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收藏
取消收藏
【专家解读】青岛市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5年)
字体大小: 打印
  • 索引号 2533926935457746375
  • 主题分类 其他
  • 发布日期 2024-05-30
  • 雷雨龙,吉林大学青岛汽车研究院院长,吉林大学汽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近期,青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青岛市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是围绕着国家以及山东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总体目标与路径,为青岛市新能源汽车产业设定具体目标、明确重点方向、锁定支持措施的地方性阶段性政策文件。    

    一、《行动计划》的出台向产业和市场释放出那些重要信息?     新能源汽车是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的主要方向,是我国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选择,也为产业和企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行动计划》明确了今明两年青岛市汽车产业建设发展的市场的规模与目标,力争到2025年整车产量达到40万辆,培育出两家年产10万辆以上的新能源整车生产企业,全市整车生产制造产业规模达到1200亿元左右。《行动计划》还明确提出,到2025年,青岛市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将达到45%左右,保有量将达到45万辆左右。     根据《行动计划》中指出的“2025年,产业链规模力争突破2000亿元”测算,全市汽车核心零部件等配套产业市场份额将获得放量增长。其中汽车电力电子、动力电池系统、电驱动系统、新型底盘架构、智能座舱系统、氢能与燃料电池等6个领域,以及高性能轮胎、高端传动系统、轻量化车身、充电桩等产业将获得较大的市场份额。需要注意的是,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应用将带动充电、加氢等基础设施的增长,《行动计划》中提到的“农村地区充电基础设施达到1.5万台”,将成为相关企业竞争新领域。    

    二、《行动计划》为供需两方提供了哪些启示、机会、优惠?     《行动计划》按照“产业提升、夯实基础、创新驱动、开放场景、拓展市场”的发展路径,着力实施包括“整车能力提升”“关键配套进档”“智能网联突破”“应用场景引领”“出口动能牵引”“后市场体系构建”“技术创新驱动”“资源要素保障”“产业生态打造”等九大行动。    

    其中市场主体需要重点关注的方面包括:    

     一是纯电(含换电)、混合动力、氢燃料动力的新能源商用车将获得政策支持,以“支持车企持续开发新产品”“塑造新优势”。    

    二是传感器、控制器等高端汽车电子产业项目落户更加方便,青岛市将规划建设专业的产业园区以形成集聚发展态势。    

    三是以低速无人驾驶车辆为代表的智能网联汽车管理日趋规范,智能网联汽车上路通行所需的认证、审批等手续更加简化,商超配送、快递物流、园区景区、机场、港口等典型应用场景将逐步开放,道路基础设施和车联通信网络等支撑体系更加完善,相关领域的市场机会较大。      

    四是新能源汽车的使用场景和范围进一步扩大,公共服务、交通运输、物流配送等领域新能源汽车的用量将出现一定的增长,新能源汽车下乡等活动可有效刺激农村及郊区市场。    

    五是新能源汽车出口、二手车交易以及维修维护、回收拆解等后汽车市场逐步规范,企业与市民都能直接体验到政策机制调整和市场体系建设带来的便利性。其中,基础设施体系优化和金融保险服务强化等措施,将同时对企业经营与市民购车等方面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持和更普惠的服务。       六是汽车产业科技创新类企业应提速技术成果转化进程,其中涉及车用芯片、基础软件、车身轻量化材料、高端制造与检测装备等先进共性技术,新体系动力电池、燃料电池系统等核心部件,以及动力电池正负极材料、隔膜、全固态电池等重点领域的企业将获得重点扶持,企业重大关键技术攻关等方面的工作将获得产业链企业、高校等单位的支撑。    

    此外,对于企业和个人新能源汽车消费者来说,需要关注充电加氢基础设施建设、二手车交易、维修维护、金融保险服务以及展会、整车企业技术说明会、“链万企”供需对接大会等相关措施的落地,可有效降低购车、修车、卖车等方面的费用支出,获得更大的实惠和保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