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以来,市发展改革委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充分发挥市委经济运行应急保障指挥部办公室、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物资保障组职能,全面落实“六稳”“六保”任务,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推动经济实现平稳健康发展。
一、上半年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一)发挥经济运行应急指挥部牵头作用,全力推动经济稳定运行。
1.狠抓经济运行调度。建立经济运行重要指标实时监测制度,对工作组和区市指挥部承担指标定期通报,努力推动工作进度快于时序进度。
2.狠抓政策落地见效。出台促进企业正常生产“21条”,青岛市2020年激发消费潜力促进消费增长 “61条”等一揽子政策措施,加大减税降费、稳岗就业、金融扶持、稳定外贸等领域政策供给力度,实施阶段性降低电价、气价等惠企利民政策,减少费用支出10.8亿元,6次启动社会救助、保障标准和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累计发放价格临时补贴1.1亿元、89万余人次受益。
3.狠抓问题解决。启动“千名干部联系服务万家企业”活动,10支工作队1125名干部,跟踪调度1万多家“四上企业”,送政策、解难题。通过省政策落实问题与建议平台及96345热线,直接收集办理企业复工复产难点热点问题,截至上半年转来的749件问题诉求已全部办结。
(二)全面做好物资保障供应,为疫情防控提供坚强保障。
1.扎实做好一线物资保障。按照优先保障一线医护人员必需,优先保障公安、交通、网格化排查等基层一线人员必需,优先保障公共场所服务窗口人员必需,优先保障关系国计民生企事业单位正常运行“四个优先”原则,充分保障医疗一线、公安、机场、边检、海关等防护用品需求。疫情防控期间,针对市民购买口罩难问题,采用网上预约投放等多种渠道向社会投放口罩1200余万只。同时,满足民政服务机构、复学复课口罩调配需要。
2.扎实做好物资调配。在力所能及范围内,调配各类防护用品援助日本、韩国、德国等国家及多个友好城市。支援贵州安顺、甘肃陇南、湖北宜昌以及我省菏泽疫情防控工作,为援鄂医疗队做好物资保障。
3.做好企业供应服务。支持我市80家企业入围全国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名单,获得2.8亿元专项再贷款支持。组织认定39家市级疫情防控重点保障物资生产企业,企业享受增值税增量留抵退税近3000万元。
(三)全力推动重大项目百日攻坚,推动投资快速增长。开展抓项目促投资“百日攻坚”行动,加快在建项目施工进度。梳理印发2020年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计划,梳理项目151个、总投资3540亿元。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近10亿元,支持我市新基建、棚改、物流、社会事业、节能环保等领域重点项目。争取专项债券额度四批次387亿元,前三批232亿元已发行完毕。上半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较一季度提高1.3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全省7.1和2.7个百分点。
(四)全力加快动能接续转换,助推产业转型升级。围绕新旧动能转换“三年初见成效”目标,推动产业提质增效。上半年,全市“四新”经济投资占比49.5%,增长40.9%,同比提高13个百分点。
1.顶格推动产业升级。在省内率先成立由市委常委挂帅的新旧动能转换专班体系,出台压实专班责任工作方案。编制引领性未来产业意见及各产业行动方案,培育壮大“雁阵形”集群。
2.加速构筑招商高地。印发国际招商产业园招商工作方案,滚动推出净地37.3平方公里,成功引进富士康高端封测、北京汽车整车制造总部基地项目。
3.创新培育新兴产业。制定引领性未来产业三年行动方案,大力发展数字科技、集成电路、氢能等十大引领性未来产业。出台《关于促进区(市)和经济功能区主导产业差异化发展的意见》,引导区市、功能区主导产业梯次布局、错位竞争。制定新经济业态模式发展的若干意见,加快发展工业互联网、电子商务、线上服务、新金融服务4大领域18类新业态新模式。
(五)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开放,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
1.扎实推进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改革。印发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改革工作方案,明确脱钩改革的时间表、路线图、责任人。
2.积极推进落实市场配置促进工作。起草我市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的初步意见。
3.推动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发展。借鉴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机构设立模式,会同烟台、潍坊、威海、日照四市起草胶东经济圈一体化议事规则、机构设置、交通一体化方案,推动年度要点45项工作任务落实,起草《青岛市推进胶东经济圈一体化行动计划》。
4.获批省级“一带一路”综合试验区。推动胶州“一带一路”综合试验区获省政府批复同意。对建设总体方案中15项重点工作细化为69项具体任务目标,统筹推进落实。
5.积极融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筹备召开黄河流域开放协作会议,推动组建黄河流域城市陆海联动开放发展联盟。
6.获批中日(青岛)地方发展合作示范区,日本国际客厅启动运营。
7.编制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实施方案,指导即墨、平度、莱西“一区两市”制定推进方案。
8.成功争取黄岛区、即墨区、莱西市在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差异化评价中获省政府通报表彰。
(六)全力打好重点攻势,扎实落实各项任务。
1.制定突破平度莱西攻势作战方案2.0版,启用攻势大数据平台。发起重点园区攻坚战役,平度青啤100万千升啤酒扩建等重点项目竣工投产,莱西引进落地北京汽车制造厂(青岛)有限公司整车制造总部基地等项目。
2.制定《高效青岛建设攻势2.0版》中优化营商环境攻坚战方案。梳理拟入驻市行政审批服务大厅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清单,提出“应进必进”“只跑一次”“全程网办”事项清单。
3.精心谋划“十四五”规划思路。完成前期重大课题研究,启动“十四五”专项规划编制。完成“十四五”规划思路,形成重大事项、重大项目清单。
4.扎实做好保粮食安全工作。制定我市保粮食安全工作方案。精心组织、全力推进夏粮收购工作,截至6月末,全市收购入库夏粮32.9万吨,完成储备粮轮换12.3万吨。
5.建立生态文明绩效评价考核机制。出台《青岛市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成为我市首个生态领域综合性评价考核办法。
二、存在问题
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稳增长任务艰巨;新旧动能转换步伐不够快,新动能规模不够大;重点领域改革有待深入推进,区域一体化发展亟需提速;煤炭压减面临较大压力。
三、下步工作
(一)千方百计稳增长。加强经济运行调度分析,落实稳增长责任制,努力实现年度发展目标任务。
(二)巩固扩大有效投资。继续开展好抓项目促投资“百日攻坚”行动。聚焦“两新一重”领域,超前谋划好近三年的重点项目和“十四五”储备项目。
(三)推进新旧动能转换。研究轨道交通装备和高效节能电器产业集群实施方案和扶持政策。密切跟踪战略性新兴产业运行态势,加快推进总投资1472亿元的15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项目建设,确保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保持快速平稳增长。
(四)深化改革开放。尽快召开胶东经济圈一体化第一次联席会议,研究审议议事规则、机构设置方案、2020年工作要点、交通一体化方案等,推动一体化各项工作任务有序开展。深入推进突破平度莱西攻势。
(五)高水平编制“十四五”规划《纲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