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岛市交通运输局
2025年上半年总结和下半年工作打算
一、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一)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成效显著
顶格召开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青岛先行区暨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推进会议。编制《青岛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五年规划(2024-2028年)和2035年远景目标》。建成全球首个自动化件杂货纸浆码头、国内首座港口加氢站。全国最大单体LNG保税仓库、首个总部级海洋保险专营机构中国人保海洋保险中心在青设立。设立全国首个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项目管理系统“青链通”和航运中心建设政府引导基金“航链金”,在资金使用绩效评价中位居全国同批支持城市第二位。新华波罗的海航运中心发展指数5年来首次超越日本东京、韩国釜山,跃居全球第13位,排名实现历史性突破。
(二)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全速推进
沈海高速(南村至青岛日照界段)改扩建、青兰(河套至黄岛段)、董家口港区湾底通用码头等18个项目加快建设,董家口至五莲铁路、琅琊台湾作业区工作船码头等9个项目前期加速推进。荣潍高速改扩建等项目开工建设;董沈高速(董家口至沈海高速)竣工验收;万邦矿石码头交工验收;潍宿高铁至青岛连接线工程全线首条隧道贯通,项目确权发证创全省纪录。国家公路网技术状况监测评价连续两年获评计划单列市第一。农村公路“王相路”获评国家级品质工程。
(三)现代物流产业发展扩容提质
积极构建沿黄陆海大通道,新增沿黄内陆港3个、海铁联运线路3条、集装箱航线10条,完成港口货物、集装箱吞吐量3.7亿吨、1638万标准箱,同比增长2.1%、7.8%;海铁联运完成150.3万标准箱,同比增长15.1%,保持全国首位。机场新增国际(地区)客运航线2条,完成旅客、货邮吞吐量1260万人次、11.3万吨。中欧班列开行476列,全国第11万列中欧班列从青发出。TIR国际道路运输发运208车次,同比增长189%,稳居全国首位。青岛至郑州高铁快运线路全省首开。成功争创全省唯一“国家综合交通运输信息平台部省联动试点”,也是深圳之后全国第二个入围城市。
(四)交通运输便民服务提档升级
优化调整公交线路35条,新开微循环线路4条、定制客运线路12条。新增道路运输便民服务站6家、总数达69家,稳居全省首位。地铁实现支付宝、Apple Pay支付。青岛北站实现铁路出站换乘地铁免安检。胶州北站城市航站楼换乘服务中心启用。青岛湾(二中湾)旅游码头竣工验收,旅客接待能力提高近10倍。海上旅游客运联合运营体接待游客突破150万人次,节假日期间保持“零投诉”。高速公路差异化收费减免2.9亿元。
(五)重点领域监管治理精准高效
全面推广“扫码入企”,入企行政检查扫码率100%,涉企检查计划同比下降16%。深入开展“夏病春治”专项行动,打造“1+7+7”三级调解服务体系,挂牌15个服务窗口,相关投诉同比下降13.8%。大力推进全市客运出租汽车市场和交通枢纽运营秩序整治,查处交通运输违法违规行为1350余起,实施“不罚”“轻罚”案件49起。推进驾培信用体系建设,投诉率纳入信用评分,矛盾纠纷同比下降56.8%。12328热线考核4次位列全省第一。稳步实施安全生产三年治本攻坚等专项整治,严防安全生产事故发生,行业发展形势稳定有序。
二、存在问题
(一)项目前期要素保障还有很多难点。受国土空间规划、生态环保、“双碳”目标等多方面因素影响,部分项目推进速度不快,对交通扩投资、稳增长带来较大挑战。
(二)行业治理能力还需进一步加强。行业监管存在薄弱环节,源头治理方面探索不够、办法不多,信息化监管、信用监管等新型监管手段应用不足。
三、下半年工作打算
(一)加速攻坚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方面,印发实施航运中心建设五年规划,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高端服务要素加速集聚。港口货物、集装箱吞吐量年内预计完成7.2亿吨、3240万标准箱。公路方面,推动青兰高速(河套至黄岛段)改扩建等8个重点项目加快建设,沈海高速公路改扩建全线通车。实施普通国省道大中修150公里、农村公路建设养护610公里。铁路方面,完成潍宿高铁至青岛连接线征地拆迁。前湾港区北岸铁路扩能改造争取年内开工建设。港口方面,董家口港区北三突堤7-8号泊位、琅琊台湾作业区湾底通用码头用海审批开工建设。机场方面,印发实施《青岛市国际航空枢纽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开通青岛至曼谷货运航线。
(二)加速拓展现代物流产业规模。统筹海陆空铁“四港联动”,畅通沿黄达海的海陆大通道,海铁联运量稳步增长,继续走在全国前列。支持中外运华中等物流企业,积极拓展TIR、GMS跨境运输。用足用好补链强链基金,对优质储备企业做好培育指导,持续增强经济增长内生动力。
(三)加速优化公共交通服务保障。优化调整公交线路25条,建成投运公交场站3处,推进地铁3号、4号、6号线转入正式运营。更新新能源公交车377辆、动力电池260套。探索“公交+”场景应用,推出旅游、就医、通学、助农、适老公交等差异化服务。上线旅游旺季晚9:00后公交、地铁“一元通城”服务,降低群众夜游出行成本。
(四)加速提升行业监管治理质效。巩固“夏病春治”攻坚成果,推进出租汽车市场秩序和网约车专项整治行动,健全网约车行业准入退出机制,落实“双随机、一公开”,重点整治不合规人员及车辆参与营运、平台欠缺线下服务能力等问题。用好海上旅游客运船舶定位和视频监控等信息化系统,落实海上客运船舶包保责任制,推进海上旅游客运专用航标增设,维护良好海上旅游客运秩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