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认真汲取近期国内安全生产事故教训,切实加强我市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提升危大工程管控及应对能力,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创新监管方式,通过委托第三方开展安全专项检查,充分发挥专业机构技术优势,为青岛地铁安全管控的重点、难点进行把脉会诊,进一步提升工程安全管控水平,有效防范重大安全风险。本次检查邀请14名行业内权威专家组成3个专家组,于11月26日至29日,对我市在建轨道交通工程开展了地质风险、临时用电及消防、模板支撑及脚手架安全专项检查。检查结束后,专家组就检查存在问题和意见建议进行了集中反馈。
▲检查反馈会
目前,我市多条轨道交通线路处于全面建设阶段,在建共计5条线路118公里,重大安全风险源数量多,等级高,尤其是工程建设过程中地质风险、临时用电及消防、模板支撑及脚手架安全一直是安全监管的重点难点,专业性强、风险性高,容易引发群死群伤事件。市住房城乡建设局不断创新安全生产监管机制,采取 “请进来”、“跟着学”的方式,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形式,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聘请行业内权威专家对安全风险评级高的工程项目开展安全专项检查。通过近几年的探索实践,形成科学长效的第三方检查管理方法,不断总结提炼专项检查经验,提升安全生产监管水平。
本次检查前通过对日常监督检查情况及工程信息进行分析,考虑施工工艺、检查频次和管理水平等因素,从青岛地铁2号线西延段、4号线、6号线、8号线南段等在建线路中抽取涉及地质风险、临电消防及模板脚手架安全风险较高的15个项目进行全方位细致检查。通过检查发现主要问题体现在盾构\TBM错台、破损、渗漏水及背后注浆不饱满,临时用电重复接地不规范,漏电保护器缺失,模板脚手架测点布设不及时,监测数据不完整。专家组对共性问题提出了有效及合理化的意见和建议,对防范重大安全事故和降低施工风险起到积极作用。
▲反馈检查情况
为保证专项检查效果,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全流程统筹协调检查事宜,科学谋划编制专项检查方案,根据青岛城市轨道交通特点周密安排检查计划,做到统筹兼顾、有的放矢。监督人员全员行动、全程参与,与专家组成联合检查组,利用周末时间加班加点完成检查任务。检查组深入施工现场,详细查阅施工资料,对日常隐患排查及风险管控工作进行了查验,对施工现场存在的典型安全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对发现存在的安全隐患,第一时间下达整改通知,责令相关单位立即整改闭合,强化专项检查效果。通过此次检查,监督人员进一步提高了责任意识和风险意识,与行业专家交流拓宽了视野,对安全管控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标准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切实把检查效果转化为提高安全监管水平的实践成果。
▲现场实体检查
▲内业资料检查
下一步,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将针对专家反馈问题抓好整改落实工作,督促相关责任主体正视问题,举一反三,对系统性和共性问题建立长效排查机制,全面提升地质风险管控能力,促进临电消防、模板脚手架安全管理取得实效。同时总结本次专项检查经验,进一步发挥轨道交通第三方辅助安全检查指导作用,强化安全生产主体责任,防范重大安全风险,持续保障我市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平稳有序推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