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岛市公安局2023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2023年上半年,全市公安机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和省公安厅部署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锚定“走在前、开新局”,全力守护安全稳定,深化警务改革创新,护航经济社会发展,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一、严密打防管控措施,切实保障人民安宁。一是持续深化严打整治。统筹推进扫黑除恶、“云剑”、“昆仑”、“净网”等系列专项行动,侦破刑事案件同比提高22.3%,现行命案保持全破,攻坚突破命案积案4起。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数和抓获犯罪嫌疑人数同比提高29.2%、56.6%,开展预警劝阻149.8万人次。发起第三轮禁毒人民战争,破获毒品犯罪案件130余起,查获吸毒人员270余人次,建成启用全市禁毒预防教育展馆。侦办非法集资、传销等各类经济犯罪案件310余起,挽回避免经济损失7.3亿元。二是严密社会治安防控。织密环青、城区、中心城区三道数字化防控圈,打造48处街面警务站巡控支点,特警铁骑重点区域巡防勤务,组织开展“春雷”行动、夏夜治安巡查宣防等集中清查行动22次,查处黄赌案件同比提升32%,查获“三非”外国人同比提升16.4%,我市入选首批全国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示范城市。三是加强公共安全监管。抓实道路交通事故“减量控大”工作,推动区(市)交安办实体化运行,整治道路交通安全隐患8.4万处,道路交通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保持“双下降”。开展危爆物品安全监管“瞪视行动”,纳管危爆物品从业单位1700余家,检查“九小场所”6.4万次,督促整改森林火灾隐患600余处,严密组织实施中高考安保服务保障工作,确保全省旅发大会、青岛马拉松、中超联赛、凤凰音乐节等440场次大型活动安全顺利举行。
二、聚焦护航发展大局,优化提升营商环境。一是优化提升涉企服务。把“深化作风能力优化营商环境”作为贯穿全年的工作主线,出台优化法治营商环境32条措施,走访重点项目企业1.1万家(次)、推动解决问题1200余个,设立驻企警务室42个、流动人口服务站346个,与13家企业建立知识产权刑事保护合作机制,进一步放宽客货车通行限制,开通14处出入境事项跨境商务活动专用通道。二是优化提升便民举措。出国境证件办理由15日提速至5个工作日,居民身份证制发由20个工作日提速至10个工作日,国产小客车注册登记免查验、二手小客车转让登记“一证通办”、电子检验标志网上推送提示等6项交管便利举措落地实施,在市、区(市)13个公安政务服务大厅实体运行“一窗通办”,服务企业群众50余万次。三是优化提升城市治理。实体化运行交通拥堵治理工作专班,“一点一策、一路一策、一区一策”推进238处堵点治理,完善关键节点交通组织53处,优化信号配时7000余次,在老旧小区、写字楼等区域增设限时停车泊位2900个,“全市一个停车场”平台接入停车泊位62.6万个,一季度我市交通运行健康指数位居全国同类城市首位。完善市、区(市)两级旅游消费市场秩序协调联动机制,妥善处置涉旅游消费投诉舆情,依法查处涉旅游寻衅滋事、强迫交易等违法行为,一季度游客满意度居全国同类城市第二。
三、深化公安改革创新,着力提升警务质效。一是深化法治公安建设。持续推进执法突出问题整治,建设执法办案管理平台,健全经济犯罪案件立案审查机制,12389涉警有效投诉同比下降61.3%。坚持民意主导警务,统筹建设“民意110”,推进市、区(市)两级110与12345对接联动落地运行。在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22年《中国公安法治指数报告》中,青岛市公安局位居全国第八、连续三年保持全省第一。二是深化基层基础建设。制定实施新一轮加强派出所工作三年行动计划,研究制定流动人口服务管理规定、门楼牌管理办法,建成全省首个动植物DNA实验室,启用全省首家援助律师远程会见中心。深化智慧公安建设应用,清理核对标准地址信息534万条,安装智慧门牌103万张,在公安部首批大数据建设标准符合性测评中,青岛市公安局位居全国地市级单位第三名。三是深化重点整治攻坚。开展打击整治“飙车炸街”专项行动,协同推进路面查控、源头治理、依法打击,查处“炸街车”1670辆,群众举报投诉“炸街扰民”警情同比下降20%。高效建设运行浮山、太平山公园警务站,构建空地一体化巡防模式,及时发现劝阻翻越护栏、违规携犬入园等行为,营造安全文明游园环境。深入开展涉黄诈骗小广告、违规养犬等专项整治,查获制造、散发涉黄诈骗小广告团伙36个,依法查处违规养犬、犬只扰民等行为400余起。
四、坚持从严管党治警,锻造过硬公安队伍。一是坚持政治统领。高站位推进主题教育,坚持领导干部带头学、全警政治轮训学,坚定理想信念、筑牢忠诚警魂,围绕16个重点领域建立212项调研任务清单,一体推进市委巡察、省厅党委政治督察、市委政法委“三项督察巡查”整改工作,坚决肃清流毒影响,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二是深化党建引领。扛牢管党治警政治责任,制定加强全市公安队伍建设意见,细化完善思想政治工作标准规范,4个单位获评“青岛市五星级基层党组织”“五星级示范党支部”。三是从严正风肃纪。落实公安特色大监督格局9项措施,统筹推进执法领域作风专项监督、“六型问题干部”专项整治,扎实推进清廉公安建设。四是提升履职能力。常态化开展全警实战练兵,举办警体训练营3期、岗位业务培训206期,114个集体、327名个人受到上级表扬奖励。
当前,维护安全稳定面临形势依然严峻,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还存在短板不足,新型违法犯罪居高不下,公共安全隐患面广量大,社会协同共治体系有待完善,基础要素管控还有盲区,社区警务与基层治理融合不够紧密,群众诉求办理渠道分散,执法服务质效有待提高,将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下半年,全市公安机关将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和省公安厅部署,抬高标杆、真抓实干,努力在全市争先进位、在全省“保二争一”、在全国勇创一流。一是聚力服务中心大局。完善常态化联系服务企业机制,构建“亲清”警企关系,推动深化户籍制度改革,高效运行旅游消费市场秩序联动处置机制,系统推进238处堵点治理,调整“全市一个停车场”平台和“青岛停车”APP推广应用模式,助力打造现代化治理样板城市。二是聚力建设平安青岛。深入实施主动警务、预防警务,纵深推进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攻坚战,完善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深化全国禁毒示范城市创建。三是聚力深化重点攻坚。加强派出所工作标准化建设,深耕细作社区警务,筑牢基层平安防线。加快智慧公安重点项目建设,精准赋能支撑警务实战。坚持不懈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提升基层执法办案质效。四是聚力听民意惠民生。高效运行“民意110”,深化“飙车炸街”、违规养犬等突出问题整治,深入开展12345热线不满意诉求攻坚行动,着力提升群众安全感满意度。五是聚力提升作风能力。高质高效推进主题教育,抓好调研成果转化、整改整治任务落实,严格队伍教育管理,完善日常监督机制,营造风清气正警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