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我要收藏
取消收藏
一、职业教育面临哪些发展机遇?青岛为什么提出《职业教育高地建设三年行动计划》?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关于职业教育的重要论述,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加快构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完善学生实习实践制度”。习近平总书记在去年9月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构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大力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高技能人才”。《教育强国规划纲要》提出要“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背景下,教育部确定山东为首批试点省份,在全国率先启动实施部省共建省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新模式改革,山东承担着在全国率先建成符合新质生产力要求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任务。在教育强省规划中,提出“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明确提到了健全职业教育体系结构、推动贯通培养布局、塑造多元办学格局、推进职业学校关键办学要素改革等重点任务。在市委、市政府印发的青岛教育强市建设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实施职普融通产教融合工程,提升现代职业教育服务能力”。
职业教育作为与普通教育同等重要的教育类型,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高技能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不可或缺的人才培养模式。青岛市教育局立足服务青岛产业高质量发展、服务学生全面成长,围绕加快构建“一体两翼双引擎”的青岛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组织起草《青岛市职业教育高地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为未来三年全市职业教育发展明确了方针路线、提供了行动指南。
二、通过实施三年行动计划,要达到哪些目标?
按照“打造职教高地,推动全市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持续走在全国第一方阵”的目标定位,明确“职教体系更加完善”“空间布局更具特色”等十大工作目标,到2027年基本形成“一体两翼双引擎”的青岛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一体:职教本科为引领+高职为主体+中职为基础;两翼:职普融通+产教融合;双引擎:数字化+国际化)。目标具体可归纳为“实现五大突破”。一是职教园建设历史性突破,到2027年,局属中职学校五年制大专段学生将入驻青岛职教园,实现20多年的职教园区梦,把青岛职教园打造成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引擎”。二是混合所有制办学实现突破,积极争取部门支持,勇闯改革“深水区”,在试点政策、落实路径上实现新突破;激发办学活力,支持高职院校试点举办企业,构建校企一体化发展机制,着力破解产教“合而不融”问题,形成可复制的“青岛实践经验”。三是职教本科办学条件实现突破,通过整合中高职资源等多种渠道,突破现有硬件条件限制,为高水平院校创造条件,争创职业本科。四是高职教育统筹实现突破,推进高职资源扩增,更好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高技能人才需求;强化中职与高职专业衔接,提升与“10+1”创新型产业体系的匹配度;持续扩大五年制高职培养规模,提升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的契合度。五是中职办学质量提升实现突破,推进中职与普高融合发展,探索“高中阶段综合育人共同体”等融合发展模式,职普融通培养模式更加成熟;以初中后五年制高职为抓手,推动高水平中职成为“准高职”。
三、深化职普融通方面有哪些安排?
未来三年,我们将职普融通联合育人列入十大重点工程,持续推动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深度融合发展,拓宽学生成长成才通道。主要包含两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强中小学职业启蒙教育。充分发挥职业教育的资源优势和办学特色,建好用好职业体验基地,开发职业体验课程,为中小学生提供多样的职业体验、职业启蒙教育。二是深化高中阶段联合育人。完善高中阶段教育资源的统筹调配机制,探索“高中阶段综合育人共同体”等融合发展模式建设,突破经费、师资、教研等政策瓶颈,深化职普资源互通、课程共建、师资共享,推动学分互认和学籍互转。争取到2027年,全市普通中小学普遍开设职业启蒙和劳动教育课程;全市公办中职学校100%开展高中阶段联合育人;建成3个以上示范性“高中阶段综合育人共同体”。
四、在推动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上有什么安排?
围绕《职业教育高地建设三年行动计划》,聚焦构建“一体两翼双引擎”现代职教体系,逐步推动产教融合走深走实。一是实施“两体”提质增效行动。到2027年,新建省级以上产教联合体7个、力争国家级联合体突破,建成10个市级产教融合实践中心。强化“专业集群—产业园区”联动机制,推动每个国家级产业园区紧密对接示范性市域产教联合体。二是深化校企协同与混合所有制改革。支持公办职业院校开展混合所有制办学试点,鼓励校企共建产业学院、生产性实训基地;支持高职院校试点创办企业,增强“自我造血”能力。到2027年,打造2个以上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品牌,年开展订单式、现代学徒制等模式培养1万人以上。三是强化数字赋能与国际化引领,用好青岛教育e平台,推动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和数字化课程资源全覆盖。依托“职教出海”工程,新建海外“班·墨学院”至20个,建强中德职教合作示范基地,服务“海外青岛”建设。四是优化资源布局与体系贯通,加快青岛职教园建设。大力发展初中后五年制高职。力争到2027年,高职在校生超13万人,职教本科办学条件实现突破,基本形成“一体两翼双引擎”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