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岛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2012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和青岛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实施意见》,特向社会公布2012年度本部门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本报告由概述、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情况、咨询和投诉情况、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情况、工作人员和费用支出情况、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情况、其他事项共八个部分组成。本报告中所列数据的统计期限自2012年1月1日起至2012年12月31日止。本报告的电子版可在“青岛政务网”(www.qingdao.gov.cn)下载。如对本报告有任何疑问,请与市经济信息化委政府信息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联系(地址:市南区香港中路11号405室;邮编:266071;电话:85911826;传真:85911152;电子邮箱:jmwxxzx@qingdao.gov.cn)。
一、概述
2012年以来,市经济信息化委高度重视政务公开工作,围绕深入贯彻落实《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市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实施意见》和《全市2012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等一系列政务公开有关文件、规定,结合机构改革、职能调整的实际,采取积极措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重点抓好思想认识、工作部署、机构人员、经费保障“四个到位”,使全委政务公开工作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道路,取得明显成效。
(一) 加强领导。调整充实了委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由办公室牵头,专人负责,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体系。同时,把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纳入全委目标管理,与其他目标同研究、同布置、同检查、同落实,并把履行责任制情况纳入领导干部业绩考核内容。
(二) 进一步完善信息公开工作机制。及时修编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和公开目录,进一步完善了政府信息发布协调机制、申请受理机制、保密审查机制等制度;明确工作人员的具体责任,对信息公开内容和职能、许可、服务、决策、法规文件和工作动态等事项提出具体要求。
(三) 加强公众获取政府信息场所建设。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定期和不定期发布经济和信息化政务信息。委领导多次主持新闻发布会和做客“行风在线”、“青岛政务网”等主流媒体,与广大市民沟通联系、交流意见、接受监督。同时,通过青岛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网站、青岛市中小企业信息网、青岛市老城区企业搬迁改造网等网站,开辟专门栏目,按时公布相关法规,传达贯彻上级决策精神,及时发布工作信息,公开服务内容、办事程序,提供网上办公、表格下载等一站式服务,实现政务公开打造公开、透明,具有公信力的政府形象。
(四) 加强宣传教育培训。加大对《条例》宣传教育力度,在3月底召开了信息公开工作宣传和教育培训工作会议,使委政务公开工作实现了“四个规范”,即规范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和目录的编制工作、规范政府信息公开的内容和尺度、规范政府信息公开的流程、规范政府信息公开的平台建设。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一) 主动公开政府信息的数量。全委各处室对政府信息进行了梳理,截至2012年12月31日,累计主动公开信息7962条,全文电子化率为100%。2012年度新增主动公开政府信息3318条。其中,机构信息1条,信息公开指南1条,公文法规类信息90条,政策解读类信息11条,规划、计划类信息7条,财政、财务类信息38条,个性目录信息234条,工作动态类信息164条,人事任免信息1条,年度报告和报表信息各1条,通过部门网站公开各类信息2769条。
(二) 政府信息公开的主要形式。一是及时参加市政府组织的新闻发布会。二是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定期和不定期发布经贸政务信息。三是委领导多次主持新闻发布会和做客“行风在线”、“网络在线问政”、“民生在线”等主流媒体和相关活动,与广大市民沟通联系、交流意见、接受监督。四是通过青岛经济和信息化委网、青岛市中小企业信息网、青岛市老城区企业搬迁改造网等网站,及时发布相关信息。五是在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中心设立政务窗口,接受企业现场咨询。
(三) 主要工作亮点:
一是扎实做好老城区企业搬迁改造、“双周双会”等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的信息公开工作。通过青岛市老城区企业搬迁改造网、时装周网站、市政府新闻发布会等渠道,及时公开相关政策、文件、工作动态等,受到社会各界欢迎。
二是建立市、区(市)、重点乡镇与园区三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147处公共服务平台全年服务中小企业5.83万家(次),3个平台被认定为“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有效扩大了信息公开覆盖范围,国家行政学院专门到我市调研平台建设做法。
三是启用信息公开个性目录。从部门个性目录看,2012年度共发布产业规划、计划信息24条,技术改造与创新信息5条,原材料、装备、消费品工业和电子信息制造业信息59条,企业指导和服务信息89条,信息服务业信息39条,经济运行信息18条。
四是全面精简下放清理行政许可事项。委内仅保留2项行政许可,下放和委托5项,其余全部转为监督服务事项,审批提速32%,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办结率和满意率100%。
三、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一) 依申请公开的申请情况。全年共受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4件,全部为信函申请。
(二) 对依申请公开信件的处理情况。在4件政府信息公开申请中,全部答复。
(三) 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收费及减免情况。无。
四、咨询和投诉情况
本年度受理政府信息公开咨询5887人次,其中现场咨询2463人次,电话咨询2112人次,网上咨询1322人次。全年政府信息公开答复率100%。
五、申请行政复议和提起行政诉讼情况
本年度未受理政府信息公开投诉、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
六、工作人员和费用支出情况
(一) 从事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人员情况。本年度政府信息公开专职人员总数32人,其中,全职人员数1人(办公室专职人员),兼职人员数31人(办公室相关人员和各处室负责人)。
(二) 政府信息公开事务的财政与实际支出情况。本年度无政府信息公开财政预算和实际支出。
七、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进情况
2012年,全委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在深化政府信息公开内容、完善政府信息公开配套制度,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基础性工作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政府机关主动公开政府信息内容与公众的需求还存在一些差距。结合工作中存在问题和不足,考虑从以下两个方面进一步改进:
(一) 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深化政府信息公开内容。继续重点推进与社会发展和市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政府信息公开,进一步及时、规范做好公文类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进一步推动政府信息公开与网上办事和电子政务工作的结合。
(二) 以服务群众为目的,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基础性工作。加强宣传,提高公众对政府信息公开的知晓率和参与度;加强政府信息公开业务学习和培训,不断提升政府信息公开整体工作水平;加强政府信息公开的载体建设,实现政府信息公开查询的多样性;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各项保障措施,丰富政府信息公开监督、检查、考核手段。
八、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
无。
2013年2月1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