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收藏
取消收藏
【文字解读】《青岛市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的政策解读
字体大小: 打印
  • 索引号 2541720789777960701
  • 主题分类 其他
  • 成文日期 2025-01-26
  • 发布日期 2025-01-26
  • 发文字号 青政办字〔2025〕4号
  • 《青岛市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的政策解读

     

    一、青岛市出台这一行动计划,对于推动本地汽车产业转型升级有哪些必要性?

    青岛市现有汽车产业面临着向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转型的迫切需求。传统燃油车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且环保压力增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是未来汽车产业发展的主导方向,出台该计划有助于青岛汽车产业顺应全球发展趋势,突破现有发展瓶颈,从传统制造向高端智能制造转变,提升产业附加值与市场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三极支撑、多点突破” 的产业布局,相比其他城市的产业布局模式,有什么独特优势?

    “三极支撑” 依托现有的整车制造产能,在即墨汽车产业新城、莱西新能源汽车产业集聚区和西海岸汽车生产基地集聚发展,能充分发挥规模效应,集中资源进行整车制造的升级与扩张,形成产业核心增长极。“多点突破” 鼓励各区(市)、功能区凭借自身优势发展细分特色产业园区,如汽车电子、检验检测等,这种模式避免了产业过度集中带来的资源紧张与同质化竞争,可调动全市各区域的积极性,形成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产业生态,相比一些城市单一的产业集中布局模式,更具灵活性与创新性,能全方位挖掘产业发展潜力。

    三、与以往青岛出台的汽车产业相关政策相比,本次行动计划有哪些突出的创新点?

    本次行动计划创新点显著。在产业布局上,提出 “三极支撑、多点突破” 的全新模式,充分考虑了青岛各区域的差异化优势。在发展方向上,结合青岛市实际,提出了打造新能源商用车生产基地、出口牵引型产业高地的发展方向,更加突出我市在产业定位上的“青岛特色”。在任务举措中,注重以场景示范应用落地带动产业发展,研究提出载人、非载人等不同场景的任务目标,以及相应智能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思路,为创新性开展“车路云一体化”建设提供重要支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