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收藏
取消收藏
青岛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2025年工作要点
青岛政务网 发布日期 : 2025-03-06
字体大小: 打印

青岛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2025年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市工作要求,紧紧围绕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目标,坚持以高质量项目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坚定扛牢“稳增长、惠民生、管行业”职责使命,着力稳定房地产和建筑业“两根支柱”,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推进行业改革创新发展,切实提升党建引领成效,推动住建事业高质量发展“走在前、挑大梁”,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青岛实践贡献住建力量。

一、坚定扛牢稳增长职责使命,巩固两大支柱产业地位

1.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持续办好移动房交会、房展推介会、“五进”群团购等促销活动,用好青年人才购房券,擦亮“住福青岛”宣传品牌,打造线上线下“永不落幕的房交会”。在城中村改造中推行房票货币化安置等新路径,探索实施住房“以旧换新”,加快非住宅商品房去化处置,推动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2.防范化解房地产市场风险。落实分类管理和双线双督办机制,“一项目一方案”做好“保交房”工作。常态化推进商品房按期交付,提前研判处置逾期风险,严格落实交付标准条件。巩固扩大融资协调机制成效,满足房企合理融资需求。

3.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科学编制全市“十五五”住房发展规划及年度住房发展计划。发挥“好房子”产业联盟作用,引导新开工优质地块建设高品质住宅,培育“好房子”试点项目15个以上。开展现房销售试点,建立存量房买卖、租赁房源码核验规则。

4.推动建筑业发展稳中提质。制定“链长制”推动建筑业转型升级意见,大力培优扶强,力争全年新增一级及以上资质企业30家。开展监理委托方式改革试点。深化“政银企”合作,助企缓解融资难题。发挥青岛国际工程发展联盟、外出施工行业党委平台作用,扶持企业开拓国内外市场。

5.切实规范建筑市场秩序。抓好建筑市场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收官,强化施工许可批后监管,出台落实省信用评价办法指导意见,规范信用归集、强化失信惩戒。抓好招标投标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建立房屋市政工程质量监督与消防验收协同工作机制。落实工程款支付担保制度,强化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

二、坚定扛牢惠民生职责使命,提升宜居宜业宜游品质

6.有力有序有效推进城市更新。放大全国首批城市更新示范城市效应,出台城市更新示范城市实施方案和地下管网管廊建设改造实施方案。探索建立城市体检和城市更新一体化推进机制,强化体检系统结果应用。积极争取超长期国债等上级政策性资金支持,多渠道强化资金保障,谋划实施一批住建领域“两重”“两新”项目。

7.实施老旧小区改造。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打造“唤醒全龄友好空间”改造品牌,系统改造老旧小区53个、惠及居民1.5万户。开展拉网式“回头看”,巩固改造成效。整合区域资源推进6个老旧街区改造示范项目。

8.开展城中村和城市危旧房改造。加大城中村改造专项借款和中央预算内资金等争取力度,扎实推进144个村、12.5万套安置房建设,建成3.4万套,惠及居民7.3万户。开展回迁安置三年攻坚行动,引导采取货币化安置与合理新建相结合等方式,完成18个项目回迁。启动8个危旧房项目解危整治,惠及居民131户。

9.推进市政设施建设。唐山路快速路年内主体完工,稳步推进胶州湾第二隧道、长沙路打通等重点项目建设,开工建设双山隧道。新增公共停车泊位1万个以上,推进5处立体人行过街设施建设,对366座桥隧加装感知设备。新建综合管廊5公里、城市燃气供热管线200公里,新增供热面积300万平方米、海绵城市达标面积10平方公里,更新改造路灯6000盏。

10.强化历史城区保护更新。扎实开展国家历史建筑保护利用试点,编制历史建筑和传统风貌建筑防灾减灾安全改造标准,遴选新一批10处历史建筑,推进肥城路、黄台路片区6处历史建筑保护利用,完成2.8万平方米老城区保护修缮和活化利用。

11.提升住房保障水平。建立健全配售型保障性住房全流程管理机制,推动3613套在建配售型保障性住房上市销售,启动京口路二期、华阳路保障性住房建设。充分用好保障性住房再贷款等政策,加快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建设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1000套(间),配租不少于3000套(间)。高效推进申请公租房“一件事”,发放公租房租赁补贴1万户。

12.建设美丽宜居村镇。深入开展小城镇创新提升行动,推动14个试点镇建设。积极申报第七批国家级传统村落,争创国家级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片区。完成5万户以上农房节能改造,创建100个农房节能改造示范片区。开展566户农村低收入困难群体危房改造。

三、坚定扛牢管行业职责使命,拓展改革创新转型路径

13.加快城乡建设绿色低碳转型。把绿色建筑培育发展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强化绿色金融等市场化支持引导机制,新增绿色建筑1000万平方米。推动绿色建材广泛应用,星级标识建筑绿色建材使用比例达到40%。

14.大力推广智能建造方式。广泛应用“智能建造创新协同平台”,建立匹配智能建造发展的监管服务模式。推动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推广装配式装修、结构保温一体化等技术和智能化施工设备,培育智能建造试点企业和项目20个以上,新开工装配式建筑400万平方米。

15.健全完善数字住建体系。制定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方案,以“新城建”为引擎,系统推进“CIM+应用”和数字家庭、智慧住区、房屋建筑管理智慧化、智能化基础设施建设改造等工作。加快打造数字住建一体化平台,推进既有信息平台数据打通、功能优化和统一运维。

16.创优质量安全监管。深入推进班组建设,加强建设工程质量管控,完善提升先验后收保维修“青岛住宅+”工作模式。实施建设工程扬尘防治检查评分暂行规则,应用移动端巡检等信息化手段,提升建设扬尘管控水平。纵深推进住建领域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突出危大工程和易发多发事故隐患安全管控,坚决杜绝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有效防范一般生产安全事故。

四、坚定扛牢抓党建政治责任,锻造忠诚干净担当铁军队伍

17.突出政治引领作用。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完善“先锋住建大讲堂”常态化培训机制,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走深走实。深化模范机关建设,推进“三级联动、住建先行”。加强统战和群团工作,建强守稳意识形态阵地。

18.提高基层党建水平。持续加强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深化提升“先锋住建”党建品牌创建成效,常态化开展“先锋住建·支部圆桌会”,推动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持续打造“市政质安”党建红色方阵,推行“两进五有”工作法,以党建链筑牢安全链、做强产业链。

19.加强干部作风建设。建立住建领域“争政策、争资金、争项目”工作机制,具体化、项目化、清单化推动各项任务落实。纵深推进住建领域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培树“清风住建”廉洁文化品牌。开展“民呼我应,暖心速达”热线办理专项行动和信访办理攻坚,提升办结率和满意度。组织实施公务员绩效管理试点,出台年轻干部岗位实训管理办法。

20.推进依法行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打好“八五”普法收官战。开展住建执法质量提升行动,规范全局执法行为,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