、乡村产业处、畜牧业处、农机处、种植业处、防疫处、农技中心)

  35.坚持依法行政。制定农业综合行政执法事项指导目录。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立法调研。出台青岛市农业农村局学法制度、法定职责汇编。优化审批服务流程,推行全程网办。梳理下放区(市)市级行政权力事项。落实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责任单位:法规处)

  36.强化安全监管。完善安全生产监管体系,持续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突出抓好农机、投入品企业、农村沼气、屠宰企业等重点领域安全生产。完善安全生产预测预警和应急协调联动机制,加强“六个一”建设,强化应急管理和应急值守。做好冷链食品疫情防控相关工作,确保畜禽屠宰企业、进口冷链食品企业和进口畜种、冻精、宠物饲料(加工)企业疫情防控安全。强化办公场所安全监管,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责任单位:办公室、质监处、市场配置促进处、投入品处,各有关单位)

  37.巩固拓展农业产业扶贫成果。梳理评估农业产业扶贫政策实施情况,保持帮扶政策基本稳定。做好产业扶贫项目后期运营管护,推动产业扶贫向产业振兴提档升级。完善东西部协作机制,根据调整后的协作关系,继续开展做好相关协作。(责任单位:种植业处)

  38.狠抓典型培育。出台乡村振兴分类推进意见。持续打造10个乡村振兴示范区,探索乡村“五大振兴”统筹推进机制。总结推广一批乡村振兴典型。(责任单位:农办秘书处)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