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2017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的通知》(国办发〔2017〕24号)、青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17 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的通知》(青政办发〔2017〕28 号)及青岛市城市管理局《关于印发<2017年度政务公开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青城管办〔2017〕85号)等文件要求,公布2017年度我局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本报告由概述、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回应解读情况、重点领域信息公开情况、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情况、申请行政复议和提起行政诉讼情况、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情况、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打算、其他事项和附表共10个部分组成。本报告中所列数据的统计期限自2017年1月1日起至2017年12月31日止。本报告的电子版可在“青岛政务网”(www.qingdao.gov.cn)下载。如对本报告有疑问,请与我局政府信息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联系(地址:青岛市徐州路158号;邮编:266034;电话:82861384;传真:82861171)。
一、概述
2017年,我局紧紧围绕“推进城市管理工作走在全国前列”总目标,顺应广大群众对城市管理工作的新期待,全面落实省、市关于推进政务信息公开工作部署,大力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全面建设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开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
(一)领导高度重视。我局高度重视信息公开工作,局长办公会多次听取了行风在线、民生在线、网络在线问政等方面的工作汇报,并列入重要决策事项;局领导多次就网站建设、微博微信公众号建设、依申请公开事项办理情况等方面的工作作出批示;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纳入局综合考核体系,局办公室牵头对全局信息公开工作实施考核,并建立任务落实台账,切实把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落到了实处。
(二)建立健全机构。我局成立了由局分管领导担任组长,机关和行业处(室)负责同志为成员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政府信息公开办公室(设在局办公室),负责政务信息公开、依申请公开的办理、保密审查等工作。局属各单位、行业处室依据局统一要求,完善了相应的领导机制,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三)细化工作方案。制发了青岛市城市管理局《2017年度政务公开工作实施方案》、《关于加强局政务网站管理和内容保障工作的通知》等,针对部分局属单位服务内容、工作流程、工作时限等办事事项的变化,对办事公开事项重新进行了梳理完善,剔除了一些停办过时的服务项目,理清了一些职责不清、概念模糊的办事内容,制定、细化了办事指南,优化了服务流程,保证公开内容符合政府信息公开的要求。
(四)完善公开内容。在公开基本内容的基础上,重点强调要紧密结合自身职能,抓住公众关注的、与其切身利益联系比较密切的热点问题、民生问题以及应向社会、群众公开的重大事项的内容,及时、全面、准确进行公开。主要包括:一是公开各单位及其下属单位的职能权限、服务范围、工作标准及便民服务电话等;二是公开行业政策、法律、法规及各项惠民政策;三是公开公共服务事项办事依据、办理条件、办理时限、办理流程,需要提交的申请材料的示范文本,公开收费项目、依据、标准及缴费办法等;四是公开投诉电话、监督机构及对工作人员违规、违纪、违法的处理规定等,自觉接受群众监督;五是公开用水、用气、用热等常识及常见问题解答,保障群众用水、用气、用热安全。
(五)加强队伍建设。建立了局系统政务信息员、网络宣传员两支队伍,共计60余人。举办“法治城管”系列普法讲座,开展了提高思想认识、写作水平和沟通协调能力的培训,提升相关工作人员综合工作能力。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一)政府网站工作开展情况。下发《关于加强局政务网站管理和内容保障工作的通知》,明确各单位、各部门责任分工及内容更新周期,切实做好局政务网站的内容保障工作,及时更新政务信息,增强信息时效性。2017年局网站主动公开各类政务信息1060条,答复网民留言520条,网站总访问量达到120000次,有效保障了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二)政务微博工作开展情况。紧紧围绕市、局中心工作,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对网民反映的情况,按照“先沟通、快办理、再答复”的原则,及时通过私信第一时间了解具体情况,第一时间转相关部门办理,并将办理情况及时回复网民。2017年,“青岛城市管理”政务微博粉丝达到7074人,发布、转发(办)各类信息4726条。
(三)政务微信工作开展情况。围绕城市管理重点工作、群众关心的热点工作,开辟了“精细化管理”、“讲做当”、“强转树”、“城管聚焦”、“政策解读”等专栏,周一至周六每天推送文章5-8篇;开辟了“全民城管”互动栏目与市城市管理指挥中心平台连接,市民可以将发现的城市管理问题直接通过微信公众号平台上传;开辟了“便民服务”平台,读者可以直接在微信公众号上查询公厕信息、完成公用事业收费卡的信息查询和充值缴费等。2017年,青岛城管微信公众号共推送各类信息3700条,关注数量达9557人,“全民城管”栏目受理群众反映问题8392件,结案7445件,结案率92.37%。先后获评“政务新媒体平台示范奖”、“最具成长性政务品牌奖”。
(四)智慧城管工作开展情况。我局城市管理指挥中心(12319城市管理热线)突出智慧城管建设,构建了“一线一网一平台”为主要支撑的城市管理指挥体系,打造了行业管理、便民服务、应急处置、公用产品监控等功能为一体的城市管理综合信息平台。积极优化数字城管信息系统功能,开发违建治理、亭体管理、广告管理三个子系统,共录入各类数据78948条,涉及违法建筑96480处、892余万平方米。积极推进县级市数字城管建设,顺利通过省厅专家组的综合验收,实现数字城管在我市的全覆盖,提前完成中央确定的目标任务。2017年,城市管理指挥中心受理、派遣各类城市管理信息118万件,传递及时率100%,案件办结率98.24%,全行业群众满意率保持98%。
三、回应解读情况
(一)舆情处置工作开展情况。组织制定印发了《青岛市城市管理局舆情处置工作办法》,对舆情每天至少12次进行搜集,节假日期间实行轮流值班,确保当日问题及时发现、及时处置、权威回应。2017年,共检索各类问题54300余个,其中需要关注、处置涉及局系统舆情的719个,第一时间关注、处置并回复市应急办、市网络办、市政务服务热线转办的舆情总计83件。
(二)举办新闻发布会情况。2017年我局主办新闻发布会3场,协办新闻发布会2场。局主要负责同志就《创新城市精细管理 持续提升公用事业保障供给品质》为题,详细解读了我市城市管理主要工作。青岛网络电视台进行了现场直播,半岛网-半岛都市报、搜狐山东资讯等新闻媒体进行了相关报道。
(三)“网络在线问政”工作开展情况。我局组织开展了20场“网络在线问政”常态化访谈工作。通过制发工作方案、召开部署会、加大督查等方式,保证了访谈高效、有序进行,网民问题及时、圆满解决。活动中,上线网民15111人次,提出意见建议及咨询354件,办理答复354件,答复率100%,实现了有效问题审拣通过率、分拣率、答复率三个100%。开通了“网络在线问政日常事务”栏目,网民可随时登录我局网站(szgyj.qingdao.gov.cn),留言反映在城市管理、执法等方面遇到的问题。日常“网络在线问政”与局系统74个服务网络单位联动,对网民反映的问题、提出的意见建议等,下发各相关责任单位进行处理,并将处理情况通过网站进行回复。
(四)政策解读工作开展情况。认真落实国家和省、市关于做好政策解读回应的相关规定,重要政策、规范性文件出台前,按照“谁起草、谁解读”的原则,牵头起草部门将文件和解读方案一并报批,相关解读材料在文件公开后3个工作日内在市政府门户网站、局政务网站和媒体发布。2017年,我局制定发布了《青岛市养犬管理行政处罚事项裁量标准》《青岛市环境卫生行业监管办法》等8个规范性文件,均通过媒体或局官方网站、微博微信等进行了问答释义或政策解读。
(五)《行风在线》《民生在线》开展情况。根据《行风在线》上线计划安排,2017年11月6日-10日,我局包周上线,分别就城市管理、园林绿化、供热供水排水、供气与市政设施、市容秩序等方面,认真听取群众意见,积极回应百姓诉求。上线期间,通过市民来电和微信平台共接受意见建议及各类问题294件,全部进行了处置和答复;组织完成了青岛新闻网“民生在线”直播访谈,上线预告点击量逾万次,上线期间访问量两万次,累计提问312个,并按要求组织做好网友提问的分解,调度问题的一次答复和二次答复。
四、重点领域信息公开情况
(一)财政经费预决算公开工作情况。严格按照青岛市财政局要求,在全面完成预算收支的基础上,从收支结构、项目比重、形成原因等各个方面进行分析,通过青岛政务网及时公开了2016年部门决算和“三公经费”决算、2017年部门预算和“三公经费”预算,并组织各垃圾、污水处理企业对5个专项资金进行绩效评价并向全社会公开。
(二)城市供水水质信息公开情况。按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每周组织对市内三区城市供水水质进行抽检,每月组织对七区三市城市供水水质进行抽检,抽检项目涵盖浑浊度(NTU)、氯气及游离氯制剂(游离氯)(mg/L)、菌落总数(CFU/mL)等9项出厂水常规指标和7项管网水常规指标。每周二通过青岛政务网、局官方网站、微信发布《水质公报》,每月发布《月度水质公报》,全年共发布《每周水质公报》53期,《月度水质公报》12期,满足了市民的知情权,让市民喝的安心、放心。
(三)农村改厕信息公开情况。公开《青岛市2017年市办实事农村无害化卫生改厕工作实施方案》,通过局政务网站、微博微信等渠道及时公开和解读我市农村改厕相关政策,每月通过青岛政务网通报农村改厕工作进展情况。
(四)行政权力运行及办事服务公开情况。我局现有网上办事服务事项160项;其中,行政许可事项33项(89小项),便民服务事项71项。审批类事项全部纳入青岛市行政审批服务大厅办理,所有事项均可在线查询办事指南,部分事项按照市审批服务大厅的要求,开通网办,可接受网上预约、办理等。审批事项三级网办率达到100%,四级网办率达到57.3%,审批事项立即办达43%,当天办达17%。办事类事项均实现了在线查询办事指南;各事项均不同程度实现了网上预约、申报、咨询的功能;查询类事项均可在线进行直接查询、留言或QQ互动。同时完成我局239条政务信息资源目录的编制任务。
我局收费服务中心智能化服务平台网上营业厅与青岛政务网的便民服务事项“应用整合”,公用事业缴费网上办理功能与市政务信息平台联动。实现了青岛政务网的注册用户,可以在收费中心智能化网络服务平台网上营业厅的联合登陆,方便了群众;进一步完善中心微信公众号功能,新增“功能详解”模块,通过图解问答等方式加大推广力度。2017年,通过网银充值缴费278万笔,金额3.9亿元,问题咨询解答100%。获得“2016青岛互联网+创新金奖”和“互联网+优秀单位”称号;2017年7月,中心支付宝服务窗直连缴费功能正式上线,为客户提供查询、充值、缴费及账单查询、欠费实时消息推送等增值服务。截至2017年年底,中心支付宝直连缴费累计充值37.5万笔、4784万元,收费系统和收费方式在全国同行业处于领先地位。
五、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2017年,我局政府信息公开共受理依申请公开事项38件,其中,网络申请33件、信函申请5件,均依法依规予以答复。所答复事项中,同意公开答复13件,同意部分公开答复1件,不同意公开答复2件,不属于本行政机关公开答复13件,申请信息不存在5件,告知作出更改补充4件。
在办理依申请公开工作中,未向申请人收取任何费用。
六、申请行政复议和提起行政诉讼情况
2017年,未发生信息公开行政复议案件;依法办理信息公开行政应诉案件1起。
七、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情况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及其实施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了《青岛市城市管理局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制度》,按照“全面、及时、准确、规范”“谁主管谁审查、谁审查谁负责”和“先审查后公开”的原则,将局主动公开和依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全部列入保密审查范围,所有拟公开的政府信息一律填写《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表》,经局政府信息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核批准后发布,有效防止了在政府信息公开过程中泄露国家秘密和其他不应公开的信息。
八、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打算
2017年,市城市管理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离市政府的要求和人民的期待还有一定差距,主要是公开的内容还需进一步充实,信息公开的载体和形式还需要进一步丰富,信息平台建设专业化水平有待提升等。下一步,我局将继续认真落实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要求,进一步深化公开内容,优化政务公开服务,不断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切实提升政府信息公开的效果和水平。
九、其它需要报告的事项
青岛政务网、青岛市城市管理局网站、局官方微博微信为我局发布信息的主渠道,《青岛市城市管理局2017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情况统计表》所统计事项,以主渠道发布信息为准,对其它渠道的信息,不进行重复统计。
附件:2017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情况统计表
青岛市城市管理局
2018年2月12日
附件
2017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情况统计表
填报单位:青岛市城市管理局 填报日期:20180212
统 计 指 标 |
单位 |
统计数 |
一、主动公开情况 |
||
(一)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数(不同渠道和方式公开相同信息计1条) |
条 |
9526 |
其中:主动公开规范性文件数(专指有规范性文件登记号的) |
件 |
8 |
制发规范性文件总数(专指有规范性文件登记号的) |
件 |
8 |
(二)通过不同渠道和方式公开政府信息的情况 |
||
1.政府公报公开政府信息数 |
条 |
0 |
2.政府网站公开政府信息数 |
条 |
1060 |
3.政务微博公开政府信息数 |
条 |
4726 |
4.政务微信公开政府信息数 |
条 |
3700 |
5.其他方式公开政府信息数 |
条 |
1450 |
二、回应解读情况 |
||
回应公众关注热点或重大舆情数 |
次 |
719 |
(二)通过不同渠道和方式回应解读的情况
1.参加或举办新闻发布会总次数
次
5
其中:主要负责同志参加新闻发布会次数
次
1
2.政府网站在线访谈次数
次
20
其中:主要负责同志参加政府网站在线访谈次数
次
0
3.政策解读稿件发布数
篇
8
4.微博微信回应事件数
次
912
5.其他方式回应事件数
次
597
三、依申请公开情况
(一)收到申请数
件
38
1.当面申请数
件
0
2.传真申请数
件
0
3.网络申请数
件
33
4.信函申请数
件
5
(二)申请办结数
件
38
1.按时办结数
件
35
2.延期办结数
件
3
(三)申请答复数
件
38
1.属于已主动公开范围数
件
0
2.同意公开答复数
件
13
3.同意部分公开答复数
件
1
4.不同意公开答复数
件
2
其中:涉及国家秘密
件
0
涉及商业秘密
件
0
涉及个人隐私
件
0
危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
件
0
不是《条例》所指政府信息
件
2
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件
0
5.不属于本行政机关公开数
件
13
6.申请信息不存在数
件
5
7.告知作出更改补充数
件
4
8.告知通过其他途径办理数
件
0
四、行政复议数量
件
0
(一)维持具体行政行为数
件
0
(二)被依法纠错数
件
0
(三)其他情形数
件
0
五、行政诉讼数量
件
1
(一)维持具体行政行为或者驳回原告诉讼请求数
件
0
(二)被依法纠错数
件
1
(三)其他情形数
件
0
六、举报投诉数量
件
0
(一)维持具体行政行为数
件
0
(二)纠错数
件
0
(三)其他情形数
件
0
七、向图书馆、档案馆等查阅场所报送信息数
条
0
(一)纸质文件数
条
0
(二)电子文件数
条
0
八、开通政府信息公开网站(或设立门户网站信息公开专栏)数
个
1
(一)市政府部门网站数(市直部门填写)
个
1
(二)区(市)政府门户网站数(区、市政府填写)
个
(三)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网站或专栏(区、市政府填写)
个
九、依申请公开信息收取的费用
万元
0
十、机构建设和保障经费情况
(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专门机构数
个
1
(二)设置政府信息公开查阅点数
个
1
(三)从事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人员数
人
1
1.专职人员数(不包括政府公报及政府网站人员数)
人
0
2.兼职人员数
人
1
(四)政府信息公开专项经费(不包括政府公报编辑管理和政府网站建设维护等方面的经费)
万元
0
十一、政府信息公开会议和培训情况
(一)召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会议或专题会议数
次
1
(二)举办各类培训班数
次
4
(三)接受培训人员数
人次
260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