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收藏
取消收藏
《青岛市加快培育发展未来产业行动方案(2025—2027年)》政策解读
字体大小: 打印
  • 索引号 2547226455273687156
  • 主题分类 其他
  • 成文日期 2025-04-14
  • 发布日期 2025-04-18
  • 发文字号 青政办字〔2025〕14号
  • 一、起草背景

    2024年5月31日,市委召开“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专题会议,强调“统筹推进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未来产业超前布局,不断开辟产业发展新赛道新领域”。为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培育发展未来产业,加快构建创新型产业体系,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落实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关于科技创新引领未来产业布局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实施方案》(鲁政办字〔2024〕154号),市科技局在深入广泛学习调研基础上,起草了本行动方案,组织了专家论证,并征求了相关部门意见建议。

    二、决策依据

    依据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关于科技创新引领未来产业布局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实施方案》(鲁政办字〔2024〕154号)等有关文件。

    三、出台目的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聚焦未来发展战略制高点,全力打造创新引领、布局合理、优势突出的“8+X”未来产业创新体系,积极争创国家级未来产业先导区,构建特色鲜明的未来产业发展高地。到2027年,初步建立支撑未来产业发展的技术创新网络、孵化培育链条、政策制度体系,谋划布局创新平台和新型研发机构10家左右,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前沿技术、共性通用技术等50项左右,集聚30家左右专精特新、瞪羚、隐形独角兽等高成长企业,打造30个左右未来产业应用场景和20个左右标志性创新产品,规划建设4个左右未来产业专业园区。

    四、重要举措

    一是实施科技创新策源行动。发布前沿技术攻关目录,建立未来产业技术动态清单,每年布局10项以上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攻关及科技示范项目。通过市自然科学基金布局未来产业领域项目每年不少于10项。争取在每个领域至少组建1家以顶尖团队为核心、成果转化为导向、具有行业影响力的创新平台,给予综合支持。加快推进吸气式发动机热物理试验装置、海上综合试验场等科技基础设施建设。

    二是实施成果转化孵化行动。布局建设一批概念验证平台、中试平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鼓励多元化主体参与建设未来产业专业孵化器,形成未来产业孵化载体培育梯队。完善科技成果跟踪对接、产学研协同创新、成果转化联合支持、科技评价激励等机制,每年培养未来产业技术经纪人30名以上。

    三是实施企业引育成长行动。鼓励高校和科研机构人才团队在未来产业领域自主创业,加强未来产业链式招商,引进一批补链强链型企业。建立未来产业高成长企业培育机制,鼓励一批自主研发能力强的企业打造标志性产品。支持高校院所紧跟未来产业技术创新趋势,加强学科建设,探索“学科+产业”的创新模式,建设未来产业科技园。

    四是实施场景应用牵引行动。鼓励未来产业领域企业申报场景应用实验室,定期遴选发布典型示范应用场景清单,推动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验证落地。加快培育一批未来产业领域典型示范应用场景。支持行业管理部门优先运用未来技术强化行业管理与服务,鼓励市场主体积极开拓商业化应用场景。

    五是实施产业生态营造行动。面向未来产业战略领域,建立科技人才图谱,引进培养10个以上具有前瞻性判断能力、跨学科理解能力的战略科学家、高水平科技领军人才团队。研究成立未来产业发展基金,探索“拨投结合”“先投后股”等支持模式。加大未来产业领域公共数据共享开放和开发利用力度,鼓励科学数据、实验数据合规高效流通使用。加快面向上合、“一带一路”、日韩等科技创新合作平台建设,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开放环境。

     

    政策解读部门及处室:青岛市科学技术局创新规划处

    联系电话:85911743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