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国资委2021年工作总结
青岛政务网 发布日期 : 2021-12-17 来源 : 青岛市国资委
字体大小: 打印

    2021年,市国资委依法依规履行出资人职责,深入推进国企改革攻势,落实三年行动各项任务,启动实施区域性国资国企综合改革试验,“三位一体”深化推动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工作,不断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前十个月,市属企业资产总额、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同比分别增长14.1%、26.2%、14.4%,在“十四五”开局之年主要指标持续保持两位数以上增长的发展态势。

    一年来,我们始终牢记为人民管好国有资产的宗旨意识,压实市属企业经济责任、政治责任、社会责任“三大责任”,支持推动市属企业更好落实“服务城市发展建设、服务城市民生保障”两大功能定位,落实“六稳”“六保”任务,为提升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品质,增加公共服务供给作出积极贡献。在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方面,8月12日省内唯一4F级机场胶东机场正式投运;城投集团完成了新机场高速连接线工程,启动安顺路打通工程;国信集团推进胶州湾第二隧道建设;华通集团、市政集团、财通集团等市属企业组建静态交通公司承建全市停车场建设项目,建设海尔路—银川路立交等,合力打通全市交通关键节点。在服务城市民生保障方面,地铁集团线网最高日客流量达到122万人次,1号线南段已进入试运行阶段,计划年底前正式开通;城运集团年市内客运总量达6.9亿人次,同比增长33.1%;能源集团为近159万户提供供气服务,累计销售天然气4.9亿立方米;水务集团累计供水3.23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1.4%,海水淡化处理规模占全国总规模的12.7%。

    一年来,我们始终关注市民关切、及时回应市民呼声,将落实热心市民通过“三民”活动、民生在线、行风在线、12345热线等平台,对国资国企发展工作提出的630余条问题和建议,作为提升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工作的动力,坚持顶格推进,做到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全部办结回复。

    一年来,我们始终不忘去年对全市人民的承诺,在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形成以管资本为主的国资监管体制、推动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提高市属企业活力和效率四个方面攻坚克难,改革创新,咬定目标,真抓实干,取得新成效。

    一是坚持党建统领,不断塑造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优势取得新成效。加强国有企业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组织对市属企业党委书记上年度履行全面从严治党责任和抓基层党建工作进行评议,对全市市属企业落实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精神情况调研督导,不断夯实国有企业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基础。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组织国资系统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和最新重要讲话精神以及“四史”内容等;落实“我为群众办实事”要求,研究确定25件重点事项,切实将学习成效转化为国资国企改革发展成果。完善现代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取得新进展。今年首次召开市属企业董事会年度工作报告专题审议会,依法规范履行出资人监管权;印发实施了《青岛市市直企业外部董事管理暂行办法》等文件,启动面向社会招聘兼职外部董事工作;全面推动国有企业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工作。

    二是坚持以管资本为主的方向,加快完善国资监管体制取得新成效。国资监管“一盘棋”大格局基本建立。市直部门所属427户企业纳入统一监管范围,实现了市属经营性国有资产统一监管;完成青岛国资大数据监管系统一期建设任务,覆盖全部监管企业、覆盖各区市的国资监管信息化格局基本形成。分类监管有效实施。差异化确定年度经营业绩指标,建立监管企业年度经营业绩考核结果反馈工作机制,组织开展分类核算、分类考核试点,压实企业经营责任。建立健全风险防范工作体系。印发建立债券风险防控部门联动工作机制实施意见,对企业合规经营情况进行检查督导整改,并形成长效机制;落实全市市属企业领导班子管理监督工作会议精神,与市纪委监委、审计局会商建立加强国资监管的综合监督、审计监督协同机制。

    三是坚持服务城市发展的战略匹配定位,持续优化国有资本战略布局和结构调整取得新成效。目前市属企业资产规模过千亿企业达到7家,过三百亿企业6家,过百亿企业10家,一百亿以下企业7家,提前两年完成国企改革攻势作战方案提出的“打造5-6家资产过千亿元、3-4家资产过500亿元的企业集团”目标任务。“十四五”启动实施首个国资中长期战略规划。将生产服务类、金融类、文化类市属企业和区(市)国企全部纳入“十四五”国资规划,统筹全市国资资源,围绕服务国家和城市战略优化布局和结构调整。四大试点公司带动企业国有产权市场化运营格局深度调整。创新建立企业国有股权市场化运作机制,加快构建匹配城市发展战略的国有资本发展新格局。“央企青岛行”对接央企全国布局再结硕果。6月10日成功举办“2021央企青岛行:上合央企国际客厅欢迎您”招商活动,现场签约央地合作项目16个,总投资额483.27亿元。聚焦主业市场化配置资源。积极布局全市重点产业,国信集团建设运营全球首创的智慧渔业养殖工船,项目已列入国家发改委、农业部重大专项试点;华通集团围绕高端装备产业链,与华铁股份合作发起设立20亿元的轨道交通产业投资基金;国投公司通过反投机制,引入投资行业领军企业、中国潜在独角兽企业榜首长扬科技在青岛设立分公司。加大市属国企非主业清理力度,目前累计完成非主业资产清理整合220项,涉及资产规模16.67亿元。青食股份于10月21日在深交所主板上市,青岛上市“军团”再添国企新军。市属企业重点项目加快建设。前三季度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达到484亿元,增幅超过全市平均水平;11个重大投资项目按期开工。

    四是坚持市场化法治化改革方向,聚力提升国企活力和效率取得新成效。全面推进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在国务院国企改革办组织的上半年地方国企改革三年行动重点改革任务专项评估中,包括青岛在内的15个地方改革力度较大、改革进展较快,评估结果为A级。全面启动区域性综改试验。8月10日国务院国企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批复我市综改试验实施方案,市委市政府9月15日召开动员会,启动以国有企业家队伍建设为主题、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国有企业领导人提出的“20字”要求为主线的综改试验,深入实施“1154”工程,深化五项改革,实现打造市场化竞争主体、建设法治化现代企业制度、加强专业化人才队伍建设、构建规范化法人治理体系“四化”目标,建立“五大主体责任”和“三个清单”工作机制,扎实推动综改试验各项任务落实落地。市场化经营机制加快形成。持续推动市属企业开展对标世界一流企业管理提升行动,在国务院国资委组织的管理标杆创建行动中,双星集团入选“标杆企业”名单;劳动、人事、分配“三项制度”改革加快推进,我市纳入“双百企业”、“科改示范企业”等国家改革试点的企业,已率先实现用工市场化,国信集团等3户市属企业实行竞争上岗的管理人员数量占比超过80%。

   总结今年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主要是:虽然全市国资国企体量较大,整体指标已经进入全国城市前五强,但仍缺少更多的世界一流企业。市属企业与政府发展战略的匹配度不够协同到位,主动发挥在全市发展大局中战略支撑作用的站位有待提高。在建立董事会、总经理办公会议事清单和议事规则,重点亏损子企业治理等方面的工作进展较为缓慢,部分改革任务需要加大推进力度。

    2022年,市国资委将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在社会各界和全市人民的共同支持下,持续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促进国有经济高质量稳健发展,突出“强党建、抓监管、谋改革、促发展”四个工作重点,形成“区域性国资国企综改试验、国企改革攻势、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和落实市‘十四五’国资规划”的“3+1”青岛国资国企工作新格局,更好推动市属企业履行“三大责任”,主动匹配城市发展战略,为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贡献国企力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