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青岛市“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的通知解读
字体大小: 打印
  • 索引号 00511755800000097000149
  • 成文日期 2021-10-28
  • 发布日期 2021-10-28
  • 发文字号 青政办发〔2021〕2号
  • 发文单位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   《青岛市“十四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坚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在有效衔接国家、省制造业专项规划以及市“十四五”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吸纳企业家管理理念,全面谋划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明确争创国家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试验区,建设“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打造“工赋青岛 智造强市”城市新名片的定位,加快重塑青岛制造新优势,再创青岛制造新辉煌。

      一、总体考虑

      《规划》编制主要基于五个原则考虑:

      一是坚持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协同发力。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加强规划引导、政策支持和企业服务,促进各类要素资源向先进制造业集聚,最大程度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二是坚持自主创新与开放合作双轮驱动。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持续提高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能力。实施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强区域协同和全球布局,打造制造业合作竞争新优势。

      三是坚持需求牵引与供需联动相互促进。立足扩大内需战略基点,以消费升级引导有效投资,拓展制造业发展空间。优化制造业供给结构,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以高质量新供给催生多元化新需求,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

      四是坚持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坚持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双向发力,培育壮大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赋能企业智能改造和数字化转型,推动制造业生产方式、产业形态和商业模式变革,提升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的深度和广度。

      五是坚持系统谋划与重点突破有机统一。坚持系统观念,统筹产业空间布局和要素资源优化配置,强化产业链精准设计和供应链高效协同;聚焦产业基础薄弱环节,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加快构建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绿色低碳的现代产业体系。

      二、主要内容

      《规划》由六部分构成,包括发展形势、总体要求、产业选择、布局优化、重点任务、保障措施。重点从发展定位、发展路径、发展任务、发展保障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发展定位

      重点强化“一提升、一主导、一领先”,即提升制造业在全市的基础地位,争取区域产业集群的主导地位,保持制造业融合创新的领先地位。明确“两个定位、一个名片”,即争创国家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试验区,建设“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打造“工赋青岛 智造强市”城市新名片,重塑青岛制造新优势,再创青岛制造新辉煌。

      (二)发展路径

      包括产业选择和产业布局。其中,产业选择上,按照全市产业总体布局,立足青岛制造业发展基础,全力打造现代海洋、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家电、轨道交通装备、新能源汽车等五个国内一流产业集群,改造提升装备制造、高端化工、食品饮料、纺织服装等四个传统优势产业,培育壮大生物医药、新材料、航空航天等三个新兴产业,前瞻布局氢能及储能、生命科学、类脑智能等一批未来产业,推动制造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

      产业布局上,按照“空间集聚,区域协同”的原则,提升特色园区、市级重点工业产业集聚区、国际招商产业园、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一区多园”、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承载支撑能力,加快形成“环湾引领、轴带集聚、园区支撑”的制造业发展格局。

      (三)发展任务

      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突出任务工程化,重点实施八大工程。

      一是实施“强基工程”。推动企业创新平台建设,开展核心关键技术攻关,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大力实施企业技术改造提升,着力增强制造创新体系效能。

      二是实施“锻链工程”。建立健全重点产业链“链长制”,打好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强化质量标准支撑,着力提高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三是实施“赋能工程”。加速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推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着力推动制造业数字化升级。

      四是实施“倍增工程”。加快打造生态主导型企业,支持重点企业跨越式发展,着力强化龙头企业引领作用。

      五是实施“育苗工程”。强化多梯次企业培育,强化“品牌之都 工匠之城”建设,着力培育壮大各类市场主体。

      六是实施“聚合工程”。开展产业集聚区提升行动,推进各类产业园区联动发展,着力引导资源要素集聚发展。

      七是实施“双碳工程”。全面构建绿色制造体系,协同推进低碳节能发展,持续强化安全生产监管,着力构建绿色安全制造体系。

      八是实施“链接工程”,推动胶东经济圈产业一体化发展,打造国内大循环重要战略支点,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产业链接,着力提升区域协作开放水平。

      (四)发展保障

      重点从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规划实施、深化重点改革、加大财税扶持、强化人才保障、抓实项目落地、完善服务保障、加强风险防范等方面提出相关保障措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您可以通过公文法规查阅该文件的其他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