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收藏
取消收藏
关于印发《2025年惠企政策“进区市、进协会、进企业”专项服务行动方案》的通知
青岛政务网 发布日期 : 2025-04-23 来源 : 政务公开目录
字体大小: 打印



青岛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青工信字〔2025〕24号


青岛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关于印发《2025年惠企政策“进区市、进协会、
进企业”专项服务行动方案》的通知

各区、市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有关处室:
现将《2025年惠企政策“进区市、进协会、进企业”专项服务行动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各自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全面完成专项服务各项任务目标。

青岛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2025年4月22日

2025年惠企政策“进区市、进协会、
进企业”专项服务行动方案

为切实抓好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提升担当作为、服务企业能力水平,更好发挥政策保障支撑作用,稳定企业投资预期和信心,优化营商环境,扎实推进新型工业化,现组织开展惠企政策“进区市、进协会、进企业”专项服务行动(以下简称“三进”行动),特制定如下行动方案。
一、加强现行政策宣贯
(一)宣贯落实国家和省级政策。按照“三争”(即争政策、争资金、争项目)工作要求,结合本年度项目申报,突出讲好工业领域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专项再贷款、先进制造业企业增值税加计抵减、创新任务揭榜挂帅、单项冠军等国家级,以及工业企业升规纳统、“产业大脑”揭榜挂帅等省级政策项目的申报范围、条件、流程、奖补标准,争取更多企业享受上级政策资金支持。
责任单位:产业政策处、各政策处室(运行监测协调处、综合规划处、技术改造与投资处、科技处、企业服务处、原材料产业处、装备产业处、交通装备产业处、海洋装备产业处、消费品产业处、电子信息产业处、数字经济产业处、工业互联网处、绿色发展处、市化工专项行动办,下同),区(市)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
(二)协同讲好市区两级政策。围绕现行有效的市区两级政策清单(附件),按照“谁制定、谁宣讲”的原则,用好市区两级政策宣贯力量,开展常态化政策宣讲,充分释放惠企政策叠加效应。市级重点宣讲新出台的先进制造业“25条”政策措施,以及工业互联网、数字经济、生物医药、新兴产业园等精准产业政策;区级重点宣讲区(市)工业和信息化领域政策,视情邀请市级相关处室作政策专题辅导。
责任单位:产业政策处、各政策处室,区(市)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
二、加强新出台政策解读
(三)丰富政策宣传解读形式。既要高质量出好政策,又要高效率讲好政策。要将政策发布、宣传和解读贯穿政策制定和实施全过程, 做好政策精准推送, 助力政策落地执行。写好政策“使用说明书”,丰富政策解读形式,除文字解读外,综合运用一图读懂、专家访谈、短视频等多媒体形式,变“单向发布”为“双向说明”,提升政策宣传质效。
责任单位:产业政策处、各政策处室,区(市)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
(四)加强制造业普惠政策解读。统筹开好市政府印发的《青岛市加快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青政发〔2024〕11号)新闻发布会、政策说明会和政策面对面访谈等,扩大政策影响力和覆盖面。制定出台工业经济稳进提质若干措施、加快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实施细则,同步做好相关政策解读工作。
责任单位:产业政策处、运行监测协调处
三、加强“三进”服务网络建设
(五)推进政策宣贯进区市。依托工业企业联系服务机制,开展“送政策上门”活动,在调研服务企业过程中要把政策宣讲作为重要内容,“一对一”指导企业做好政策申报,倾听企业诉求建议。积极将政策宣讲纳入各级企业培训会、场景对接会、产融对接会议程,邀请政策牵头处(科)室负责人现场解读政策并为企业答疑解惑。年内市级层面实现政策宣讲区(市)覆盖率100%,切实提升企业获得感和满意度。
责任单位:产业政策处、各政策处室,区(市)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
(六)推进政策宣贯进协会。充分发挥协会(联盟)熟悉产业、联系企业的独特作用,主动邀请协会(联盟)参与政策宣讲会、解读会。积极参加行业协会(联盟)组织的会展、助企服务等活动,宣传解读惠企政策。鼓励协会(联盟)发挥专业服务优势,定期梳理行业发展现状、面临的痛点难点及有关政策诉求,为企业提供针对性政策宣贯辅导服务,协助做好政策申报兑现有关工作。
责任单位:产业政策处、各政策处室,区(市)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
(七)推进政策宣贯进企业。坚持以企业为主体,加强政策需求摸底,精准把握企业政策需求,提供差异化、定制化政策宣贯服务,提高政策制定宣贯的靶向性和针对性。鼓励企业安排专人或委托第三方开展政策研究、项目申报等活动,提高报送项目质量。用好各级惠企服务平台,鼓励平台企业深入研究宣传政策,为政策宣贯和项目申报提供有力支撑。
责任单位:产业政策处、各政策处室,区(市)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
四、加强融媒体传播矩阵建设
(八)完善政策宣贯服务机制。优化“集中宣讲+上门服务+网络推送”政策宣传机制,争取全年市级层面“政策宣贯+上门服务”100次以上。充分发挥青岛工信和区(市)工信官方微信公众号、网站宣传阵地作用,定期梳理并动态更新市区两级惠企政策。推广政策线上便利高效直达企业方式,挂网公开已制作的政策宣讲视频、二维码,公布惠企政策联系处室、联系电话,及时回应企业政策咨询。
责任单位:产业政策处、各政策处室,区(市)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
(九)建强用好青岛政策通平台。依托平台优化政策资金全生命周期管理,推动政策发布、匹配推送、申报审核、政策兑付全流程线上办理。坚持惠企政策“应发尽发”, 同步做好政策解读答疑工作。其中, 我市惠企政策应于正式印发次日发布;国家、省惠企政策应于收文后 5个工作日内发布。市级以上各类惠企政策兑现项目要“应上尽上”,“一网通办”助力数据多跑路、企业少跑腿。打通“青岛政策通”平台与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实现数据互联互认,除不适合线上兑现事项外,政策兑现平台生成兑付指令后,将财政资金发放到指定账户。指导企业用好平台“政策计算器”等功能,推动“政策找人”、需求精准匹配。
责任单位:产业政策处、财务审计处、各政策处室,区(市)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
(十)统筹各级平台和媒体。坚持集群化作战,推动构建全方位、立体化政策宣传格局。做好省“鲁惠通”平台、青岛政策通平台和财政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衔接联动,确保惠企政策“直达快享”改革试点全面铺开。推动完善“链万企”平台链政策专区功能,用好“企业家大讲堂”宣传平台。优化“工赋青岛”“企业家说”“钰艨看青岛制造”等融媒体宣传栏目,广泛宣传惠企政策,形成融媒体宣传矩阵,提升宣传覆盖面。
责任单位:产业政策处、财务审计处、各政策处室,区(市)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
五、完善工作协同机制
(十一)强化与财政金融部门协同联动。深化产融合作,加强与银行、保险、证券及金融监管部门的协调,依托全市金企对接会议,梳理发布企业融资需求、产业政策汇编和优质企业梯队名单,财金联动赋能企业发展;加强与青岛融资担保集团的合作,推动开展“10+1”产业核心企业供应链融资担保、产业科技创新担保、新兴产业园区担保等业务,助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加强与财政部门沟通协调,联合开展政策“三进”行动,共同讲好惠企政策。充分调动行业协会、新闻媒体等多方力量参与,合力推进政策宣贯落地。
责任单位:产业政策处、各政策处室,区(市)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
(十二)加强市区两级统筹协调。建立工作调度推进机制,各处室要按照本方案要求扎实开展工作,及时做好工作总结,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于每月3日前将上月“三进”行动工作进展,包括新政策出台、政策宣讲、项目申报兑现、政策实施中的问题及企业意见建议等情况反馈产业政策处汇总。各区(市)工信主管部门要及时梳理总结本辖区“三进”行动经验做法、宣讲成效,视情通过新闻媒体进行宣传报道,努力营造政策宣贯的良好氛围。
责任单位:产业政策处、各政策处室,区(市)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
六、保障措施
各单位要高度重视惠企政策“三进”行动,依托全市构建创新型产业体系工作机制,努力形成产业专班抓总、牵头处室落实、区市协同联动的政策宣贯工作格局。贯彻“5个1”工作要求,产业专班要分产业建立政策工具包,积极将政策宣贯列入专班年度重点任务清单,结合项目申报扎实开展政策“三进”行动,实现政策宣贯与业务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落实。产业政策处要做好政策“三进”统筹协调工作,加强工作调度,督促各项任务落地落实。

附件:青岛市先进制造业政策汇编(2025年)















青岛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办公室   2025年4月22日印发
? PAGE 6 ?


? PAGE 5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