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组织申报2021-2022年度青岛市科技惠民示范引导专项的通知
字体大小: 打印
  • 索引号 00511813900020020200054
  • 主题分类 科技、教育
  • 成文日期 2020-10-26
  • 发布日期 2020-10-26
  • 发文字号 青科资字〔2020〕28号
  • 发文单位 青岛市科学技术局
  •   
    各区(市)、西海岸新区、高新区等科技主管部门,各有关部门和单位:
      根据《青岛市科技计划项目管理暂行办法》(青科规〔2019〕2号)、《青岛市科技惠民示范引导专项管理暂行办法》(青科规〔2019〕5号)和我市科技引领城建设攻势作战方案要求,经研究决定,现启动2021年?2022年青岛市科技惠民示范引导专项项目申报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方向和要求  
      (一)农业科技领域
      1.申报方向
      ①重点项目
      方向1:农产品霉菌毒素污染的高效检测及其危害动物繁殖力的分子机制研究
      研究内容:针对我市农产品中存在的主要霉菌毒素污染情况,建立由常规检测技术和高通量检测技术相结合的标准化检测技术平台,同时利用相关检测技术与分子生物学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农产品霉菌毒素污染影响动物繁殖力的毒理机理进行探究,探究霉菌毒素对性腺组织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的影响,阐明霉菌毒素的毒性作用过程、特异性的生物标志物及相关分子机制,为防治霉菌毒素影响动物繁殖力的工作提供理论支持。
      考核指标:建立农产品主要霉菌毒素稳定、高效、便捷的检测技术体系,搭建可承担全市农产品霉菌毒素检测的标准化检测技术平台;阐明霉菌毒素影响动物繁殖力形成和维持的毒理机理,明确霉菌毒素毒害动物生殖细胞的作用途径及其分子机制;申请本领域发明专利3项以上;发表SCI收录的研究论文5篇以上。
      (2021年支持1项)
      方向2:崂山奶山羊生殖缺陷基因的定位与无角新品系培育
      研究内容:对崂山奶山羊样本群中控制生殖缺陷和无角(有角)的特异基因进行定位、克隆及功能验证;根据控制该特异基因SNP位点外加在基因组上均匀分布的5K SNP位点开发生殖缺陷基因定位与无角新品系培育专用育种液相芯片,指导崂山奶山羊无生殖缺陷无角新品系培育工作;根据2000头崂山奶山羊基因型检测结果选出无角无生殖缺陷的个体形成育种核心群体,用于无角无生殖缺陷的崂山奶山羊新品系培育。
      考核指标:通过基因分析筛选可能与生殖缺陷和无角(有角)相关联位点,开发出一款5K左右包含4000个以上通用位点的崂山奶山羊芯片产品;建立崂山奶山羊无生殖缺陷的无角新品系基因组选择模型,获得可靠的崂山奶山羊无生殖缺陷的无角新品系分子育种选择方案1套;指导建设繁育示范基地1处,筛选组建无缺陷基因的崂山奶山羊无角育种群1个;制订地方标准1项;申请专利2项;发表论文3篇。
      (2021年支持1项)
      方向3:彩色肉皮兼用兔育种技术研究及产业化
      研究内容:通过对AGOUTI、TYR、MC1R等候选功能基因研究,建立基因表型关联分析、毛色测交与回交剔杂、合成系育种和高通量测序相结合的育种方法,筛选组建彩色肉兔专门化品系及彩色肉皮兼用兔配套系,选育生长速度和皮张品质优良的专门化父系,筛选出可用于肉兔生长、繁殖、肉质、被毛质量、生活力等性状辅助选育和遗传病筛查的基因标记,建立完善的人工授精中心和配套技术体系。
      考核指标:培育2个彩色肉皮兼用兔专门化品系,实现育种群毛色纯合度99%以上;育成彩色肉皮兼用兔达到父母代母兔平均窝产活仔数≧10只,商品代70d出栏体重2.3-2.5kg,肥育期料重比≦3.5,毛色为麻色或青紫蓝色;建立高水平的育种研究团队,培养核心育种成员6人,组织培训200人次;预期年推广彩色肉皮兼用种兔20万套,生产优质型商品兔1000万只,新增经济效益4000万元/年。
      (2021年支持1项)
      方向4:里岔黑猪健康养殖技术集成及示范
      研究内容:主要任务是围绕里岔黑猪养殖环节减少抗菌药使用进行示范推广。开展常见细菌药物敏感性分析,指导精准科学用药;开展肠道微生物菌群分析,研制筛选益生菌、中草药复方添加剂等抗菌药替代产品,实现养殖全程饲料无抗添加。针对兽医临床常用抗菌药物、饲料添加剂及违禁药物,建立药物残留快速检测方法,建立科学的保健用药和生物安全体系,保证里岔黑猪科学用药及动物源性食品安全。
      考核指标:建立健康养殖示范基地1-2个;制定地方标准2项、申请发明专利3项;制备重要兽用药物磺胺类药物、喹乙醇标识物等违禁药物的抗体库,建立ELISA、荧光偏振等快速检测方法,应用于里岔黑猪的药物残留检测技术;分离临床重要细菌500-1000株,获取常见菌株的细菌耐药性流行病学规律,发表论文5-8篇,其中SCI收录3-4篇,培养相关专业技术人员5-8名。
      (2021年支持1项)
      方向5:崂山茶智慧化生产及加工技术研究与应用
      研究内容:茶园土壤肥水、气象因子、树体生长高通量实时检测、采集与控制技术研究;茶园生态与精准栽培管理系统研发;基于计算机视觉的茶树主要病虫害实时监控、远程诊断与防治技术智能决策研究;基于高光谱图像的茶新梢生长动态监测技术及采收决策技术研究;茶鲜叶分级分类智能判定技术研究与应用;茶叶加工过程中原料特性监测与关键工艺参数控制模型研究,研发智能揉捻和基于微波在线水分测试的连续循环炒干技术,建立智能化、连续化、清洁化加工示范生产线。
      考核指标:集成茶园养分精准管理智慧决策、茶树病虫害人工智能识别与诊断、茶鲜叶质量监测预测技术研发茶园智慧管理大数据平台1个;建立智慧茶园核心示范基地100亩,生产管理劳动成本降低20%;建立名优绿茶智能化加工示范生产线1条;制定地方标准2项、申请发明专利3项、软件著作权4项,发表论文6篇以上,其中SCI收录6篇以上。
      (2021年支持1项)
      方向6:瓜类作物根部定制研发与应用推广
      研究内容:针对西瓜、黄瓜、甜瓜、苦瓜等瓜类作物,开展基于土壤类型、接穗类型、气候类型的定制研发育种;同时重塑基于根部供给端调控的植物养分供需平衡模型;通过育繁推一体化企业的系统优势,推进西瓜、黄瓜、甜瓜、苦瓜等瓜类作物根部定制模式的推广与应用。
      考核指标:建立基于营养平衡特点与采收特性的西瓜、黄瓜、甜瓜、苦瓜品类细分标准各1套,四力育种体系、三标一法育种路径各1套,育成集抗病、优质、高产一体的瓜类作物的根部定制品种各6个并登记、审定或申报品种权;建立不同土壤类型、不同气候类型条件下的瓜类作物根部定制模型各1套;发展瓜类作物根部定制模式的联盟推广成员100家以上;建成推广示范中心400个以上;实现瓜类作物根部定制推广应用,其中,西瓜 2万亩、黄瓜5万亩、甜瓜2万亩、苦瓜5000亩。
      (2021年支持1项)
      方向7:花生加工全产业链黄曲霉毒素精准防控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
      研究内容:采用多组学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技术解析花生黄曲霉菌发生机制及黄曲霉毒素合成的分子调控网络,重点探究光、水活度以及植物提取物调控黄曲霉菌生长和黄曲霉毒素合成的分子机制,开发花生黄曲霉毒素绿色防控技术,研发绿色安全的防腐剂和黄曲霉毒素防控制剂及配套设备,实现花生收贮运黄曲霉毒素绿色防控,解决花生原料黄曲霉毒素污染问题;研发花生粕专用高效安全脱毒菌制剂和酶制剂,彻底解决花生粕黄曲霉毒素污染,实现花生粕的高值化利用。
      考核指标:研发花生收贮运黄曲霉毒素绿色精准防控技术2项,植物源防霉剂1个、微生物源防霉剂1个、研发花生粕专用脱毒菌制剂1个;申报或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项,备案企业或行业标准2项,发表高水平论文3-5篇;达产后,新增销售额1亿元,新增利税500万元以上。
      (2021年支持1项)
      方向8:花生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生物农药技术开发及示范推广
      研究内容:以高效专利菌种为基础材料,创制防控花生主要根部病害单剂或复合菌制剂,建立生产加工工艺;开展山东省花生田蛴螬等地下害虫生态规律调查,制定综合治理方案;研发对蛴螬具有良好防治效果且高效、低毒、低残留、符合国家登记要求的生物农药新产品,开发生物农药新型制剂及产品的配套施用技术,制定绿色综合治理方案,进行试验示范。
      考核指标:开发专利菌种生防颗粒剂1 个,形成专利菌种颗粒剂加工工艺一套,生防菌颗粒剂有效活菌数>2× 108 cfu/g,制剂性能达到国家或行业相关标准指标;开发对花生蛴螬特效的生物农药新产品 1个,对蛴螬防治效果达到75%以上;制订生防制剂生产和应用技术规程一套,建立生物农药制剂示范生产线1条,示范推广1万亩以上;达产后,新增产值 2500 万元,新增利税 750 万元以上。
      (2021年支持1项)
      方向9:蔬菜壮苗标准化生产智控技术装备研发与示范应用
      研究内容:以花椰菜、辣椒、西红柿、甜瓜、黄瓜等移栽蔬菜为对象,研究蔬菜秧苗表观形态特征与环境要素的定量关系,建立适合蔬菜壮苗培育的环境智控模型;突破设施环境、温光拓扑优化技术,建立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环境智控系统和装备;研发基于水肥气均衡的育苗基质配方、营养供应技术和智控装备;明确有效光合辐射累积量、光质构成比例与壮苗株型形成定量关系,研发育苗光环境调控技术和智能化调控装备。
      考核指标:开发育苗智控技术装备1套以上,蔬菜秧苗壮苗率提高到98%以上,商品苗机械移栽成活率超过99%,作业效率较人工效率提高5倍以上,制定技术标准1-2个,申请发明专利2-3项,建设育苗示范基地1处。
      (2021年支持1项)
      方向10:青岛市家禽超级细菌智能化流行病学监测与抗菌药噬菌体联合防治示范
      研究内容:建立完备的青岛市家禽源细菌流行菌株库及耐药菌流行病学监测网络;研究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弯曲杆菌等主要流行菌株的抗菌药耐药性水平;针对上述流行菌株分离筛选噬菌体,研究噬菌体与抗菌药及替代品的联合使用技术,实现噬菌体在养禽业的应用,达到减抗降抗的公共卫生目标。
      考核指标:建立耐药菌的智能化监测网络1套,青岛市家禽源流行菌株菌种库及耐药性数据库各1个,噬菌体库1个。在2家规模养殖企业应用示范,实现主要流行菌株的MIC降低4-8倍,抗生素使用量减少50%。
      (2021年支持1项)
      ②一般项目
      方向1:青岛市科技特派员云服务平台建设
      研究内容:建立科技特派员长效运行机制,建设青岛市科技特派员云服务平台,实现对青岛市科技特派员的数字化管理。实施“互联网+科技特派员”行动,充分利用视频直播、在线答疑、远程诊断等方式,远程提供技术指导、信息共享等科技服务,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智力支撑,以互联网手段推进科技下乡。
      考核指标:建成科技特派员管理服务系统、农业科技成果库及管理系统、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管理系统、农业专家智能服务系统;建设科技特派员资源库,制定一套资源库建设规范和标准,入库记录30万条以上;申报软件著作权4件,发表论文3篇以上;建立示范基地1个,累计培训讲座超过50次。
      (2021年支持1项,定向委托青岛农业大学)
      方向2:果蔬育种与栽培技术。重点支持蓝莓、茶树、葡萄、大白菜、芹菜、黄瓜、番茄等良种选育或栽培技术研究与推广;支持蔬菜种子病毒处理,绿色农药和新型肥料等研发与产业化应用。
      方向3:地方特色畜禽育种与健康养殖。重点支持开展猪、鸡、牛、羊、鹅等地方特色畜禽育种、健康养殖、无抗饲料、高效低残留兽药、畜禽肠道菌群调节、畜禽粪污处理等技术研究与推广。
      方向4:智慧农业与机械装备。种业机械关键技术研究与装备研发,畜牧养殖智能化技术及装备研发,传统设施农业改造升级关键技术、装备研发与示范应用。
      (方向2-4,2021年支持不超过9项,2022年支持不超过20项)
      ③科技特派员行动计划项目
      主要内容:针对青岛市经济薄弱地区产业发展科技需求,重点支持科技特派员在经济薄弱地区开展成果转化或技术服务并取得初步成效的基础上,统筹各类科技资源组建创新创业共同体,进一步加速农业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等在农村基层落地转化,辐射带动当地及周边区域特色产业快速发展,提升特色产业规模效益,增加村集体收入,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考核指标:每个项目至少落地转化应用示范科技成果1项,建设科技特派员示范基地1处,培训农民不少于100人次,培养科技致富带头人3-5名,地方特色产业规模效益明显提升,村集体或农户收入明显增加等,助推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和生态振兴。
      (2021年支持不超过10项,2022年支持不超过10项。)
      2.申报要求
      (1)鼓励产学研用合作方式联合申报产品目标明确、产业化发展前景广阔的研究项目。
      (2)牵头单位负责审核参与单位的申报资格,各申报单位须签订联合申报协议,明确约定各自所承担的目标任务、工作责任和经费(包括自筹经费)等内容。
      (3)申报年度当年有在研项目、有2次验收未通过市科技计划项目的单位和项目负责人不得申报(申报年度当年验收的项目除外)。
      (二)人口与健康领域
      1.申报方向
      ①重点项目
      方向1:糖尿病综合防控技术集成策略、组织管理模式研究及应用
      研究内容:针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高血脂等糖尿病综合管理难题,基于大型社区糖尿病队列流行病学调查,依托医保支付和慢性病监测平台,开展符合成本效益的社区糖尿病防控适宜技术的示范应用研究,包括高危人群风险评估与综合干预等健康管理适宜技术;早诊早治技术以及适合分级诊疗的疾病管理技术等。
      考核指标:构建糖尿病的三级防控网络,建立便于基层使用、多病共管的综合防控新模式、分级诊疗绩效激励评价体系,并开展验证,创建医防融合的糖尿病管理新体系,在3个以上社区实现示范应用。
      (2021年支持1项)
      方向2:骨与关节脊柱感染性疾病的致病微生物分子基因诊断检测技术研究及应用
      研究内容:评估宏基因组、纳米孔测序、代谢组等技术方法用于明确骨与关节脊柱感染性疾病的致病微生物的检测效能,通过毒力基因鉴别、耐药基因筛查,筛选疾病相关微生物,研究致病微生物的毒力和耐药性,并指导临床诊疗。明确宏基因组学、纳米孔测序技术、代谢组等技术方法的诊断能力和生物信息数据分析方案,建立测序结果评价体系,鉴别筛选致病微生物毒力、耐药性等。
      考核指标:申请或获得自主知识产权2-3项, 将研究的致病菌基因检测技术在3种以上临床其他专业的感染性疾病中推广应用,提高感染性疾病病原菌检测水平。
      (2021年支持1项)
      方向3:老年痴呆早期诊治的方法研究及临床应用
      研究内容:运用组学、转基因/基因敲除、电生理、磁共振功能成像、队列研究等方法,研究老年痴呆症的遗传风险因素,构建相关基因调控网络,揭示表观遗传和转录组调控特征,建立中国人群老年痴呆症大数据库和多因素风险评估的新模型,寻求可用于早期诊断的生物标志物和药物研发的新靶点,完善老年痴呆症的早期诊断体系。
      考核指标:建立大于2000例的中国人群队列和全基因组信息,揭示老年痴呆症的遗传风险因素,建立不少于1种多因素风险评估模型,发现1-3个能用于老年痴呆症诊断或风险评估的生物标志物,发现1-3个能够用于药物研发的新靶点,申请发明专利1-3项,实现成果临床转化。
      (2021年支持1项)
      方向4:早期诊断非小细胞肺癌转移的新型分子标志物探索及临床应用
      ? 研究内容:通过分子生物学技术,结合临床病例样本分析,获得与非小细胞肺癌发生转移的临床相关性的分子靶点,确定其具体作用机制,并开展临床验证和确认。
      考核指标:检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肿瘤组织及癌旁组织样本、转移组织样本不少于200 例,开发检测试剂盒,申请自主知识产权1项以上,在青岛本地医院用于肺癌转移的早期筛查和诊断100例以上,准确率不低于80%,提高肺癌患者的早期诊断率。
      (2021年支持1项)
      方向5:基于医院场景的多模交互智能控制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应用
      研究内容:开展人工智能交互技术研究,结合远场声音实时响应识别、图像捕捉技术、人工智能芯片集成技术,优化全双工交互、自然语言理解,结合可视化交互智慧屏,提升语音和动作识别在开放交互场景中的模糊理解与泛化推理能力,研发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声学、影像学等智能软硬件产品。实现语音呼梯、自动测温、自动消毒、异常监控等多智能体控制与协作等功能。能够优化就医流程,降低接触几率、提升就医体验。
      考核指标:形成非接触式电梯智能控制系统。语音交互能力达到或超过现有技术规范*(唤醒率高于95%、响应时间低于2秒、语音识别率超过90%);申请自主知识产权3项;制定语音交互系统技术规范的标准1项;在青岛实际应用不少于4家医院。
      (2021年支持1项)
      ②一般项目
      方向1:西医诊疗技术
      围绕免疫系统疾病、免疫代谢性疾病等免疫相关疾病开展肠道区域性免疫、代谢组学、致病微生物等疾病致病机理、诊治新技术、新方法的研究和开发。围绕肺、泌尿、胃、肝等恶性肿瘤开展治疗技术研究和临床应用,开展器官移植、病理诊断等诊治新技术、新方法的研究和开发。开展胰腺炎等消化道疾病致病机理和诊治新技术、新方法的研究和开发。围绕颅脑动脉狭窄、周围神经病等神经系统疾病、心脑血管及外周血管等多发疾病,开展治疗技术研究和临床应用。
      方向2:突发应急公共卫生事件防控
      围绕疫情防控模式下实时常态监测、精确敏捷预警、快速全面响应等实际需求,突破新发重大传染病智能防控领域的多源异构大数据的建模、监测数据特征提取、敏捷响应预警模型、传播过程动态预测、多维资源聚合配置等一系列共性关键技术,强化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在疫情防控中的场景应用,构建兼具高灵敏度与强稳健性的疫情防控预警模型,开发多维大数据集成驱动的智能决策技术,实现传染病智慧化预警多点触发机制和多渠道监测预警机制。开展基于大数据实施疫情防控、卫生检验、传染病防控等领域关键技术的突破与临床应用研究,开展口罩细菌、病毒过滤效率检测仪溯源方法研究及应用示范。针对重症监护室ICU患者在呼吸机监护下的雾化给药难题,开展新型雾化器治疗系统研发及临床应用。为实现重症病人、术后病人等活动受限病人的安全转运,避免二次伤害和交叉感染,减轻医护人员和家属劳动强度,开发适合病房、手术间和CT室、磁共振室等各医疗单元的智能安全转运产品,并在医院进行应用示范。
      方向3:中医药关键技术创新
      开展中医药循证、针灸、抗病毒、脉学、中医经方、中医药诊疗智能化等方面的研究和应用开发,聚焦中医药对肺纤维化、心脑血管及外周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等疑难重病和关键技术开展研究和临床应用,并开展疗效和安全性研究,开展互联网?中医药研究,开发一系列临床辅助诊疗工具,构建中医人工智能系统,辅助中医进行远程诊疗,提高中医药防病治病能力。
      方向4:妇女儿童常见疾病防治
      开展青岛市小儿病毒性肺炎的流行病学调查和儿童胸部CT影像特点的相关研究,早期明确各种病毒肺炎的病原学诊断,结合胸部CT的特点、尽早筛查、防控、诊断和治疗,减少患儿死亡率。儿童手足口病在儿童传染病中死亡率最高,开展儿童手足口病重症型早期的血生物标志物和影像学诊断特点及具体干预措施,提高患儿生存率。针对卵巢癌,着重研究卵巢癌肿瘤标志物、早期诊断以及卵巢再生生殖相关性新技术、新方法,实现卵巢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开展大样本的痛经或盆腔炎的炎性细胞因子、动态对雌、孕激素水平测定、免疫功能检测等与子宫内膜异位相关因素的流行病学调查及早期干预措施。
      方向5:康复与医养健康
      开展冠心病PCI术后医护康一体化研究,通过线上和线下进行较大规模、较长周期的一体化干预,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争取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干预模式,为冠心病患者PCI术后规范管理的制定提供思路。开展适用于骨量严重不足患者的口腔种植关键技术和材料研究,进行口腔医学数字化设计,开展精准医疗的技术研究及临床应用研发。开展青岛市焦虑抑郁等轻型心理障碍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多种模式药物治疗与心理干预、个性化干预等关键技术研究,并临床应用示范。
      (一般项目2021年支持不超过15项,2022年支持不超过20项)
      2.申报要求
      (1)人口与健康领域需具有良好前期研究基础,鼓励申报单位通过产学研用方式联合申报,项目实施须能够形成创新方法或产品并临床应用。
      (2)牵头单位负责审核参与单位的申报资格,各申报单位须签订联合申报协议,明确约定各自所承担的目标任务、工作责任和经费(包括自筹经费)等内容。
      (3)申报年度当年有在研项目、有2次验收未通过市科技计划项目的单位和项目负责人不得申报(申报年度当年验收的项目除外)。
      (三)城市发展领域
      1.申报方向
      (1)公共安全
      ①重点项目
      方向1:青岛公安全域感知智慧查控系统
      研究内容:针对加强社会治安立体化防控体系建设需求,融合运用电警卡口、4G热点和WIFI嗅探等多种无感采集设备及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对我市“人车电网像”信息进行动态监测采集和智能关联分析计算,形成活动轨迹、出行规率、行为特征、社会关系等目标画像和全息档案,实现实时对比、智能预警和可视化的指挥调度,形成对街面危险因素的智能预测、预警、预防和可视化查控,提高一线警员在实战应用中的研判效率、准确度和精准化的快速处置能力。
      考核指标:构建三维数字化全域感知智慧查控系统平台,在系统性能、算法和模式、数据处理能力及可视化展示等方面具有先进优势,支持多种公安采集设备接入和对400万辆以上车辆采集信息的实时关联计算,实现“人车电网像”多类信息合成登记和全息档案建设,申请或获得自主知识产权2项以上,建立应用示范点3处以上。
      (2021年支持1项)
      方向2:远距离制毒窝点侦察装备研发
      研究内容:针对禁毒人员对制毒窝点快速发现、精准判断和安全有效侦察的需求,研发远距离制毒窝点光学式遥测装备,建立适用于遥测装备的易制毒化学品光谱数据库,研究制毒窝点判断预警算法,实现对丙酮等易制毒化学品的远距离探测,提高对制毒窝点的发现和侦察效率,以及对一线禁毒人员的安全性保障。
      考核指标:研究开发便携式制毒窝点遥测侦察设备,实现对丙酮等易制毒化学品的远距离检测,灵敏度达到10ppm*m量级,检测距离达到100米以上,建立适用于遥测装备的易制毒化学品光谱数据库,研究制毒窝点判断预警算法,取得应用验证,申请或获得自主知识产权2项以上。
      (2021年支持1项)
      方向3:地铁进站智能安检(防)系统研发及示范应用
      研究内容:针对城市轨道交通快速、高效、智能安全检测和防控的需求,研发地铁进站智能安检(防)系统,融合采用视频监视、生物识别、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以及票检、安检合一的新模式,实现“人”、“票”、“物”多源信息的协同核验,快速发现异常行为,有效解决目前人工安检和识别违禁品存在的成本高、可靠性低、通行效率差、安检人员管控难度大等问题,避免漏检误检和安防漏洞,提升地铁安全和服务品质。
      考核指标:研发地铁进站智能安检(防)系统平台及相关智慧检测设备,综合运用视频监视、生物识别、人工智能等多种先进技术,支持对行李、乘客、现场环境、安检设备和安检人员实施智慧监管,以及地铁站多点安检信息的互联互通和大流量 “人”、“票”、“物”多源信息的协同智能核验,快速发现异常行为。申请或获得自主知识产权2项以上,在3处以上地铁进站点进行示范应用。
      (2021年支持1项)
      ②一般项目
      方向1:危险化学品安全
      开展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安全监测监控技术体系及装备研发,建立危险化学品全生命周期大数据系统和信息监管系统,对生产、贮存、运输、使用、经营、废物处置等各环节进行全过程信息化管理和监控,实现危化品来源可循、去向可溯、状态可控,实现化工安全转型升级;开展危险化学品生产工艺关键节点智能控制和本质安全、大型储罐安全保障、罐区火灾安全、化工园区安全环保一体化风险防控等技术及装备研发,建立示范工程1处以上。
      方向2:食品安全
      开展核酸适配体、量子点等食品安全快速精准检测新技术和装备研发,检测速度提高50%以上;开展国际贸易主要食品安全影响因子真菌毒素、致病微生物、病毒、转基因成分等的安全侦查与风险监控实验室应用示范;开展区域特色食品质量安全保障技术的全链条综合示范,结合新型无毒可视化材料开发一体化智能检测装置用于食品腐败变质、生物毒素污染、以及霉变的监控与报警、溯源技术应用示范,制定检测标准2-3项,建立示范工程1处以上。
      方向3:社会安全
      重点围绕地震、火灾、暴雨和重特大交通事故等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开展应急救援需求精准预测、智能调度指挥、高效现场处置与实战化训练、救援人员安全防护等关键技术研发;研制石油化工、地铁及森林重特大火灾系列专业扑救装备,灾害与事故风险超前探访、智能探测装备;开展超高层建筑智慧建造、智慧交通、智能停车、海绵城市建设等领域研究及应用示范。建立示范工程1处以上或开发可推广应用装备1项以上。
      (2)生态环境保护
      ①一般项目
      方向1:大气污染防治
      开展印刷、涂装行业废气高效安全综合治理与资源化利用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示范,基于催化燃烧、吸附-化学催化氧化等工艺技术,将VOCs转化为CO2、H2O及无机物,实现由中低浓度废气到无害气体转化,实现VOCs的集中高效处置和近零污染排放目标,解决印刷、喷漆等过程VOCs的污染问题;开展PM2.5与臭氧协同治理、温室气体与大气污染物协同减排、大气环境及交通工具尾气检测等技术和装备的研发,建立示范工程1处以上。
      方向2:污水处理及节水
      开展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减量及资源化技术研究,提高污泥降解率,实现污泥中内碳源的回收,提高污泥消化产沼气量。研发高效节能曝气系统及装备,实现风机、曝气设备、在线检测设备、供气管道和自动控制设备的最优化匹配,并实现工程示范。开展高浓度有机工业废水的低成本处理工艺技术、装备研发及应用示范。开展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研发,提出适应于不同农村居住区特色的生活污水处理模式,开发适用于不同处理模式的农村污水处理技术及装备,并进行工程示范。开展地下水污染防控、水环境监控预警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开展污水梯级回用技术研发、高耗水行业节水先进技术研究及装备研发,并实现工程示范。开展水质自动监测站、水质分析实验室危险废液的减量预处理技术及装备研发。建立示范工程1处以上。
      方向3:低碳节能技术
      开展清洁能源、低功耗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应用技术研究,以及与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融合应用研究,开发智慧能源管控系统、低碳节能技术装备和产品,面向能源、工业、建筑、交通、海洋等重点领域,研发经济适用的低碳节能技术应用解决方案,建立兼具管理、监控和展示功能的综合性服务平台,推进太阳能、风能、电动汽车、新能源汽车、新型供暖和制冷技术、新型节能照明产品、环保节能建筑技术、智慧化楼宇和园区管控系统等技术、装备和产品的综合示范应用,在大学科技园、企业孵化器、产业化基地、高新区等建立示范工程1处以上。
      方向4:生态环境修复和保护
      将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与生态环境修复和生态资源保护技术相结合,面向胶州湾生态保护,研发森林、湿地、河、湖、湾等开展水环境生态治理、土地及植被生态修复和自然环境保护技术研究,建设综合性服务平台,开展生态环境大数据人工智能分析与智慧环保应用示范,实现生态环境实时性监测和智慧化管理,建立示范工程1处以上。
      方向5:废弃物处理及资源化利用
      开展生活垃圾分类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开展生活垃圾高效分类与资源化利用技术研发和应用示范,加大可循可利用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以减少填埋对土地资源的浪费及污染;开展江河湖海塑料垃圾及微塑料污染检测与防治等技术研发和应用,攻克卡脖子技术难题,降低成本,加大可降解材料、PVA水溶膜材料等绿色环保材料关键技术研发和应用示范,从源头解决白色污染和江河湖海微塑料污染,建立示范工程1处以上。
      (城市发展领域一般项目2021年支持不超过17项,2022年支持不超过20项)
      2.申报要求
      (1)鼓励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以产学研用合作方式联合申报产品目标明确、产业化发展前景广阔的研究项目。
      (2)牵头单位负责审核参与单位的申报资格,各申报单位须签订联合申报协议,明确约定各自所承担的目标任务、工作责任和经费(包括自筹经费)等内容。
      (3)申报选择年度当年有在研项目、有2次验收未通过市科技计划项目的单位和项目负责人不得申报(申报选择年度当年验收的项目除外)。
      (四)组阁揭榜项目
      榜单1:新型高舒适一体化防护服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项目
      榜单内容:以实现一线新冠肺炎疫情防护人员便于穿脱、穿着舒适、防护严密为目标,基于护目镜、口罩、防护服一体化要求,进行高透气、防雾、正压、正压富氧而不至氧浓度过高的医用防护服研发,研究护目镜、口罩、防护服一体化技术,创新防雾镜材料或涂料技术,攻克高透气隔病毒材料技术、随身轻便供氧技术难题,成功开发新型高舒适一体化防护服产品,建立新型一体化防护服产业化生产技术体系,并投入规模化生产。
      榜单完成时限:2021年1月-2021年12月。
      榜单考核指标:申请自主知识产权或专利2项以上,制定生产技术规范1套,产品标准1件,建成年产至少2万套的新型高舒适一体化防护服生产线,并投入生产。
      (2021年支持1项,资金不超过100万元)
      榜单2:青岛市互花米草入侵机制、防治及综合利用
      榜单内容:探明青岛市互花米草在典型分布区(胶州湾、丁字湾等)的分布现状,揭示互花米草入侵历程,追踪分析互花米草入侵扩散的动态并深入挖掘其快速扩张的机制;构建适宜的互花米草治理技术体系并建立规模化治理示范区;开发互花米草与生物多样性的关联分析,评价其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建立互花米草治理效果的监测评估体系;建立互花米草的生物质综合利用技术,实现全组分综合利用,开发可发酵糖、益生功能糖、生物有机肥等系列产品;提出青岛市互花米草防范策略和工程治理方案。
      榜单完成时间:2021年1月-2022年12月。
      榜单考核指标:阐明青岛市互花米草入侵与扩散的主要影响因素及机制;研发互花米草治理技术2-3项,构建适宜不同区域互花米草治理技术体系,建立治理示范区100亩;建立互花米草与生物多样性的关联分析体系和治理工程的监测评估体系各一套;建立互花米草的生物质综合利用技术,纤维素转化率大于85%;开发可发酵糖、益生功能糖、生物有机肥等系列产品1-2个;提出青岛市互花米草防范策略和工程治理方案一份;发表研究论文1-2篇,申请专利1-2项。
      (2021年支持1项,资金不超过100万元)
      二、申报条件
      (一)申报项目必须符合本指南所规定的支持领域和方向,创新性强、技术含量高,实施方案科学合理,技术路线成熟,预期目标明确,经费预算合理。
      (二)重点项目、一般项目申报单位必须为在青岛市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事业单位,优先支持产学研用协同创新项目。科技特派员项目申报单位必须为在青岛市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项目核心成员(前三位)必须均为由科技主管部门认定,并在山东省农业科技综合服务平台注册备案的科技特派员。参与单位须具有独立法人资格。
      (三)申报单位应具有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管理水平和人才团队,具备完成项目所必须的基础条件。项目负责人应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职业道德和实施项目所需的创新、组织与管理协调能力。
      (四)申报单位应具有健全的专项资金管理制度(或办法),对项目资金能够全面实行预算管理,科研经费设专账管理、专款专用。
      (五)各推荐单位负责所属申报项目的审核和推荐工作。其中,区(市)科技主管部门推荐数量不超过20项(企业推荐数量不低于70%);市直部门推荐数量不超过5项,其中农业农村局推荐数量不超过10项;驻青科研院所、市直企事业单位推荐数量不超过5项;驻青高校推荐数量不超过10项;医院自身作为主管单位的推荐数量不超过10项,其他医院推荐数量不超过5项。
      三、资金支持方式
      (一)农业科技、人口与健康、城市发展领域支持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重点项目每项支持额度不超过100万元,执行周期3年;一般项目每项支持额度不超过50万元,执行周期2年。科技特派员项目每项支持额度不超过50万元,执行周期2年。
      (二)重点项目立项后拨付支持资金的50%,中期评估合格的,拨付剩余资金;一般项目立项后拨付全部支持资金。重点项目中期评估时间为立项后18-24个月。
      (三)组阁揭榜项目,每个榜单根据专家论证评估,择优支持揭榜单位不超过2个,立项后拨付总资金的20%,验收通过的,拨付剩余资金。
      (四)申报2022年支持项目的采用入库管理方式,项目支持额度根据市财政科技专项资金年度预算统筹安排,实际市拨经费低于申报数额时,不足部分由承担单位自筹解决。
      四、申报说明
      (一)申报渠道
      项目申报单位进行网上申报,登录青岛市科学技术局网站(http://qdstc.qingdao.gov.cn),点击“服务大厅”中的“科技计划管理平台”进入青岛市科技管理信息系统,选择“项目申报(承担)单位”,进入“计划项目申请-计划项目申报申请”,点击“新建”,选择“2021或2022年度”?“青岛市科技惠民示范引导专项”,网上填报并提交上传相关材料。申报系统注册成功后,请妥善保存登录名和密码,以便随时进入系统查看项目申报及合同签订、项目管理等情况。
      (二)申报材料
      在线填写相关表单及附件材料(附件仅用于证明申报书中陈述内容真实性的证明材料,供项目评审专家参考),项目主管单位在线对申报材料进行审核并添加意见后提交。相关附件包括:
      1.符合申报总体要求的有关项目及申报单位情况的证明文件;
      2.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或事业单位法人证书;
      3.项目预算表及预算说明;
      4.项目绩效目标表(*excel电子版与盖章扫描版均需上传);
      5.企业单位提供当期财务报表或上年度审计报告,事业单位提供当期经费收支表;
      6.项目依托单位及项目申报负责人诚信承诺书;
      7.项目依托单位和项目主管部门审查意见;
      8.联合申报协议(*有合作单位的须上传盖章后的合作协议扫描件)
      9.其他相关材料。
      上述材料为电子版,涉及各类证照及证明材料请扫描或拍照原件上传系统。
      (三)项目受理时间及地点
      受理时间:项目申报单位网上提交时间为2020年10月26日至11月9日17时;项目主管部门网上提交截止时间为2020年11月11日17时。
      受理地点:青岛生产力促进中心
      地址:青岛市山东路171号乙青岛科技创新大厦16层
      联系电话:刘 杨 88728989转635
      王妮妮 88728989转828
      (四)联系电话
      1.业务咨询
      市科技局农业与社会发展科技处 联系电话:85911341
      2.监督电话
      市科技局科技监督与诚信建设处 联系电话:85911316
      
      
      青岛市科学技术局
      2020年10月26日
      
    如果您对该文件有疑问,可以通过 网上咨询 方式咨询相关单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