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城市管理局2024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青岛政务网 发布日期 : 2024-07-26
字体大小: 打印

今年以来,青岛市城市管理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安排,聚焦建设“群众满意的城市管理”目标,坚持服务大局走在前、实干实绩抓落实,突出精细管理、优质服务和规范执法三条主线,创新建立狠抓落实工作机制,各项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一、上半年工作情况

(一)聚焦常态长效,城市管理效能和水平取得新突破

立足大局抓方向,统筹协调更加有力。扛牢市城管办牵头抓总责任,修订市城管委工作规则,定期组织召开城管委会议,扎实推进城市管理领域十项问题整治攻坚。抓好综合执法、海水浴场等领域法规规章落地实施,启动《青岛市物业管理条例》修改和《青岛市房屋专项维修资金管理办法(试行)》修订。优化升级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新建行政执法智慧办案15个应用系统,高标准推进“燃气监管服务一张网”建设。

创新机制抓落实,工作措施更加精准。创新建立“狠抓落实”系列机制,把群众诉求“打开来分析”,形成城市管理各行业、各领域,各区(市)甚至各街道的“体检报告”,为靶向施治提供重要依据。上半年,全市城市管理领域群众诉求实现“两升一降”——问题解决率、群众满意率分别上升16%、9%,投诉量下降7%,取得初步成效。

凝聚合力抓共治,参与氛围更加浓厚。联合电视台推出《亮剑拆违治乱》《社会治理特别节目——身边》等政民互动节目,群众参与热度持续攀高;全新上线“青岛城管有奖随手拍”,收集群众诉求10.7万件;深化“三长一站”治理模式,解决群众身边城市管理问题4.9万余件;同16.1余万户临街门店签订市容和环境卫生责任书,推动责任人履约尽责。

(二)聚焦精细管理,城乡环境面貌水平持续提升

环卫保洁精细提质全市1164条省级深度保洁道路全省领先,“最洁净岸带”“最洁净道路”“最洁净城区”打造初见成效。生活垃圾分类、收运扎实推进,提标规范50条定制化垃圾收运路线,新增厨余垃圾处置能力100吨/日,更换破损陈旧垃圾桶2.1万个。办理建筑垃圾处置核准199件,开展联防联控行动18次,新建回填消纳场13处,推进建筑垃圾管理“扩容强链”。

城乡环卫一体化扎实推进。调整优化考核办法,加强农村保洁队伍建设,全市5000多个自然村实现生活垃圾日产日清。深入开展“洁净家园进乡村”活动,累计清理卫生死角9800余处。扎实推进农村改厕维修养护工作,在全市开展“大起底”问题排查,对发现的1万余处“不影响使用的小问题”组织整改,立行立改2000余个,其余问题制定整改计划,实施销号管理。

市容景观品质精美精致。100处市办实事“微更新”项目全部开工,52处已建成投用;重点实施100条背街小巷“微提升”,组织实施“微治理”3000余处;开展城市道路两侧箱体专项整治,推动窨井盖和城市围挡常态化规范化管理。推动海水浴场品质提升、服务提质,全市9处海水浴场接待游客840余万人次。深化“靓青岛”店招品牌,做好浮山湾灯光秀标准化运维,完成青岛马拉松赛等重大活动保障10余次。

(三)聚焦优质服务,城市运行保障能力实现跃升

物业管理发生新变化。在强党建、夯基础、解难题上一体发力,上半年,全市新增业委会149个,业委会党组织覆盖率达94%。完成14个物业服务投诉高发问题小区整治,整治后居民满意度提高近11个百分点。健全行业监管机制,出台纠纷诉调对接、物业项目经理服务评价、住宅物业服务项目分类分级监管等文件,从制度上破解物业管理顽疾。

燃气安全增添新保障。健全城镇燃气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机制,牵头开展全市城镇燃气管道设施“带病运行”专项治理,组织实施燃气管道设施隐患排查、燃气安全整合规范等“十大攻坚”行动。截至目前,已关停液化石油气经营企业36家,投入更新改造资金1890余万元,完成管网更新改造38.5公里,守牢燃气安全底线。

保供保暖清雪除冰有力有序。东岸城区全面完成“煤改气”任务,全市集中供热面积达3.6亿平方米,服务居民热用户316万户。有效应对极端寒潮天气多发频发考验,确保稳定安全供热。完成老旧供热管网改造25.1公里,对全市102个区域、89个单元、958个居民户、202座换热站,实施集中攻坚整改。积极应对罕见冰雪冻雨天气,科学高效组织全市清雪除冰工作。

优化营商环境推出新举措。二手房转移登记与气暖过户实现协同办理,今年以来共办理申请2.4万余件。推广安装更换物联网燃气表10万余块,推进598户老旧住宅用户配套安装管道天然气,为7.76万户管道天然气居民用户加装燃气泄漏报警切断装置。优化门头招牌设置前置服务,提供招牌设置咨询指导服务2800余次,相关经验做法经住房城乡建设部《建设工作简报》刊发并全国推广。

(四)聚焦规范执法,综合行政执法水平迈上新台阶

提升重点领域执法实效。保持违建治理高压态势,拆除各类违建232万平方米,解决即墨区墨城路258号等违建难题808个,群众投诉量同比下降38.3%。新增违建月均投诉量较去年下降22.5%。加大燃气违法行为查处力度,查处各类违法行为547起,罚款139万余元,查办“黑气贩”“黑窝点”“黑气瓶”相关案件46起,形成有力震慑。

加大热点领域执法力度。全面加强前海一线环境卫生、市容秩序管控,解决第三海水浴场外围游商浮贩聚集等重难点问题500余个;组织对物业小区开展执法整治,加大对物业服务企业违法行为的立案查处力度;上半年,建筑施工噪声、占绿毁绿、市容秩序投诉量分别同比下降39%、26%、44%。

加强综合执法能力建设。深化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建立沟通协调、案件移送等六项机制,推动市级执法力量向一线下沉,相关做法得到省、市委编办肯定。大力推广“执法+服务”“综合查一次”执法模式,推行包容审慎监管。

存在的问题

尽管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和市民群众的期盼相比还有差距。如,抓城市精细化管理常态长效落地落实上还有短板,有的区(市)、镇街还没有建立问题主动发现、处置、解决的闭环机制,对城市管理整体投入不够,在物业管理等重点领域问题整治上还需加力。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市城市管理局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对标对表中央、省、市各项决策部署,围绕建设“群众满意的城市管理”目标,以改革攻坚魄力,精细精准思维,实干实绩导向“解难题、办实事、促发展”,奋力在加快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青岛实践中“打头阵、当先锋”。

一是坚持一流标准走在前,全力提升城市环境品质。基本建成城乡一体、分级分类的现代化环卫保洁体系,开展道路大清洗、垃圾桶“焕新颜”和垃圾收运整治行动,加强建筑垃圾处置全过程管理,推动海水浴场、夜景亮化增品提质,抓好生活环境“微更新”、设施管理“微治理”,努力打造“最洁净城市”。

二是坚持精准思维解难题,全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以诉求驱动城市管理模式创新,完善“打开来分析”工作法,实现城市管理问题全口径汇总、精准定位、系统施策。对于群众反映强烈的违法建设、占路经营、物业服务“质价不符”等顽疾问题靶向攻坚。

三是坚持优化服务守底线,全力夯实民生服务保障基础。抓实燃气、供热等城市运行保障工作,推动建成功能完善、国内领先的燃气、供热基础设施体系和管理精细、服务优良的综合保障体系。开展物业服务品质提升行动,推动物业服务管理深度融入基层治理。

四是坚持改革攻坚谋发展,全力健全城市管理长效机制。持续用好改革关键一招,推动城市管理手段、管理模式、管理理念创新。落实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要求,推动人员、力量、资源下沉。坚持“周六八点半”实地督导机制和“一竿子插到底”工作模式,推进任务落地落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