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岛市工业稳生产优供给促消费行动计划》政策解读
1.问:青岛为什么要专门出台《工业稳生产优供给促消费行动计划》?
答:当前,工业经济面临“稳产、优供、促消”三重任务:既要稳住生产基本盘、又要优化供给结构,还要以高质量供给创造新需求。青岛作为工业大市,2024年工业增加值达到4283.5亿元,家电、石化、汽车、食品饮料等产业优势明显,但存在设备老化、产品同质化、消费动能不足等短板。为此,青岛衔接国家、省近期关于“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系列部署,为推进落实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工业稳产优供助力提振消费的行动计划》,根据全市提振消费工作部署,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会同市委金融办、市发展改革委等7部门起草了《青岛市工业稳生产优供给促消费行动计划》(青工信字〔2025〕16号,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旨在通过工业领域的稳生产、优供给、促消费,助力全市消费提振升级,为全市经济稳增长提供硬支撑。
2.问:稳生产部分有哪些具体支持政策?
答:政策聚焦“设备更新—项目建设—资金奖补”闭环。列入国家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城市试点的重点项目,按设备投资额不超过20%给予奖补,单个项目封顶2000万元。市级技改项目按年度设备投资额12%给予奖补,单企年度封顶600万元;对“卡脖子”重大技改项目,最高可再提高到2000万元。同时用好超长期特别国债和专项再贷款,确保重点项目“资金不断档”。
3.问:“优供给”如何提升青岛制造的品牌影响力?
答:围绕消费品“三品”(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战略,重点做好三件事:一是场景示范。每年遴选并推广一批“数字三品”典型场景,带动企业参与各级标准制修订。二是品牌方阵。依托青岛啤酒、智能家电、即墨针织、平度睫毛等既有区域品牌,持续培育“山东制造·齐鲁精品”。三是供需对接。全年计划开展“链万企”专场对接10场次以上,常态化线上线下活动不少于20场次,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
4.问:促消费如何把“以旧换新”落到实处?
答:聚焦家电、新能源汽车、消费电子、绿色建材四大领域,建立“政府补、企业让、金融促”联动机制。家电:依托国家高端智能化家用电器创新中心,迭代升级智能家电产品,抓住国家以旧换新政策窗口期。新能源汽车:2025年全市新能源汽车产量目标为25万辆,同步开展新能源汽车下乡系列活动。绿色建材:推进绿色建材产品认证和下乡活动,丰富产品种类,释放城乡消费潜力。金融支持:组织银行、保险、担保等机构设立专属信贷额度,为消费者提供低息分期等差异化服务,降低换新门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