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制定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以服务学生全面发展、增强综合素质为目标,加强和改进中小学校体育工作。教育部、山东省对学校体育工作及学生体质健康分别发文提出要求,近年来,青岛市以贯彻《山东省学生体质健康促进条例》为抓手,加快学校体育改革发展,学校体育教学质量明显提高,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形成了学校体育改革发展与教育综合改革部署相协调,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稳步提升,在全国具有领先地位的学校体育事业发展新局面。随着青岛教育高质量发展,校园体育工作面临新形势、新需求、新挑战,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学校体育工作落实不实、质量不高、发展不平衡的情况。面对当前我市学校体育和安全工作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我们应进一步更新观念,采取积极措施,提高政治站位,提高对强化学校体育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推动青少年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实现以体育智、以体育心具有独特功能,促进中小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二、制定依据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体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20〕36号),把学校体育工作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全面加强和改进青岛市中小学校体育工作,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全面加强和改进青岛市学校体育工作三年行动计划。
三、出台目的
加大对学生体质健康的重视程度,增强学校体育工作的工作力度,确保青岛市中小学生学校体育工作及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在山东省保持领先地位。
四、重要举措
《三年行动计划》分三部分,共23条。
第一部分: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提出了我市体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到2024年的几年中,各年度体育工作的具体目标。
第二部分:重点工作任务。从六个方面提出了19条具体工作措施和任务:1.关于实施体育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提出了五项措施和任务,一是增加体育课时。二是优化教学内容。三是创新组织形式。四是把握教学方向。五是加强体育锻炼。2.关于实施体教融合人才孵化行动:提出了四项措施和任务,一是创建体育特色学校。二是完善体育竞赛体系。三是建设高水平运动队。四是完善高水平运动员招生选拔政策。3.关于实施体育师资队伍专业化行动:提出了三项措施和任务,一是配齐配强体育师资。二是培育体育名师团队。三是保障体育教师待遇。4.实施体育办学条件优化行动。提出了三项措施和任务,一是加大体育经费投入。二是改善场地器材配备。三是引导家庭社会力量参与。5.实施督导评价强化行动:提出了五项措施和任务,一是完善教学评价。二是强化督导问责。6.关于实施农村学校体育均衡化行动。主要着眼于补齐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短板制定措施。
第三部分:组织保障,主要从组织制度保障和导向措施保障两方面提出了4条保障措施。1.关于夯实组织制度保障:一是加强组织领导。二是加强制度保障。2.关于构建导向措施保障:一是强化宣传引导。二是制定落实措施。
五、创新突破
《三年行动计划》在贯彻落实国家和省政府意见的基础上,根据我市实际,做了一些创新和突破。
1.第二条“工作目标”中,制定了从2022年到2024年,各年度要达到的具体目标,提出了具体的指标建设任务,课程、教师、活动、设备配备、加强农村美育等”循序渐进的工作目标,并与“十个一”有机结合,大大增强了可操作性,有利于下一步各年度具体工作的推进落实和督导。
2.“双减”政策有效落实,校园体育实现“双增”。第五条“加强美育课程建设”是《意见》中的重点内容之一。根据市政府提出的加强文化建设的要求,提出了与我市特色文化工程和独有的地方民间艺术资源建设相关的美育课程开发意见。分层次提出各学段美育课程建设任务:“义务教育学校开设舞蹈、戏剧表演等美育校本课程,普通高中为学生提供合唱、形体、创意设计等能够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需求的美育选修课程,中等职业学校要与专业课程相结合,为学生开设礼仪、模特、电脑绘画、雕刻等实用性美育课程”。
建立循序渐进、科学衔接的体育课程体系。建设市级精品课程100门,以游泳为例,山东省政府文件提出力争到2025年让每一名中小学生掌握游泳技能,而我市从2015年就提出游泳进校园,从小学开始普及游泳课,远超山东省目标。
第六条“深化美育教学改革”也是《意见》中重点创新和突破的内容。根据我省和我市基础教育改革的意见,提出“建立以提高学校美育质量为导向的课程实施机制,探索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新方式,研究美育学习新策略,激发学生持久的美育学习兴趣”,“探索建立不同学段分层教学、同一学段自主多样选择的美育教学模式”,“积极推进美育学科长短课、大小课、跨年级选课”。确定了下一步我市中小学美育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
第16条“改革考试制度”,是三年行动计划中创新和突破的内容,提出结合青岛市中考改革方案,修订完善《青岛市初中毕业生体育与健康学业水平考试实施方案》,将初中毕业生体育与健康学业水平考试由合格考变为等级考,实现高中学业水平合格考试的体育学科考试分值直接计入总分。发挥了考试指挥棒作用,激发了学校、家长、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内生动力。
4.关于美育师资队伍建设方面的突破。在第九条“加强美育师资队伍建设”中提出了“探索建立区域内美育教师跨校联盟,以学区为单位配齐配足美育学科教师,在学区内推行美育教师跨校走教,满足多样化的美育教学需要”。同时,针对前期座谈会集中反映关于“目前大部分区市的教师招聘程序为笔试、说课、专业面试,此程序使得很多专业水平较高的艺术老师止步于笔试程序,不利于招收高水平的艺术教师”的问题,将“每年教师招聘计划中要确定一定比例用于美育教师招聘,实行美育教师招聘的面试前置”在《意见》中固化下来,以保证美育教师的专业水平。
5.关于美育教师待遇的突破。学校艺术社团活动是学生审美素养提升的重要途径,但目前情况是:一线艺术老师辅导艺术团队基本在课余时间,很多艺术团队如管乐团等,规模较大,专业门类较多,团队的培养周期较长,耗时费力,但目前对艺术老师带团和辅导在职称评定时不予认定。因此,在《意见》第十条“切实保障美育教师待遇”中对目前政策进行了突破:首次明确“美育教师承担学校安排的课外美育活动和社团辅导工作的时间,计入其工作量,评定职称时,可按规定计算辅导员工作年限”。
6.重点关注了农村学校美育发展。《意见》第十一条单列“推动城乡美育均衡发展”,针对农村学校美育发展,提出具体措施:一是深入开展“艺动城乡”全市城乡学校美育对口帮扶工作,巩固我市城乡均衡发展品牌;二是充分挖掘农村地区丰富的民间美育资源,因地制宜地开设具有农村特点的美育课程;三是深入开展农村学生艺术实践工作坊活动,研制开发经济适用、简便易学、适合农村地区学生的美育学具,为农村学生全面进行美育教育创造必要的条件。
7.强化督导问责
8.对有关任务进行了数字量化。《意见》重点任务中,对有关任务的目标进行了具体的数字量化:如到2020年,建设百支管乐团、千支舞蹈队、万个艺术社;100个市级校外美育实践活动基地;30个美育大师青岛工作室,70个美育名家工作坊;创建市级美育示范学校150所等,都明确了具体的任务数量。
政策执行(解释)处室:青岛市教育局体卫艺处
联系电话:85912648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