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教育局办公室关于公布全市中小学校内减负“三大革命”研究创新案例的通知
字体大小: 打印
  • 索引号 2439628140229689994
  • 主题分类 教育
  • 成文日期 2022-01-05
  • 发布日期 2022-01-05
  • 发文字号 青教办字〔2022〕1号
  • 发文单位 青岛市教育局
  • 有效性 有效
  • 各区、市教体局,高新区党群工作部,局属义务教育学校:
            《关于开展全市校内减负“三大革命”研究十大创新项目评选活动的通知》印发后,各区市各学校认真组织开展校内减负“三大革命”研究,并进行了创新项目案例征集、评选和推荐,市教育局共收到各区市及局属义务教育学校推荐创新项目案例67个。按照“创新项目研究成果富有科学性、创新性、先进性和革命性,能够以实践探索和研究成果准确解答‘双减’和‘五项管理’工作中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对推进校内减负‘三大革命’和教育减负增效具有较高的复制推广价值和学习借鉴意义”的要求,市教育局组织遴选了10个创新案例和12个优秀案例,现予以公布。
            请获评创新案例和优秀案例的相关学校,将案例全文在学校网站首页登载。各区市、学校要结合实际认真学习借鉴,充分发挥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调动广大干部和教师的积极性创造性,推动校内减负“三大革命”深入开展。


                                                                                                                                                               青岛市教育局办公室  
                                                                                                                                                                     2022年1月5日




                                                                                         全市中小学校内减负“三大革命”研究创新案例及优秀案例名单

            一、创新案例(排名不分先后)
            1.青岛市实验小学:“非书面家庭作业”链接“双减”家校桥。“双减”背景下,学生的作业样态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书面作业不出校”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成为现实,如何应对这样的变化,为家庭提供有教育价值的指导,青岛市实验小学积极开展“非书面家庭作业”研究,从学科拓展作业、周末项目作业、家庭群组作业三个维度建构“非书面家庭作业”的设计生态链;以课堂教学、教研方式和教学评价等方面的研究构成“非书面家庭作业”的教学支撑链,为学生营造了丰实灵动的课后生活,提升了校家社共育的品质。
            2.青岛富源路小学:提效课堂巧设作业??让“双减”落地生根。营造“乐学慧教”和谐课堂文化,设计符合学生 “最近发展区”的共性需求与个性需求不同层次的“学习支架”,智能融汇提效课堂。构建“3+3”作业实施路径,以学生多元作业分层布置,教师设身处地同步体验,学校纵横比对精细管理,开展知识要点梳理及作业规划教研活动,设计“作业比对估时表”,安排作业“督查员”,全面多向推进作业减负。
            3.青岛宾川路小学:丰富课后服务、驱动学生成长。将阅读课程体系注入课后服务,建立开放式“校级图书馆、年级阅览区、班级小书架”三级“悦读”空间,为课后服务提供多层级的实施空间与丰富的阅读指导。打造近30个社团、30多个特色空间,以语言表演类课程提升阅读品质,以专业类课程促进个性发展,以项目式实践助力未来发展,建立活动基地为学生提供菜单式课后选择,让学生在课后服务中找到了适合自己特长发展的空间。
            4.青岛崂山区育才学校:指向学科核心素养发展,触动学生心灵的“民主活力课堂”实践探索。推进校内减负“三大革命”,以课堂教学改革为主,在“民主活力课堂”前期成果的基础上,进行了迭代革命。“民主活力课堂”形成了“以大单元设计”、“深度学习”、“个性化教学”、“信息化反馈”等为基本特征的升级版新教学模式,提高了教学效率。“民主活力课堂”迭代革命,充分发挥了互联网+环境优势,在“减负增效”的同时,也关注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触及了“学生心灵”,进一步促进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
            5.青岛城阳区礼德小学:欲减先加、增而促减、减而促增,全力打造“加减法”小学作业管理模式。全力打造“加减法”小学作业管理模式,通过组织学情调研和作业集备,设置分层级的精准作业、综合素质作业和跨学科项目化作业,以减少随意性、单调性、碎片化作业,优化作业设计。学校通过开展探究式学习、校内作业计时、作业跟踪指导、作业天天清、书包谁最轻挑战赛等措施,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作业管理为切入点,增加课后特色学习活动,减少纸笔作业和考试单一评价格局,实施多维度多元学生学习质量评价,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
            6.青岛市即墨七级学校:“三免一过关”减负增效的辩证实践。在“双减”政策深入实施的大背景下,坚持问题导向,精准把脉学生作业负担问题,通过实施“免上交作业”“免作业卡”“免做不会的题”和“小组课堂过关”的“三免一过关”策略,进行了学生作业“加减法”的辩证实践,有效克服了“学生作业负担重”这一顽疾,减负增效成效显著。
            7.西海岸新区教育和体育科学研究院小学教研室:“双减”正当时,单元整合潮头立。实施序列化的教学目标整合、结构化的教学内容整合、一体化的教学环节整合、多元化的学科思维整合,梳理、提炼“强课提质、减负增效”的单元整合教学策略,开展单元整合教学,帮助学生把散点的知识整理成整体化、结构化、具有逻辑关系的知识群,使学生获得结构化思维,学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有效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8.平度市教育和体育局:创办社区小学堂、探索课后服务新模式,把课后服务办到学生家门口。坚持“以学生为本”和“家校社共育同向”原则,立足农村实际,积极探索课后服务新模式。在村庄社区确定服务地点,创办社区小学堂开展课后服务,成立由村书记任主任,骨干家长任副主任的管理委员会,负责小学堂日常的管理和维护,学校教师、村两委干部、退休教师、家长和民间艺人等社会志愿者参与教学。确定“1+N”形式的活动内容和指导教师队伍,实行“1122”工作法:小学堂志愿老师每周到“小学堂”指导一次,每两周在学校召开一次小学堂全体学生调度会,每学期组织2次家庭教育讲座或沙龙,每学期组织2次亲子活动,有效破解了农村孩子课后服务难题。
            9.莱西市济南路小学:改革课堂评价,为课堂提升赋能。以评价为抓手,研制校本化课堂教学评价标准,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着眼校本,构建标准,让教师教有方向,改有目标;多元培训,理解标准,让标准引领教师自我觉醒与提升;夯实配套,助推标准,打造整体推动的改革局面;注重实践,内化标准,打造课堂教学新风貌。有效破解了学校之前的课堂教学困境,引领教师、学生实现更好更快更大的发展与提升。
            10.青岛三十七中:“双减”背景下指向核心素养的初中有效作业设计创新实践研究。进行信息技术支持的个性化作业、跨学科综合型作业、实践型作业和分层作业四类有效作业形式的设计,对有效作业的实施进行科学评价,寻找学科教学与作业模式的契合点,创新作业设计形式,形成全校范围内有效的作业设计体系和较为成熟的作业设计课例和作业设计案例,通过实施系列作业设计,全方位、多学科共同持续培养学生学科学习能力,引发学生更有意义的学习,达到减负提质的效果。
            二、优秀案例(排名不分先后)
            1.青岛文登路小学:海纳1+X作业超市,开创作业管理新模式
            2.青岛八大峡小学:搭建T-V支架,构建高效课堂
            3.青岛德县路小学:作业好玩、课堂有趣、上学有期待??由作业改革撬动教育教学提质
            4.青岛宁德路小学:深耕细作“加减”混合运算,课后服务提交社会满意答卷
            5.青岛太平路小学:课后服务六大行动,助力精致太平少年成长
            6.青岛启元学校:以学习者为中心,落实“双减”政策的课堂基本逻辑
            7.青岛市崂山区麦岛小学:让特色课程成为课后服务的动力引擎
            8.崂山教育和体育局:减负不减质,培育“双减”下课后服务新路径
            9.青岛市城阳区夏庄小学:抓实作业管理,让教育自然发生
            10.青岛大学即墨实验学校:“双减”之下我们这样“考”
            11.胶州市第二十六中学:“学-展-导-练,自主合作学习”课堂教学模式探究
            12.莱西市香港路小学:创新集备管理,助力高效课堂

    如果您对该文件有疑问,可以通过 网上咨询 方式咨询相关单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