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收藏
取消收藏
【专家解读】青岛市地方标准管理办法
字体大小: 打印
  • 索引号 2534675595675092870
  • 主题分类 其他
  • 发布日期 2024-12-27
  •  

    《青岛市地方标准管理办法》

    青岛市标准化研究院高级工程师  许静

    标准是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的技术支撑,是国家基础性制度的重要方面,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发挥着基础性、引领性作用。标准助推创新发展,标准引领时代进步。新时代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迫切需要进一步加强标准化工作。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深化地方标准管理制度改革”,为地方标准管理工作赋予了新的使命和任务。为加强地方标准管理,提高地方标准质量,市政府出台了《青岛市地方标准管理办法》,自2025年3月1日施行。

    《青岛市地方标准管理办法》从地方标准的立项、起草、审查、发布、实施及监督管理等各个方面做了规定,为规范我市地方标准制定行为、提升地方标准制定质量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保障,有助于加快构建高质量发展地方标准体系,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标准技术支撑。

    为切实抓好《青岛市地方标准管理办法》的贯彻实施,建议市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和各有关行政主管部门,聚焦关键重点,做好关键动作,不断提升我市地方标准管理工作水平,助力青岛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是聚焦宣教,抓好《办法》贯彻实施。通过召开政策宣讲会、现场宣传、专题培训等宣传手段,阐述《办法》确定的主要制度、建立的工作机制和相关工作要求,增强各有关方面把握《办法》、遵守《办法》、实施《办法》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充分发挥网络、电视、报刊、新兴媒体等各类传播阵地作用,开展广泛宣传教育,切实提升《办法》的知晓率和普及率,营造良好的实施氛围。

    二是聚焦产业发展,抓好高标准引领提升。大力实施企业标准领跑者制度,开展企业标准先进性评价、企业标准化良好行为评定,加大标准化资助奖励力度,全面抬升青岛标准新高度,促进青岛标准提质升级。大力实施标准升级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推动地方标准转化为国际标准、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大力实施产业链标准升级行动,聚焦市委市政府确定的24条产业链、“10+1”创新型产业链等战略部署,加大集成电路、半导体、新能源等新兴产业领域标准制定支持力度。大力实施城市标准化提升行动,协调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开展城市更新、城市管理和治理等相关标准制定和标准化试点工作。

    三是聚焦人才培养,打造标准化人才高地。充分发挥国际标准化培训基地(青岛)、青岛大学标准化学院、国家1+X标准编审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城市等教育培训阵地优势,全面推广“标准化+”社会公益大讲堂,构建国际标准化培训、标准化学科基础教育、标准化职业技能培训、标准化公益培训的标准化人才培育体系,为参与国际标准化交流合作、集聚国际标准化高端人才、构筑标准化人才青岛高地做出积极努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公文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