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收藏
取消收藏
【媒体解读】“银龄行动”加速 “老有所为“添翼
字体大小: 打印
  • 索引号 2544088255272372713
  • 主题分类 养老服务
  • 发布日期 2025-02-12
  • 老年人既要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又要老有所为。青岛市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238万,人口老龄化率达22.95%,已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为大力促进老年人社会参与,积极引导老年人为经济社会发展作贡献,日前,青岛市老龄工作委员会印发《青岛市新时代“银龄行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青岛市将组建各级老年志愿服务队伍,提供涵盖农业科技、法律服务、教育和社区治理等方面的帮扶服务,老有所为将有更多平台,银发力量蓄势待发。

    汇聚银龄力量参与建设 

    根据《实施方案》,在参与渠道上,将搭建“银龄行动”服务平台,建立银龄志愿者人才库,探索“互联网+银龄行动”服务模式,实现“银龄行动”供需网上办理。重大公共体育设施、重大赛事、重大活动和重要会议需要招募志愿者的,也将结合志愿者情况,为银龄志愿者保留一定比例的岗位。 

    在服务内容上,《实施方案》提出:以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等“五老”为主体,组建“银龄宣讲团”,让党的创新理论走进千家万户;实施“银龄行动”智力援助,动员教育、科技、农业、文化、卫生健康、体育等领域的老年知识分子,参与东西部协作、“银龄行动”省内互助计划和银龄讲学计划,广泛开展送知识、送技能、送健康、送文化等服务;拓展基层治理和社会服务,引导广大离退休干部在党建引领下融入社区、服务社区;引导“银龄行动”志愿服务项目发展,把“银龄行动”与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乡村振兴、科教兴国、健康青岛、全民健身等工作相结合,延伸到经济社会发展更多领域。

    各项保障措施规范发展

    为了确保“银龄行动”的规范发展,《实施方案》提出,采取一系列保障措施,包括提升“银龄行动”管理水平、完善“银龄行动”激励保障机制、加强“银龄行动”品牌建设等,大力支持、培育和发展老年志愿者服务组织,规范老年志愿者招募注册,开展服务积分兑换项目,增加强老年志愿者的参与感和获得感。 

    《实施方案》要求,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经费保障、全面宣传动员等保障措施,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银龄行动”将建立起完善的管理机制和服务体系,为老年人参与社会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我们的目标是,今年将有60%以上的城乡社区拥有‘银龄行动’志愿服务队伍;到2026年,‘银龄行动’规范化、制度化水平不断提高,持续开展‘银龄行动’的机制基本形成,全市80%以上的城乡社区拥有‘银龄行动’志愿服务队伍;到2028年,‘银龄行动’机制健全、制度完备、管理规范,在全市城乡社区普遍有效开展。”青岛市民政局老龄工作处负责人龙艳说。(记者:王镜 崔佳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