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收藏
取消收藏
【文字解读】《青岛市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政策解读
字体大小: 打印
  • 索引号 2546806355654658785
  • 主题分类 教育
  • 发布日期 2024-10-14
  • 一、《青岛市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起草的背景是什么?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教育工作从初心和使命。2023年,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三部门印发了《关于实施新时代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计划的意见》(教基〔2023〕4 号),对办好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基础教育作出了总体部署。同年,教育部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提出实施课程方案转化落地规划、教学方式变革、科学素养提升、教学评价牵引、专业支撑与数字赋能五大行动,持续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2024年4月,山东省教育厅、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财政厅联合印发了《山东省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实施方案》,提出实施综合改革提升行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对全省基础教育教学改革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为落实国家、省关于教育教学改革的部署要求,深入推进全市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加快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助力教育强市建设,市教育局按照坚持战略引领、融入大局,坚持目标导向、聚焦问题,坚持改革创新、培育优势等原则,组织起草了《青岛市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

    二、《青岛市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关注的重点是什么?

    《行动计划》重点关注六大领域,着力推进六大行动,包括课程品质、教学研究、学生素养、教学管理、教学评价、改革保障等内容。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课程建设是统领,教学研究转型和教学管理领导力提升是手段,教学评价改革是导向,学生综合素养提升是根本,教育教学改革保障是基础,六项内容相辅相成,搭建起了未来三年全市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的四梁八柱。

    三、《青岛市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行动计划》立足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对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作了全面部署,体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牢牢把握育人方向。《行动计划》提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发展素质教育、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为宗旨,转变育人方式,推动树立科学教育质量观,促进全市中小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确保任何时候都不偏离育人的总方向。

    二是紧紧抓住关键要素。《行动计划》围绕“教什么和学什么”,提出要坚持“五育”融合,促进全市中小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提升育人水平。围绕“怎么教和怎么学”,从课程品质、教学研究、学生素养、教学管理、教学评价等方面提出具体举措,明确教育教学改革路径。着眼于“怎么教好和怎么学好”,强调增强校长的课程领导能力、教研员的专业引领能力、教研组长和集备组长的学术权威,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三是有效突破发展瓶颈。着眼于办好和管好教育,《行动计划》提出要深化教育教学关键领域改革,为提高教育质量创造条件。围绕课程建设体系性不强、教研方式不够新颖、拔尖创新人才培育缺乏有效路径、“关键少数”引领不够、教育评价导向作用有待进一步提升等教育教学瓶颈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改革举措。

    四是大力营造良好生态。《行动计划》提出,坚持教研思维和科研方式结合,发挥市、区两级教育研究机构和高校科研优势,建立教研科研相融合的教科研体系、“教学研究机构+薄弱学区”“教学研究机构+实验学校”相融合的教科研体系、高校与中小学相融合的教科研体系、市内市外相融合的教科研体系,努力为教育教学改革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