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医保局扎实办好建议提案书写温暖“民生答卷”
青岛政务网 发布日期 : 2021-11-01 来源 : 青岛市政府办公厅
字体大小: 打印

  近年来,市医保局坚持“以人为本、依法依规、实事求是、注重实效”,不断完善建议提案办理工作机制,提升办理质效,切实解决医保工作中利长远、惠民生的重点难点问题,努力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在全市建议提案办理工作中交出一份温暖的“民生答卷”。2021年,该局共办理建议提案62件,其中主办件28件、协办件34件,全部按期办结,面复率、办结率均达到100%。

  一、坚持三个再提升,努力提升建议提案办理水平

  一是建机制,在“四级担责”上再提升。为确保建议提案按期、优质办结,该局建立“主要领导全面统筹、分管领导分工负责、办公室协调督办、具体部门办理落实”的“四级负责制”,第一时间召开局党组会,全面梳理,明确责任;定期召开专题会,听取办理进展,督促推动建议提案办理。

  二是重沟通,在“双向互动”上再提升。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形式,搭建与代表委员沟通平台与联系桥梁,加强与代表委员的沟通联系。局领导带队上门与代表委员进行面对面交流,解读政策释疑解惑,增进双方共识和理解。邀请代表委员担任医保行风监督员,对医保工作进行日常监督,开展“机关开放日”活动,邀请代表委员现场观摩评议医保工作,虚心听取代表委员意见建议。

  三是抓落实,在“多方协同”上再提升。在办理过程中,坚持部门联动,广泛倾听、收集、汇总、融合各部门、各层面意见,避免简单化、片面化,最大限度形成切实可行的答复意见。建立专门台帐,按照医保体系、支付范围、服务价格、经办服务等方面,分门别类加以推进,不断提升办理质效。

  二、严把三个出口关,确保建议提案答复质量

  把办理质量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实事求是地办理、答复,不隐恶、不虚美,保证建议提案答复言之有物、有理有据、措施到位、认真务实。

  一是把准问题症结关。对代表委员所提的建议提案,逐条进行分析,找准问题症结,重点向代表委员反馈所提意见建议的采纳情况和问题解决情况,坚决杜绝文不对题、答非所问的现象。

  二是把严工作成果关。对能创造条件近期办理的,集中力量加大推进速度,按时向代表委员答复工作成果。如办理戴淑青、崔美平委员提出的“关于加强中医适宜技术医保支持政策”提案时,该局积极采纳提案建议,加快扩大中医日间病房实施范围,筛选了13个中医日间病房病种,并推进扩大县区试点,取得阶段性成果。

  三是把好下步方案关。对当前不具备条件,但符合未来发展方向的建议提案,与代表委员充分沟通,取得理解,同时制定计划,积极争取落实。如办理王明刚代表提出的“规范制定我市药品地产目录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加速发展的建议”时,该局认真谋划,积极与有关单位建立沟通联络机制,更好地服务本市药品生产企业,拓展本地药品市场应用,惠及企业、服务群众。

  三、坚持三个下功夫,有效促进建议提案成果转化

  该局始终坚持将建议提案办理作为改进工作的契机,努力把代表委员的真知灼见转化为深化医保改革、推动医保事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打通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一是在完善医保体系上下功夫。吸纳武长奎代表“关于进一步完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建议”,创新推出“琴岛e保”商业健康保险,推动形成“政府指导+商业保险市场化运营”医疗保障新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今年“琴岛e保”共有211.3万人参保,惠及138.9万户家庭,预计全年为市民减轻医疗费负担1.7亿元。

  二是在提升医保待遇上下功夫。吸纳王崇省代表“关于提高医保门诊统筹额度的建议”,在全市财力紧张的情况下,今年将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由人均698元提高到728元,高于全国全省标准(580元)25%,年补助总额达34亿元。居民医保待遇也相应进行了调整,高血压、糖尿病“两病”居民门诊报销比例提高至60%,减轻了“两病”居民的负担。增加5个门诊慢特病病种,保障6种国家谈判药品在门诊能开药、能报销。

  三是在促进医保扩面上下功夫。吸纳林婉玲委员“关于发展完善我市长期护理保险的提案”,该局在全国率先建立长期医疗护理保险制度的基础上,围绕提高农村居民长期护理保险待遇,进一步修订完善长期护理保险办法,并于今年4月1日起在全市实施,实现了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长护险制度的真正统一,在破解农村老人照护难题的同时助力共同富裕。截至今年9月底,全市享受护理保险人数3.9万人,其中农村居民1.6万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