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市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第14030233号提案的办理答复意见
青岛政务网 发布日期 : 2024-05-09
字体大小: 打印

  王玉静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完善落户政策相关配套管理规定的提案”收悉。经认真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第一条“租房落户政策的实施需要进一步强化对房地产租赁市场的监管”建议的办理情况

  (一)2023年,青岛市公安局代市政府起草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的通知》,于11月18日公布实施。在居住落户方面,扩大可落户房屋类型范围,由居住性质的产权房屋放宽至合法产权房屋(包括商住、商用等类型的房屋),稳定居住落户范围由城区(黄岛区、城阳区、即墨区)扩大至全市范围,在城镇租赁房屋居住并办理租赁合同备案和居住登记的人员(限申请人及配偶在本市无合法产权房屋),在房屋租赁期间可以申请本人及其近亲属在城镇近亲属家庭户或者租赁房屋所在地的城镇社区集体户落户。新政实施以来,本市外落户青岛15000余人,其中居住落户6000余人。主要采取了两方面措施:一是办理房屋租赁落户,必须使用市、区住房登记部门开具的房屋租赁合同(政府制作的制式证书),其他个人私自签订和中介部门出具的租赁合同,均不予以认可。二是办理租赁房屋落户人员,必须办理外地人居住登记或居住证,确保租赁人和房屋一致性。

  (二)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多措并举强化房地产租赁市场监管。一是出台住房租赁管理相关政策,相继出台了《关于建立完善房地产领域投诉处理制度的通知》《青岛市住房租赁合同网签备案服务指南(试行)》《关于建立房地产经纪机构和住房租赁企业信用档案的通知》和《关于进一步规范住房租赁工作的通知》等一系列政策,逐步完善住房租赁市场监管政策体系;二是提升住房租赁服务信息化水平,为方便市民办理住房租赁相关手续,建设完成“青岛市住房保障和租赁服务监管平台”。该平台已经投入运行使用,具备住房租赁企业开业报告、租赁住房房源发布、租赁合同网签备案、租赁合同示范文本下载等功能。结合“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推行线上备案为主、线下备案为辅,对符合房屋租赁登记备案条件的,自动完成备案;三是加强租赁纠纷调解工作力度。自2020年以来,我局持续开展房地产市场专项整治行动,多点发力,采取警示约谈、风险预警、定期通报和记入信用档案等方式,加强日常检查、巡查,督促企业及时整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将问题化解在萌芽阶段,有效降低信访投诉。

  下一步,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将结合工作实际,适时调整和制定相关政策,继续完善住房租赁市场监管政策体系。推行我市住房租赁合同范本,试点使用租赁服务自助一体机。继续加大住房租赁纠纷调解和通报、警示曝光力度,强化调解平台作用,严格查处违法租赁行为,进一步规范租赁市场,保护广大市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二、关于第二条“在放宽落户政策的同时,需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的供给”和第三条“在教育资源、医疗保障等各方面创造条件,以满足人口增长的需求”建议的办理情况

  (一)民营经济发展局主要采取以下措施:一是搭建惠企政策发布兑现平台,实现“一站式”政策服务。会同市财政局对“青岛政策通”平台进行优化升级,搭建了青岛市惠企政策发布兑现平台,实现市级惠企政策“一口发布、一口解读、一口兑现、一口服务、一口评价”。目前“青岛政策通”平台累计浏览量突破626万次,汇集政策信息2.7万余条,注册用户超2万户。通过“青岛政策通”平台,助力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了解资金补贴等最新的扶持政策,不断提升服务中小微企业的水平。二是协同完善政策服务矩阵。开展“政策进企业 服务促发展”专项行动,组织全市290名政策服务专员开展政策宣传和服务,会同各部门围绕企业关注的政策法规,举办了30余场线上线下政策宣讲活动,通过“青岛政策通”平台、青岛企业之家直播平台、80余个微信社群等渠道,进行实时政策咨询,制作短视频版政策速递6期、政策秒懂35期,服务人数超百万,不断提高政策的知晓度。

  下步,民营经济发展局将进一步提升政务服务水平,会同各部门做好“青岛政策通”平台惠企政策发布工作,组织巡回普法、政策宣贯,通过开设巡回讲堂、服务会堂、专员课堂“三堂”活动,切实提高法规政策知晓率,充分释放政策红利。

  (二)市教育局主要采取以下举措:一是科学分析入学人数,合理规划教育布局。根据出生人口数、中小学在校生人数、幼儿园在园人数,参考外来人口随迁子女变化趋势和新的落户政策带来的影响,对未来5-10年内各学段入学人数和在校生人数进行预测,对青岛市教育设施布局规划进行调整。二是优化调整义务教育招生入学政策。继续优化义务教育招生“一网通办”流程,提高报名一次性通过率,优化招生报名工作“零跑腿”“零证明”,提升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以居住证为主、以公办学校为主安排随迁子女入学,保障落实人才子女入学政策,区市不随意设置入学门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三是多措并举做好学位保障。健全完善定期调度、定期摸底机制,科学统筹入学安置方案,压实区市责任,通过校内挖潜、教室改造、加快推进新校建设、统筹调配学位、优化招生区域等措施,持续增加义务教育优质学位供给,满足新增户籍人口的入学需求。四是持续推进优质资源倍增。从人、财、物、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加强保障,继续加强集团化办学、初中强校提质、新建校高位发展等行动落实,增加优质学位供给,扩大优质资源覆盖面,推动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打造推出一批新的教育高地,办好老百姓家门口的学校,缓解择校热、学区房等现象。五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用好用足各级人事招聘、人才引进政策,加大教师招聘力度。按照县管校聘原则,深化“三定一聘”改革,及时核定学校岗位数,引导教师由富余、超编学校向紧缺、空编学校流动;优化农村学校布局,对超小规模的村级学校进行适当合点并校,提高教师使用效益。

  (三)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主要采取以下措施:启动实施优质医疗卫生资源倍增三年行动,推动医疗服务能力倍增、质量倍增、效率倍增。全市三级医院达到36家,67个学科入围中国医院五年总科技量值学科百强榜,10个学科进入全国学科排名前20,11个学科省内排名第一。一是加快高水平专(学)科培育。启动三级临床优势特色专科能力建设,打造了10个市级攀峰学科、100个市级和50个县域临床重点专科。近两年,全市共新增6个国家级重点专(学)科,总数达到19个;新增13个省级重点专(学)科,总数达到125个。二是加快优秀人才引进培养。实施“人才强卫”计划,2023年新引进培养高端人才6名,市级高层次人才106名,高级职称专家66名,招聘博士、硕士1091名。全市卫生健康系统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44人、泰山学者等省级高层次人才67人、青岛拔尖人才等市级优秀人才334人。三是加快卫生重点项目建设。实施医疗机构扩容行动,建成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青岛分中心等7个三级医院项目,新增床位5300张。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青岛医院二期、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青岛医院等一批项目正在加快建设,市中心医院改扩建等储备项目正在开展前期准备工作。下步,市卫健委将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卫生健康决策部署,加强资源要素供给,打造名院、建设名科、引进名家、培育名术为目标,不断提升群众看病就医满意度和获得感。

                              青岛市公安局

                            2024 年5月9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