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综合施策 推动四个结合 青岛市加快构建和谐美好的家政服务业生态圈
青岛政务网 发布日期 : 2022-11-25
字体大小: 打印

青岛市作为全国32个“领跑者”城市之一,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要把家政服务业做实做好,办成爱心工程”的指示,以提质扩容为核心,持续在创新举措,政策保障,优化环境,推进规范化、标准化、专业化、规模化上下功夫,多措并举促进产业良性有序发展,努力提升家政服务业整体发展水平,千方百计满足广大居民个性化、多样化的家政服务需求。青岛市家政服务业发展逐步进入了高质量发展的轨道,居民家庭幸福指数显著提高,群众对新时代共同富裕的获得感、体验感也显著提升。

一、坚持政策扶持,真金白银保障家政服务业发展

为支持企业做大做强,青岛市相继出台了促进家政服务业发展、创建青岛市家政服务业产业生态圈等政策文件,实施品牌引领计划,对入驻企业给予房屋租赁、吸纳就业、总部入驻以及平台运营等补贴,降低企业成本,吸引企业集聚。2019年启动了二轮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惠民政策,出台了家政服务业吸纳就业社会保险补贴、家政服务业从业人员岗位补贴、家政服务业稳定就业岗位奖励补贴和家政服务业商业综合保险补贴政策等一系列补贴政策。同时,根据家政服务业的特殊性,将岗位补贴政策女性享受补贴的年龄由50周岁以下放宽到55周岁以下、商业综合保险由50周岁以下放宽到60周岁以下;岗位补贴范围扩大到来青就业的所有员工制、非员工制人员;从业人员岗位补贴标准提高到350元/人;商业综合保险补贴提高到100元/人;享受补贴时间由3年延长到5年。今年1-10月份,全市共发放家政服务业四项补贴2195.54万元,惠及机构1161户,从业人员34446人。

二、坚持技能培训,持续提高家政从业人员素质

组织开展家政服务业从业人员技能素质提升行动,紧紧围绕“一老一小”社会服务需求,按照工作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绩效化的工作思路,建立并完善家政服务业从业人员技能培训体系。主要对养老护理员、病患陪护员、长护险照护护理员、育婴员、家政服务员(收纳与保洁)、家庭餐制作、健康管理员等7个家政服务机构反映强烈,急需提升和紧缺工种开展技能提升培训,并且还针对从业人员基本素质低,组织开展通用知识培训,提升从业人员基本素质。计划利用三年时间,每年政府预算资金投入800万元,免费为全市家政服务从业人员提供5万人次的技能素质提升培训。开展青岛市家政服务业职业经理人培训,培训学员已达350人,通过培训提高经理人综合管理能力和创新发展能力,为家政服务业发展埋下了星星之火的种子。

三、坚持领跑者引领,多渠道分享服务体系建设经验

深入实施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领跑者”行动和实施“五个一批”家政服务评选,积极打造一批家政服务诚信机构、品牌机构、服务明星、职业培训基地和创业孵化园区。持续推广“维普模式”和“青鸟模式”,注重打造青岛特色的家政服务。截至目前,培育领跑企业7家,评选市级家政服务业诚信机构47家、品牌机构10家、职业培训示范基地5家、服务明星100人。成立青岛市家政服务业和谐劳动关系调解联盟,编制并组织推广使用家政服务合同示范文本,成立青岛市家政服务业工业联合会,极大的保障了从业人员及企业的合法权益。稳步推动产业园区建设,引领家政产业集聚发展。截止目前,青岛市七个区市建立了家政服务业就业创业广场(园区),全市总面积近20000平米,凡进入家政服务业广场企业可享受青岛市家政服务业相关政策扶持。青岛(市北)家政服务就业创业广场是青岛市人社局和市北区政府共同建设,已发展成为山东省唯一一家省级家政服务业


特色产业园区。

四、推动四个结合,构建家政服务服务圈

(一)推动线上平台和线下基地结合。一是建设“青岛市家政服务云平台”,助推家政信用体系发展。统一服务规范、推出试点诚信服务承诺制。借助云平台、区块链技术,整合家政服务机构(企业)、从业人员信用信息,推广“一企一码”、“一人一码”,构建基于信用信息的新型监管机制。完善企业监管、人员监管、订单监管、服务监管等功能,加大对线上平台56029位从业人员、1386家服务机构(企业)的诚信认证和服务监督。二是强化云平台+基地建设,加快推动传统家政行业向互联网模式转型升级。线下建成总面积逾万平方米的家政服务业就业创业广场,为家政服务机构提供免费办公场所和培训基地,形成了行业发展聚集效应。线上运用互联网、大数据和区块链技术,创新“互联网+家政服务”新模式,建成应用青岛市家政服务云平台,强化对家政服务业企业、从业人员、服务订单、服务回访、信用记录、定点打卡及政策落实等全流程闭环式管理机制。

(二)推动居家服务和社区站点融合。一是破解农村养老“瓶颈”,做好农村养老“兜底保障”。青岛西海岸供销集团青鸟颐养养老服务有限公司立足当地实际,充分发挥供销社优势,创新开展“融合式养老”服务模式,着力构建“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新模式,全力破解农村养老难题。截止目前,已建设运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驿站)126处,服务覆盖该区13个镇街,可满足10万名农村老人养老需求。同时,根据农村老人具体需要,分类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和社区服务两种服务模式。目前一类服务对象照护服务的共有628人,二、三类老人服务对象15356人。严格落实服务精准化和标准化服务流程,优化更新“菜单式”服务项目列表,实现医疗及生活照料相结合的服务模式。二是坚持“互联网+服务”,构建农村养老服务“线上线下”服务网络。以智慧养老服务云平台为枢纽,开通线上、线下服务受理渠道,建设以城市智慧养老服务运营中心为核心的一级服务指挥调度中心,以镇(街)级养老服务综合体,养老服务中心为联动和社区(村)养老服务站(服务驿站)为触角的四级服务网络体系,实现1+N+6的服务模式,构建“15分钟居家养老服务圈”服务生态圈,为社区居家老人提供助餐、助医、助洁、助浴、助急、助乐等六助养老服务

(三)推动产教融合和素质提升结合。一是加快青岛技师学院产教融合示范基地建设,探索多元化办学创新突破。通过市场化组建青岛市家政服务业产教融合发展联盟,整合产业优势和示范基地培训资源,打造高技能人才培养平台,实现线上理论和线下实操有机融合。二是协调驻青高校和职业院校开设家政服务相关专业,扩大培养和招生规模,将公共卫生和健康管理纳入专业内容。开展“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目前,已引导6所高校开展家庭服务方面的专业,提高了家庭服务专业培训水平。其中,青岛市即墨区维普职业培训学校获评2021年度山东省家政服务业省级职业培训示范基地。青岛市祥泰职业培训学校推荐评选2022年度山东省家政服务业省级职业培训示范基地。三是引导校企产教融合。引导鼓励家庭服务机构为家庭服务专业学生实习、教师实践提供岗位和便利。推动公共实训基地为家庭服务企业提供家庭服务培训和等级评价场地。

(四)推动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结合。一是指导行业协会做好家政服务业服务标准及服务规范的制定及修改工作。目前青岛市家政服务业促进会已完成包括育婴、养老护理等10项行业服务标准的制定工作。为将服务标准化打造成地方标准,青岛市将根据本地实际情况,探索研究地方家政服务标准的制定和相关家政服务业业的立法工作。二是积极引导家政服务业企业做好员工制企业发展规划。家政服务业迈入新阶段,国办36条将发展员工制企业作为推进家政服务业向产业化、规模化、品牌化提升的重大举措。青岛市积极鼓励企业推行员工制发展运行模式,同时鼓励企业对非员工制从业人员的服务订单也采用统一管理、工资统收统发等管理。其次,在税收方面严格执行国家优惠政策,让企业获得最充分的发展空间,使员工制企业成为“提质扩容”的主力军。

下一步,青岛市将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开展“政府主导,市场运营,社会参与”的家政服务业市场化配置服务。强化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的政策保障建设,推动全市优质公共资源向家政服务业倾斜。扩大供给、均衡布局,协同发展,不断满足青岛市人民群众个性化、高品质生活需求。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