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收藏
取消收藏
《青岛市海上溢油应急能力建设规划(2021—2030年)》解读
字体大小: 打印
  • 索引号 2464805076592495165
  • 主题分类 应急管理
  • 成文日期 2022-05-19
  • 发布日期 2022-05-19
  •      一、制定背景

      近年来,依托丰富的海洋自然资源和港口带动力,我市海洋经济迅猛发展。随着我市海洋经济高速发展,青岛海域船舶流量不断增大,通航环境日益复杂,成为我国沿海水上交通事故和溢油污染事故的高风险区,“4.27”溢油9400吨,造成特大船舶污染事故。为有效应对青岛海域海上溢油风险,保证海上溢油应急能力与之相匹配,我市溢油应急能力建设亟需顶层设计,科学规划。为落实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满足公众和城市发展对海洋环境保护需要,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保障我市海洋经济健康发展,制定本规划。

      二、制定依据

      依据《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国家重大海上溢油应急能力发展规划(2021-2035年)》等文件。

      三、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污染防治攻坚战总体战略部署,以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为引领,以保护海洋环境、为青岛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优质服务为主线,以国家针对海上溢油应急能力建设的新要求为导向,立足青岛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特点,充分考虑城镇化建设和当地经济发展的长远需求,更新观念,注重规划的可操作性和连续性,整合中央、地方、企业等多方资源,各负其责,全面提升我市海上溢油应急能力,为建设美丽青岛提供有力保障。

      四、基本原则

    立足当前、着眼未来。作为社会经济、公众利益与海洋生态环境的重要保障,海上溢油应急能力的发展水平应与经济和港口发展水平相协调,与海域污染风险水平相适应,并充分考虑经济发展的长远需求,随着全市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而适度超前发展。

    统筹规划、突出重点。以《青岛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为基本遵循,与《国家重大海上溢油应急能力发展规划(2021-2035年)》《青岛市“十四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青岛市“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有效衔接,统筹规划全市海上溢油应急能力建设。突出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着重解决我市海上溢油应急能力建设中存在的关键问题和薄弱环节。

    整合资源、统一调度。加强海上溢油事故应急法制与体制建设,发挥优势,整合资源,建立统一指挥、分工明确、运转高效、协调有序的海上溢油应急工作机制。

    平战结合、优化配置。按照全面覆盖、合理布局、优化配置、重点加强的原则,分阶段分层次规划青岛市海上溢油应急监视监测网络与应急设备物资,针对关键设备物资数量不足与结构性矛盾并存的问题,适度增加应急船舶数量,提高应急队伍整体素质,实现关键性设备的优化和整体性能的提高。

    五、建设目标

    到2030年,总体建成与海域环境保护目标相统一、与区域污染风险水平相适应的海上溢油应急能力体系。海上溢油应急组织指挥体系更加科学高效,陆海空天一体化的海上溢油监视监测网络逐步形成,溢油事故应急综合处置能力显著加强,专业应急队伍综合技能和实战能力有效提升,实现管理决策智能化、监视监测全面化、应急设备精良化、应急队伍专业化,为建设美丽青岛营造安全、清洁、友好的海洋环境。

    六、主要内容

    《规划》明确了青岛市海上溢油应能力建设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建设目标,从海上溢油应急预案体系、海上溢油应急组织体系、海上溢油应急指挥平台、海上溢油监视监测系统、海上溢油应急处置能力和海上溢油应急处置队伍等方面提出了六项工作任务:

    一是优化海上溢油应急预案体系,建立区域溢油应急联防机制。不断优化《青岛市海上溢油事件应急预案》,并注重与《山东省重大海上溢油应急处置预案》、《国家重大海上溢油应急处置预案》等上层预案的协调与衔接。在预案中进一步明确区域应急联防机制、市政府关于海上溢油事故的组织体系和工作机制以及应急响应过程中相关部门和有关人员的职责。按照上级统一部署,建立区域海上溢油应急联防机制。

    二是完善海上溢油应急组织体系,明确部门溢油应急职责分配。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理清应急、海事、交通、海洋、环保等相关主管部门对青岛辖区内发生海上溢油的监视、处置等职责,推进依法治污,完善应急、海事、交通、海洋、环保等主管部门有关海上溢油的应急反应机制,推动财政部门为溢油应急工作提供资金保障,增强管理实效,完善由海上溢油事件专项应急指挥部、现场指挥部以及应急成员单位组成的海上溢油应急组织体系。

    三是建设海上溢油应急指挥平台,打通应急信息互联互通渠道。建成海上溢油应急指挥平台,实现溢油应急指挥、组织和决策机构对应急信息管理、响应和指挥等功能的应用。在青岛市海上溢油事件专项应急指挥部成员单位建立平台终端,打通海上溢油应急责任单位间有关应急资源、应急信息的共享渠道,充分融合各部门溢油应急作战能力资源配置,建设海上溢油应急现场指挥平台,畅通各责任单位与应急指挥部、现场指挥与应急指挥部间的联系渠道,实现应急信息同步、共享,保障应急资源可为决策充分利用和发挥效能,提升应急责任单位间的联动水平。

    四是配置海上溢油监视监测系统,打造综合立体监视监测体系。配置码头溢油监视系统、岸基溢油监视雷达以及搭载摄像功能及石油类特征光谱探测功能的无人机和直升机设备。完善海上溢油监视网络,在重点港区设置岸基溢油雷达监视系统,在符合一定技术条件的航空器和海事执法船、海洋监测船等公务船舶搭载溢油监视设备。构建海上溢油监视信息综合系统,将监视信息整合接入到海上溢油应急指挥平台,为溢油应急响应方案的制定和调整提供实时数据和决策支撑。以近岸海域环境监测站点为基础,形成专门针对陆源溢油和船舶溢油的水环境常规监测网络,加强近岸海域港区、自然保护区、海洋保护区、海水养殖区、滨海风景旅游区等环境敏感区域的水质监测。

    五是提高地方溢油应急处置能力,提升溢油应急设备工作效能。建设青岛市溢油应急综合反应基地,基地设备库综合配备围控、卸载、回收、清除、吸附、储运和小/微型就地消痕焚化等设备,具备专业溢油应急处置船舶靠泊、溢油应急设备存放和转运、回收物临时储存、应急队伍训练和值守等功能,达到1000吨综合溢油清除能力。配套建造一艘专业溢油应急处置船舶,具备300吨清污能力。按照海上溢油清除能力建设统筹兼顾岸线溢油清除能力建设的基本原则,在规划建设期内,海上溢油清除能力建设同步兼顾岸线溢油清除能力建设,同时根据岸线实际情况,配备常规的岸线溢油清除物资。

    六是组建海上溢油应急专业队伍,加强培训演练提高实战能力。依托市消防救援支队海上救援大队和山东港口集团青岛港集团有限公司应急救援中心,组建一支政府专业力量和一支企业专业力量,作为高素质专业溢油应急队伍,纳入青岛市海上溢油应急体系,由市政府统筹安排专项资金支持,依托青岛港集团定期组织开展应急人员的知识培训和技能训练。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巨大力量,建立组织渔民协调机制,开展针对渔民的应急组织、通讯、清污操作等的培训演练。沿海区(市)政府根据岸线实际情况,配备组建专业岸线溢油清除应急队伍。采用专职和兼职相结合的方式组建政府、企业和社会应急队伍,定期开展专项应急演练。

    六、保障措施

    为保障规划建设项目有效实施,制定了加强资金政策保障、加强规划实施管理、加强组织沟通协调等三项保障措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