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收藏
取消收藏
关于2024年上半年工作情况及下半年工作打算的报告
青岛政务网 发布日期 : 2024-07-26
字体大小: 打印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市发展改革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国家和省市各项决策部署,突出高质量发展主题,激情担当干事,创意创新创造,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一、上半年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一)突出稳增长,强化经济分析和政策研究。加强经济运行监测分析,围绕稳定经济增长、“两新”等重点领域,制定两批“促进经济巩固向好、加快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政策清单、88项具体政策,推动全市经济稳健向好、进中提质。上半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978.67亿元、增长5.8%,增速居副省级城市第3位。

     (二)突出谋长远,推动重大规划战略落地落实。持续推动“十四五”规划落地,全面启动“十五五”规划编制。推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8个集群获评省支柱型雁阵集群,19家企业获评“头雁”企业,数量均居全省第一。制定出台我市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实施方案、国家碳达峰试点(青岛)实施方案。全市新能源发电装机达538万千瓦,占发电总装机的50.6%。推动落实乡村振兴规划,黄岛、崂山、胶州入选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试点。推动黄河重大国家战略落实,加快推进青岛都市圈建设实施方案,推动青潍两市政府签署同城化战略合作协议。

     (三)突出扩投资,加快重点项目建设推进。上半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3%,高于全省0.4个百分点。重点项目进展顺利。稳步推进440个省市重点建设项目,项目建设提速增效,总体进展良好。重点领域投资加力。上半年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四新经济”投资分别增长13%和12.2%。累计新增充电桩1.5万台。资金要素保障有力。组织开展地方政府专项债、中央预算内资金、超长期特别国债项目谋划储备,为项目建设争取更多资金支持。新发放制造业中长期贷款19.4亿元。

     (四)突出强产业,大力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深化产业发展研究。研究谋划创新型产业体系,起草编制构建创新型产业体系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三年行动计划。建强重点产业链。牵头制定《进一步优化完善重点产业链“链长制”工作运行机制》,评选现代服务业产业链41家“链主”企业,推动各产业链新签约落地项目118个,集成电路等新兴产业专业园区加快建设。编制青岛市促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组建氢能储能招商专班及央企国企招商专班。推动我市与北京海淀区签订政府战略合作协议,促进产业合作。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组织召开全市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出台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新十条”政策措施,谋划实施185个服务业重点项目,上半年全市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速高于全省4.2个百分点。开展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能力提升行动,上半年全市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比重达59.9%。

     (五)突出塑优势,持续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加快推进市场化改革。落实国家电力市场体系改革、成品油市场改革等重点改革部署要求。在全国率先完成地方融资信用服务平台整合,助力4896家企业获得贷款。制定加快场景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发布首批65项场景清单,新认定场景应用实验室28家、重点产业数字化转型赋能中心9家。服务民营经济发展。实施“3+N”政企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召开“政益企·共发展”民营企业政策宣讲会。组织51家企业参展中国品牌日,参展企业数量创新高。1-6月,全市民间投资增长7.8%,占全部投资比重超过60%。助推高水平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助力33个境外开工类重点项目完成投资百亿元。出台推动上合示范区高质量发展21条具体工作举措。

     (六)突出惠民生,提升共享发展和安全发展水平。扎实推进城阳、莱西省级共同富裕示范区县建设,创新评选10家共同富裕先行先试特色乡镇(街道)。推进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试点,推动崂山区劲松八路社区嵌入式综合服务中心、崂山区午山社区嵌入式综合服务中心等一批社区服务设施项目开工建设。统筹推进以工代赈,获得国家、省预算内投资专项支持。加快建设儿童友好型城市,推进齐鲁康体公园等适儿化改造项目。印发《迎峰度夏能源电力保供工作方案》,岛城500千伏输变电项目建成投运。出台规范民办中小学收费管理等文件,做好重要民生商品市场保供稳价。扎实做好粮食、能源安全保障工作,开展油气管道保护安全专项治理行动,安全发展底线更加巩固。

      二、下半年重点工作打算

    (一)抓好经济运行和政策研究。加强经济运行统筹调度,着力稳存量、促增量,奋力在全省“打头阵、当先锋”。跟踪落实国家、省政策,做好政策研究储备和绩效评估。推进研究型机关建设,形成一批经济、产业领域调研成果。

    (二)推进重大战略落地。深入推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主动服务融入黄河重大国家战略,推动“9+1”合作机制落实见效。组织召开青岛都市圈建设推进会议。争创新批次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

    (三)加快重点项目建设。落实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机制,助力项目快建设、早投产,形成更多有效投资。持续跟进超长期国债项目上报审核进展,加大力度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政府专项债等资金支持。

    (四)做大做强重点产业链。加强产业前瞻性研究,推动构建创新型产业体系。统筹推进重点产业链发展,突破发展牵头推进的4条产业链,落地建设一批强链补链延链扩链项目。加快推进新兴产业专业园区建设,力争全年营业收入过500亿元园区达到2个、过100亿元园区4个以上。落实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打造高能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力争全年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突破6400亿元。

    (五)高水平推进改革开放。落实服务和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各项举措。争取国家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落地。聚力培育创建世界一流企业。服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建设现代流通战略支点城市。持续推进国家中欧班列集结中心申建工作。

    (六)夯实民生和安全保障。持续推动共同富裕建设。抓好就业增收、以工代赈工作。深入开展儿童友好型城市建设。做好保供稳价和重要民生商品价格监测预警。持续完善粮食应急保障体系。做好迎峰度夏、迎峰度冬能源保障。加强油气管道安全防范工作,守牢守好安全底线。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