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我要收藏
取消收藏
2025年,市政府办公厅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办公厅工作的重要指示,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要求,干字当头,实字为先,紧紧围绕“打造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模范机关”一个总目标,深入推进规范化、标准化、智慧化“三化”建设,抓实“党建引领走在前、提质增效保运转、统筹资源抓落实、加强供给保民生、智慧赋能扩开放”五大任务,以更大力度统筹协调,以更高水平参谋辅政,以更实举措督促检查,以更优方法服务保障,以改革创新精神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走在最前列、当好排头兵。
一、坚持党建引领,旗帜鲜明讲政治
1.不断强化理论武装。始终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坚持把党中央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对青岛工作的重要指示作为谋划推动工作的根本遵循,时常对标对表,检视改进提高,以实际行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强化理论武装,严格落实党组会“第一议题”制度,高质量开展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研讨。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推动党纪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
2.加强机关党的工作。制定实施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年度任务安排工作要点、修订责任清单。深化清廉机关建设,制定年度清廉建设工作计划。实施党支部书记政治能力提升工程,建立青年干部理论学习小组制度,开展走进“新产业、新赛道、新引擎”实践活动。深化“四强”党支部建设,推动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水平再提升,做好“两优一先”评选和党支部评星定级。全面落实意识形态、统一战线工作责任制,持续推动国家安全和人民防线建设。
3.深化政府办公系统政治建设。深入推进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办公厅工作的重要指示在全市政府办公系统落实落地。举办全市政府办公系统“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专题培训班,配合市委办公厅组织全市党委政府办公室主任会议,举办政府系统、中央省驻青单位办公室主任分片座谈会,举办政府系统改革创新成果交流会,推动政府办公系统政治能力、业务能力双提升。
二、深化“三化”(规范化、标准化、智慧化)建设,提质增效保运转
4.发有用的文。坚持公文报送要素清单管理,进一步规范请示、报告审核标准和报送流程,确保精准拟办、高效运转。持续完善山东通协同办公平台和金宏办公系统,不断优化流程功能,推动公文运转更加高效便捷。健全政府发文“年度计划+季度调度”动态管理机制,严控文件数量。探索建立公文联合审查评估制度,协同做好政策性文件制定评估工作。丰富政府公报发布形式,以电子化手段扩大公报知晓度,确保政策文件第一时间“直达快享”。
5.开管用的会。研究制定《紧急会议服务保障应急预案》《服务保障上级来青召开会议工作规范》。加强会议活动统筹、常务会议议题提报、重大行政决策事项审核把关、会议保障协同配合,服务科学民主依法决策。以“开好一次会、解决一件(批)事”为原则,加强会议统筹、计划管理、台账调度,合理压减参会人员,通过合并召开、套开、续开等方式科学压减会议数量,坚持开务实管用的会,切实减轻基层负担。
6.科学统筹活动安排。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强化规章制度管理,加强“三单一函”等要件把关,规范接待经费支出。优化重大活动统筹协调机制,强化协同联动,注重细节管理,梳理标准化接待流程,完善客情档案和调研信息库。加强接待队伍建设,强化接待业务培训,深化“臻诚礼合”服务品牌,修订岗位职责和要素清单,提升接待队伍综合素质和服务效能。
7.大力弘扬“短实新”文风。加强对市政府、市政府办公厅公文内容、篇章结构、逻辑表述等严格把关,不断提升文稿制发质量。加强办公厅文字队伍建设,举办文字能力提升专题讲座,举办政府办公系统文稿写作竞赛,办好《写点东西》文字微刊,实施文稿“揭榜挂帅”,提升整体文字水平,培养发现优秀人才。
8.增强信息辅政作用。进一步扩大信息来源,拓展多元信息渠道,用好专家智库资源,深化“大信息”工作格局。紧紧围绕中心工作,聚焦行业发展趋势和外地先进经验,强化选题谋划。加强信息审核把关,提升信息报送质效。在全市政府信息系统开展集中培训和分层次、分区域、分类别相结合的培训、调训,打造过硬信息队伍。
9.强化值班值守工作。修订《值班值守规范手册》,严格落实各级值班工作规范要求,完善请销假网上报批系统,持续提升值班值守和信息报送规范化水平。建立网络信息共享联动机制,强化与网信、网警、职能部门和区市政府协调联动,增强舆情信息参谋辅政作用。改造完善值班平台系统功能,提升值班信息报送自动化水平。
三、围绕中心大局,统筹资源抓落实
10.增强督查穿透力。坚持全局视角,树牢有解思维,加强统筹协同,深化批示、决策、交办事项贯通式办理。聚焦关注重点、关键节点、落实难点,加强智慧分析、定期研判和专项调度,常态化开展督导调研,推动督帮一体制度化,增强督查工作实效。开展政府督查工作培训,规范协同办理流程、督办标准、方式方法,提升督查队伍能力水平。认真组织完成上级督查的协调服务保障,制发《服务保障上级督查工作指南》,提升服务保障规范化水平;抓好国务院“互联网+督查”和省“鲁力办”平台转办重要问题线索的核查督办,制定办理标准、常见问题、负面案例三张清单,切实提升办理质量。
11.提升政务服务质效。优化领导批示事项、会议确定事项、书记市长交办事项“三本台账”,推广《关键任务图》《年度“规定动作”图》《阶段重点任务图》“三张图”,以智慧化手段超前谋划、优化服务、抓好落实。建立市领导分管领域办公室系统“碰头机制”,定期与各单位办公室沟通工作安排,开展“双向培训”,促进同向发力,形成工作合力。树牢底线思维、节点意识,以最严要求、最细措施,协助市领导守牢安全发展底线。
12.实现建议提案办理“高质量”。督促各部门向代表委员全面报告工作、全流程加强沟通,统筹抓好年度重点工作和对口联系。完善建议提案分办“十原则”,提前界定争议问题,优化现有手机端建议提案办理小程序,实现建议提案分办数据实时共享,提高一次分办准确率。对需要长周期办理的建议提案,督促承办单位定期向代表委员通报最新办理进展,直至办理完成。联合统战部举办专题培训班。做好典型选树,办好新闻发布会和专题电视节目,扩大建议提案影响力。
四、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成效,加强供给保民生
13.持续办好民生实事。聚焦群众急难愁盼,督帮一体抓好15件市办实事推进落实;围绕市民关心关切,推进民生领域堵点痛点难点问题整治,努力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继续放大“向市民报告、听市民意见、请市民评议”活动效应,更好倾听民声、尊重民意、顺应民心,不断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成效,增强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14.持续提升热线平台办事质效。努力搭建群众满意的“一线通达”政务服务“总客服”,做优做强“12345·青诉即办”品牌。深入落实《进一步健全12345·青诉即办诉求解决平台体系全面提升为民办事质效的意见》和系列配套制度,切实践行“快、准、畅、实、严”工作要求,健全上下贯通、协同联动、全域覆盖、权威高效的为民办事工作体系,创新完善“热线督办、政府督查、联合调研、协同监督、顶格推进”等诉求解决推进机制,纵深推动“未问先答”“未诉先办”。
15.持续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充分发挥市持续深入优化营商环境和推进政府职能转变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加强对8个专题组的统筹协调,及时研究解决重点问题。健全“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清单管理机制和常态化推进机制,抓好国务院、省政府新推出“一件事”落实落地,创新推出一批青岛特色“一件事”。深入开展“我陪群众走流程”活动,组织线上线下运行成效评估测试,持续优化“一件事”系统功能和办理体验。推动惠企政策“直达快享”省级试点任务,探索向利民领域推广实施,力争惠企利民政策“快申快享”“即申即享”“免申即享”常态化运行。依法将功能区纳入行政许可事项运行体系,动态调整市级行政许可事项清单,健全完善行政许可事项实施规范和办事指南。
16.持续提升政务公开效能。与青岛政策通平台打通数据壁垒,升级打造政策“身份证”2.0版本。邀请部门主要负责人、政策参与制定者和熟悉有关业务的专家学者、媒体记者等多角度、全方位开展政策解读,打通从“政策红利”到“民生福利”的“最后一公里”。运用AI技术创新优化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平台,实现从受理申请到答复“全流程监测”。健全政策例行吹风会和政策说明会机制,提高新闻发布规范化水平,做好重大决策、重要政策权威发布。健全完善政策新闻发布、政府网站、政务新媒体和传统新闻媒体等渠道,打造“政务平台权威发布+媒体矩阵宣传推广”的政务公开全新生态。
五、提升口岸竞争力,智慧赋能扩开放
17.优化口岸营商环境。深化口岸大通关建设,深入开展2025年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推进智慧口岸建设。加强对上争取,创建“国际卫生机场”、实施国家移民局入境免检政策、推动航空物流超级货站正式对外启用。做好青岛市2025年度重大国际活动保障。协助推进上合示范区“海陆空铁”战略。聚焦企业政策需求,持续开展口岸政策“精准滴灌”行动,不断增强外贸企业获得感和满意度。
18.高水平扩大口岸开放。按照国家口岸办、省口岸办工作部署要求,研究提出青岛“十五五”口岸发展规划建议,印发《青岛市2025年口岸工作要点》。积极协调即墨区和相关部门加快推进鳌山湾港区查验配套设施建设。加快推动董家口港区港投万邦矿石码头工程、中石化LNG2#码头等项目建设及对外启用步伐。
19.推进反走私综合治理新时代“枫桥经验”工作体系建设“新时代枫桥经验”。统筹开展各类联合专项行动,进一步深化新时代“枫桥经验”工作体系在打击走私综合治理领域的实践应用,坚持党建引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打、防、管、控、建”相结合,加大宣传力度,不断夯实反走私基础力量,全面提升反走私综合治理工作水平。
六、加强内部建设,打造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模范机关
20.着力为基层减负赋能。探索全口径精简各类公文、会议,科学合理安排全年督查工作计划、走访调研活动。将调度政府工作报告确定事项、对上争取事项等进展情况统一纳入督查平台,减少多头调度、多头督查。合理剔除“12345·青诉即办”无效工单,给基层更多时间解决问题。深入口岸一线走访调研,了解企业发展需求,协同解决问题。
21.加强数字机关建设。全面启用数字档案室,实现电子档案一键归档,提高档案信息化归集能力。深入拓展“政畅通”政务服务平台功能,建立完善数据分析辅政模块,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对阶段性工作进行智能分析,不断优化完善领导确定事项管理模块,形成政务活动事前、事中、事后闭环智能管理,领导确定事项进度实时可查,智能可控。探索建立公文、会议、活动、重点工作调度机制,加强工作统筹,增强计划性,减轻基层负担。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