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制定《青岛市科技助残行动实施方案(2025—2027年)》背景是什么?
答: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已成为改善残疾人生活、推动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关键力量,在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生活等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025年,青岛市入选全国首批科技助残重点联系地区,青岛市政府与中国残联、山东省残联共同签署科技助残战略合作协议,科技助残已经成为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为认真落实国家、省关于推进科技助残工作部署要求,加快全市助残科技研发、转化、应用,大力发展助残领域新质生产力,强化助残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助力保障和改善残疾人民生,制定《青岛市科技助残行动实施方案(2025—2027年)》。
2.《青岛市科技助残行动实施方案(2025—2027年)》总体目标是什么?
答:以鼓励研发投入为基础,培育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助残科技企业。聚焦智能辅助器具、无障碍技术、康复医疗设备等关键领域,产出创新性强、实用性高的科技成果,形成助残领域新质生产力,带动上下游产业协同发展。通过推动研发成果有效应用,科技赋能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生活等领域。
3.《青岛市科技助残行动实施方案(2025—2027年)》主要任务有哪些?
答:一是做好需求征集工作。将需求征集纳入残疾人基本状况调查,按不同残疾类别,分类收集医疗、康复、教育、就业等领域的科技需求情况。搭建科技助残协同创新平台,广泛征集关键技术攻关需求并形成发布清单。针对残疾人急需但技术空白的领域,推动技术突破和成果转化,促进科研成果惠及残疾人。
二是推动技术创新赋能残疾人服务。支持康复大学建设重点实验室等研发平台,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等合作建设“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聚焦助行、助视、助听等关键领域,针对不同残疾类别,鼓励跨学科开展装备与关键技术研发。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推动企业助残产品制造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提升残疾人服务机构、服务队伍科技创新和应用能力。
三是做好助残科技成果转化。依托“中国康湾”建设,打造康复产业聚集区。聚焦残疾人助行、助视、助听、导盲、家庭无障碍改造及无障碍交流等方面的科技应用需求,支持高校院所、企业等围绕重点助残科技产业领域开展技术攻关,鼓励检验检测机构提升能力,缩短产品从研发到市场的周期。促进供需精准对接,推动助残科技突破与应用场景落地,以场景驱动成果转化。
四是加强产品和技术应用推广。支持企业在科技助残重点领域开展技术装备、材料和软件等产品和技术研发,征集助残科技产品入驻“齐鲁云彩”网上商城“助残特色馆”,推动创新型产品和技术纳入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目录、残疾人辅助器具适配目录、家庭无障碍改造目录等范围,促进新产品、新技术、新成果尽快形成规模化应用。
4.如何保障《青岛市科技助残行动实施方案(2025—2027年)》有效落实?
答:将科技助残纳入区(市)及部门科技创新规划,加强人才引育和学科专业建设,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加大对助残科技研发的支持力度。孵化科技助残创新团队与骨干企业,催生助残新质生产力。挖掘典型案例、优秀人才与创新成果,宣传报道科技助残创新动态,营造科技助残浓厚社会氛围。
政策解读单位:市残联康复部
政策解读电话:80979510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