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青岛高新区田海路(区界至丰和路)道路及综合配套工程招标工作顺利收官,标志着青岛高新区首例突破行政区域限制、实现省内外三地联动的“1+N+N”重点基础设施项目远程异地评标工作圆满完成。这一创新实践彰显了青岛高新区主动探索区域协同发展的决心,更为公共资源交易模式的创新优化提供了“高新样板”。
三地联动破壁垒 技术筑牢公平防线
本次评标由青岛高新区行政审批服务部牵头,创新联动烟台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安徽淮北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借助先进的远程评标系统,实现了三地专家实时同步评审,全过程留痕,可查可追溯。
以往传统评标模式中,地域壁垒易导致“熟人评标”“倾向性打分”等风险,影响评标公正性。此次跨省协作模式,彻底打破了地域壁垒,有效阻断了本地利益关联,以技术手段为评标过程的公开透明、公平公正筑牢防线,让评审环境更纯粹,保障了评审结果的客观性。
优化专家资源配置 提升评审专业性
青岛高新区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与烟台、淮北两地建立跨省合作机制。一方面,共享青岛高新区在公共资源交易领域的成熟流程、专家库资源及数字化平台优势,供两地参考借鉴;另一方面,积极吸纳两地在项目评审、风险防控等方面的经验做法,通过多轮对接弥补本地评审资源的潜在短板,为项目筛选出具备强实力、好口碑的中标单位,切实提升评审专业性与权威性,为田海路项目高质量建设筑牢根基。
引领交易规范化 打造区域合作样本
此次青岛高新区“1+N+N”省内外三地联动远程异地评标工作,以统一的评标标准和流程为基础,倒逼公共资源交易各环节的规范化升级。通过搭建三地资源互通、优势互补的合作平台,不仅让全国范围内的投标人能在更加公平、公正、公开的环境下参与竞争,更为区域间打破交易壁垒、促进要素自由流动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样本。
作为胶东经济圈核心区的重要增长极,青岛市肩负着“龙头带动、辐射周边”的责任使命。此次跨省联动,既是青岛高新区践行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具体行动,也是主动拓展区域合作边界、深化与长三角腹地城市交流的创新尝试,为区域协同发展注入新动能。
下一步,青岛高新区行政审批服务部将以此次招标联动为起点,持续探索跨区域合作新路径,在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优化、产业协同发展等领域主动作为,推动远程异地评标工作常态化,为促进区域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高新力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