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财政局2021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青岛政务网 发布日期 : 2021-08-17 来源 : 青岛市财政局
字体大小: 打印

青岛市财政局2021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2021年以来,全市财政部门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牢牢把握“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质增效、更可持续”的政策导向,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财政资源配置和政策供给向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聚焦用力,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新进展。1-6月,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781.56亿元,增长23.3﹪;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824.13亿元,增长12.1﹪。

  一、构建坚实稳固的财力支撑体系,促进财政经济良性互动

  一是争取政府债券额度实现逆势增长。坚持顶格协调,积极争取我市2021年新增政府债务限额510亿元,在各省市新增政府债务限额普遍收紧的情况 下,逆势增长6.5﹪。积极争取再融资债券限额202亿元,较去年增长127﹪,进一步增强财政保障能力,为政府投资腾出更大空间。优化债券资金投向,重点支持上合示范区、山东自贸区青岛片区等国家重大战略及教育、医疗卫生等领域项目建设,预计带动项目投资4000亿元以上,充分发挥政府债券扩内需、稳投资、补短板、惠民生的关键作用。二是政府引导基金发展明显提速。进一步优化政府引导基金让利措施,深化与知名企业、头部基金管理机构合作,持续加快政府引导基金设立和投资步伐。年初,政府引导基金累计参股设立基金突破100只,总规模突破千亿元。上半年,政府引导基金新参股设立航空产融、中车转型升级、齐鲁前海等9只基金,总规模217.9亿元,重点投资海洋经济、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轨道交通、节能环保等产业领域。三是社会化、资本化招商取得新突破。发挥财政对接金融资本市场的优势,在全国率先打造“资本公共平台”,创新“以资招商”新模式,新招引落地财通易鑫融资租赁公司等上市公司区域总部项目,通过政府引导基金引入平台型、资本型、总部型项目14个,实现内资投资2.51亿元、外资投资1.08亿美元。四是财政“拨改投”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打破原有财政人才资金支持模式,设立“人才金”,将5000万元人才专项资金注入资金管理人,在强化资本赋能人才发展的同时,变财政无偿拨款为股权投资,实现财政资金滚动循环使用,放大财政资金效能。在文化产业领域首次尝试财政资金股权投资试点,对入驻中国广电·青岛5G高新视频产业实验园区的企业,市级财政资金通过参与定向增发、协议入股、发起设立项目公司等,给予股权投资扶持。

  二、积极有为落实“六稳”“六保”要求,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紧要处

  一是建立完善常态化财政资金直达机制。将就业补助、城乡义务教育、保障性安居工程、医疗救助补助等资金纳入直达资金范围,做到民生补助资金基本覆盖,确保民生资金直达市县基层、直接惠企利民。截至6月底,我市共收到财政部下达的直达资金47.76亿元,下达进度达98.7﹪,形成支出29.4亿元,支出进度61.6﹪,高出序时进度11.6个百分点。二是坚持政府带头过紧日子。从严从紧编制2021年市级部门预算,对单位公用经费综合定额和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按不低于标准的15﹪压减;对专项业务费按2020年预算的10﹪压减;各部门各单位会议费、差旅费、培训费、公务接待费、因公出国(境)经费预算,按不低于上年预算的30﹪压减。三是加大对区市的库款保障支持。实施“日查询、旬统计、月调度”库款监控措施,对库款保障水平偏低的区市及时监测预警,上半年累计调拨区市库款89.2亿元,其中对困难区市提前调拨61亿元,有力保障了区市财政正常运转。四是多措并举保市场主体。不折不扣落实国家减税降费决策部署,强化对小微企业、制造业和科技创新税收优惠支持,上半年我市累计新增减税降费40.98亿元。其中,新增减税26.66亿元,新增降费14.32亿元。鼓励金融资本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出台支持银行机构服务“项目落地年”政策措施,对2021年度本外币贷款余额达到100亿元以上且贷款增幅达到10﹪以上的给予奖励。推行政府采购合同信用融资贷款,合作金融机构17家,获得专项授信额度140亿元,上半年累计为企业贷款7996万元,融资成本比同期小微企业融资成本下降70个基点。五是稳步提高民生保障水平。上半年全市民生支出542.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8﹪。多渠道统筹财政性资金,市级统筹22.6亿元支持办好10件32项民生实事,加快补齐就业、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领域民生短板。支持稳步提高社会保障待遇水平,将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提高30元,将城乡低保、特困、孤儿生活保障等困难群体救助保障标准提高10﹪,将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提高4.5﹪。

  三、实施精准有效的财政供给政策,统筹保障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一是统筹资金全面保障疫情防控需要。加强常态化疫情防控资金保障,上半年全市公共卫生支出15.8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6.2﹪。强化新冠病毒疫苗接种费用保障,统筹安排9.2亿元支持实施新冠病毒疫苗全民免费接种。加强医疗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市财力投资和政府专项债安排20.6亿元,支持推进总投资60亿元的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应急备用医院、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二期、市八医东院区等项目。二是完善财政资金集中整合机制。完善资金和政策向15个攻势、13条产业链、重点项目集中整合机制,为市委市政府重大战略实施提供有力保障,进一步提升财政资源配置效率。2021年,市级专项资金投向15个攻势的比重达到70﹪。三是支持以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拨付企业技改补助5亿元,支持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和产品创新,撬动企业技术改造投入超过40亿元。筹措8亿元重点支持山东能源研究院、中科院海洋大科学中心、山东产研院(青岛)等重大创新平台建设,打造科技自立自强创新高地。四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市统筹整合涉农资金67.9亿元,重点支持粮食及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现代农业产业园、农田水利工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全市安排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资金4.26亿元,保持脱贫攻坚期内出台的各项财政支持政策在过渡期总体稳定。五是全力保障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更新。运用财政资金+市场化融资模式,统筹70亿元重点支持新机场高速连接线工程、长沙路环湾立交工程、海尔路银川路立交等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消除市民出行的堵点,提高城市通行效率。筹措资金23.5亿元支持城乡环境提升工程。多渠道筹集老旧小区改造资金,安排奖补资金带动30亿元投资,启动216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

  四、系统推进财政改革攻坚行动,构建高效协同的财政管理体系

  一是有序推进市与区市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研究制定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公共文化、应急救援、交通运输等5个领域改革方案,经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通过。二是推动预算绩效管理扩面提质。对2021年度市级预算安排的2305个项目支出全面设置绩效目标、实施绩效监控,对2020年度市级61项专项资金、89项业务费安排的1831个项目支出以及95个市直部门的整体支出,全面实施绩效评价。三是加快推进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青岛市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上线运行,实现对预算编制、预算批复、预算调整调剂、预算执行、会计核算等业务全链条管理和资金全方位监控。四是全面推行财政票据电子化改革。在省内率先搭建可跟踪、可追溯的财政区块链电子票据应用平台,在全市121个医疗机构推行医疗票据电子化,推动教育、公安、法院、不动产、医院等政务服务与非税缴费的“一网通办”,提升群众便捷缴费体验。五是出台完善国有金融资本管理的意见。落实对青岛农商银行、青岛银行、中路保险、财通集团等4家市属金融类企业财政出资人职责,促进金融资本健康发展。六是深入推进财政领域改革试点。加快住房租赁市场发展试点进程,对第一批共49个项目发放补助资金6.28亿元,截至6月底,累计筹集租赁型住房7.18万套,我市住房租赁市场发展绩效评价核查在第二批试点城市中位列第一。有序推进政府采购支持绿色建材促进建筑品质提升试点,首批确定建筑面积约40万平方米的23个试点项目,财政总投资额约32亿元。扎实推进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等四项政府非税收入划转税务部门征收试点,于7月1日起正式实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