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上半年乡村振兴工作推进情况
青岛政务网 发布日期 : 2020-07-20 来源 : 青岛市农业农村局
字体大小: 打印

  今年以来,全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办好一次会,搞活一座城”、“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市委“重点工作攻坚年”要求,聚焦“六稳”“六保”,用好改革冲击钻,创新机制抓落实,乡村振兴全面起势、持续向好。西海岸新区和莱西市成功入选省部共建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县,即墨、平度、莱西入选国家级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莱西市“一统领三融合”乡村治理经验入选全国首批乡村振兴典型案例。

  一、强化顶格推动,协同打好乡村振兴攻势。坚持顶格倾听、顶格协调、顶格推进,以非常之举打好乡村振兴攻势。一是出征出招顶格谋划。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同志先后主持召开市委农委全体会议、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会议等20余次,推动出台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实施意见、乡村振兴攻势作战方案2.0版等文件10余个,突出重点抓落实。二是直联镇街顶格倾听。市政府分管领导与平度、莱西30个镇(街)党委主要负责同志逐一视频座谈,分别建立全市、即墨、平度、莱西等乡村振兴工作微信群,搭建共议共商共进的议事决策推进平台。三是暗访督查顶格问效。实行月调度、月通报制度,“四不两至”随机暗访掌握一手资料,视频通报农村人居环境等重点工作情况3次,对工作推进不力的,一对一预警提醒、督导落实。

  二、突出稳产保供,全力稳住农业基本盘。稳粮食、稳投资、稳就业,坚决守好“三农”战略后院。一是稳定农产品生产。出台稳产保供12条等支持政策,农业生产全面恢复。克服去年小麦播种面积因干旱下降的不利影响,加大春播粮食作物面积,共播种107.4万亩。全市累计收获小麦总产量139万吨,最高亩产806.2公斤,连续三年突破800公斤。生猪生产基本恢复,生猪存栏约150万头、较19年底增长3%。二是大力实施“双招双引”。与全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联盟合作,瞄准100家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实施靶向招商,欧洲第一的CLAAS农机巨头落户我市,鲁商、正邦等15个大项目签约、总投资506亿元,比去年全年增长41%,创历史新高。“国际客厅”建设进展顺利,完成投资44亿元,国际种都引进种子企业12家。三是狠抓一产固投。打造“金融宝”银企合作新平台,增添乡村振兴项目金融活水。全市在建乡村振兴项目689个,已完成投资445亿元。1-6月,一产固投保持高增长态势,同比增长283.3%、对全市投资增长贡献率为24%,完成投资总额相当于去年全年水平。

  三、坚持“五化”引领,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培育做大新技术新模式新产业新业态,加快乡村产业转型升级。一是推进土地规模化。推行“平台公司+”“大项目+”党支部领办等模式,试点开展整镇土地规模经营,新增土地规模流转面积13万亩,经营收入2亿元以上的合作社联合社68个。整镇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区10个,开工建设田园综合体30家、新增投资34亿元。胶州市洋河镇入选国家级农业产业强镇。二是推进组织企业化。实施建链、补链、强链,培育做大粮食、饲料、植物油、屠宰及肉类、水产品、蔬菜、果品、乳制品等8类农产品加工业企业,预计上半年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营业收入716亿元、同比增长20%。三是推进技术现代化。16项农业科研成果获省科技奖。设立中国农机研究院山东分院,新引进专家学者7名。加快推进“两全两高”农业机械化发展,上半年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751万千瓦,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88.5%以上。四是推进服务专业化。新建镇级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18家,开展政府购买农业社会化服务机制创新试点33万亩。健全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培育“生鲜电商+冷链宅配”“中央厨房+食材冷链配送”等新业态,建成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设施的新型经营主体363家,总储存量达146万吨。五是推进经营市场化。发展农业网红经济,创新“直播带货”“无接触配送”等新模式,培育农村电商龙头企业44个,线上销售农产品51.6亿元、增长33.1%。新增省级知名农产品品牌9个,平度市大泽山葡萄被认定为山东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农产品出口止跌企稳,1-5月份出口155.6亿元。

  四、补齐短板弱项,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水平。聚焦农村环境和基础设施,加快建设美丽宜居乡村。一是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立以网格化管理、信用积分等六项制度为主要内容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长效机制,开展“一整治两清洁”行动,共清理农村生活垃圾28万吨,整治私搭乱建1万处。新改造无害化卫生户厕500座,生活污水治理率达34.67%,农村垃圾分类覆盖率89.8%;“户户通”完成1182个村、占年度任务的60.2%。二是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连点成片打造美丽乡村示范镇10个、示范片区28个,美丽乡村示范村新开工74个、完成投资7.5亿元,美丽庭院示范户创建率24.3%、示范户村庄覆盖率100%。三是提升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8个街道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开工建设,“七区”城乡低保标准一体化,由每人每月提高到700元,“三市”提高到520元。

  五、深化拓展“莱西经验”,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持党建统领,提升“一统领三融合”质量水平。一是加强农村区域化党建。完善“镇党委-村党组织-网格党组织-党员中心户”组织链条,全市村党组织由5990个调整到1253个,累计储备人才力量1.2万名。组织开展优秀村党组织书记赴浙江省宁波市先进村庄体悟实训。组织30个城市街道党工委与30个镇党委结对,互帮互促、共同提升。提高镇街工作人员待遇,崂山、西海岸、城阳、即墨实现镇街干部收入高于同职级区直干部12%以上。二是健全乡村治理体系。构建党组织领导的村级议事决策机制,开展乡村善治试点村30个。设立联动调解组织155个、调解员236人。三是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专项扶持90个村庄集体经济发展项目14个。新完成49个农村集体产权改革任务,完成率达97.8%。试点集体资产股权质押贷款,发放贷款382万元。

  六、推动人才返乡下乡,带动资源要素向乡村集聚。实施人才兴乡行动,打造高素质乡村人才队伍。一是壮大乡村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省级服务乡村振兴继续教育基地,完成培训2000人次、占全年任务50%。新选派青岛市科技特派员263名,选派226名医生参加卫生支农工作,实现对口帮扶镇街卫生院全覆盖。二是做强农村创新创业队伍。实施优秀人才“回引计划”、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工程等,引进省部级以上涉农专家15人,回引返乡创业优秀人才3905名,扶持返乡创业人员2266人,发放创业扶持资金2234.6万元。三是优化乡村人才发展环境。优先保障镇(街)用人需求,下达涉农区市镇(街)机关用编进人196名。实行乡镇专技人才“直评直聘”,共有340人取得基层卫生副高级职称,68人取得基层卫生正高级职称。

  七、坚持文化兴农,弘扬新时代文明乡风。坚持塑形铸魂,发扬乡风文明新风尚,提振农民群众精气神。一是创新文化服务。开展线上文化服务,搭建“群星书场云直播”等线上服务平台,举办线上活动1200多项,线上培训18.3万人次,较好地满足了广大农村群众的文化需求。二是涵育文明新风。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示范点创建,启动“讲文明讲卫生、美环境树新风”等活动,引导小细节大文明。推动移风易俗,规范丧事服务标准化流程,重点区域散乱坟墓整治率达到94%。三是保护和传承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开展“非遗月”及民俗大拜年系列活动,胶州“多彩非遗·上合有约”项目获评省非遗保护十大亮点工作。弘扬红色文化,平度市、莱西市被纳入省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胶东片区)。

  虽然取得了积极进展,但对标杭州等发达地区,仍存在工作合力不强等问题,在资金安排、政策扶持上,一些部门对乡村振兴仍重视不够、力度不大;个别镇街乡村振兴思路不清、行动不快、效果不明显。下一步,将以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为目标引领,实施“五大突破、十大行动”,努力突破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村庄布局优化、“双招双引”和农村改革五个重点。一是着力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科学编制“十四五”农业农村发展规划,推进“两县、十区”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打造5个现代农业产业园和10个产业强镇,建设30个市级田园综合体。二是着力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重点打造农业“国际客厅”,引进、签约过亿元乡村振兴大项目20个以上,开工建设农业重点项目25个以上,年内农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以上。三是着力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水平。全面完成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持续推进“清零”集中攻坚行动,构建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护机制。完成100个美丽乡村示范村,基本实现村内道路“户户通”,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达到100%;县级以上文明村镇达到80%以上。四是着力深化农村改革。大力发展土地规模化,深化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力争集体经济收入10万元以上村庄达到100%。提升涉农资金使用效果,研究出台土地、工商资本等政策措施,有效引导资金、技术、人才下乡。五是深化拓展莱西经验。坚持组织融合先行,年内实现党组织融合。做好优化村庄布局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回头看”工作。加大镇街干部政治和物质激励力度,年底实现镇街干部收入高于同职级区市直干部20%以上。六是积极动员社会力量打好乡村振兴攻势。全面开展“千企帮千村”、城乡学校结对帮扶等十大行动,发动全社会力量共同助力乡村振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