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等有关要求编制。本报告由总体情况、主动公开政府信息的情况、收到和处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的情况、因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被申请行政复议和提起行政诉讼的情况、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情况、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组成。本年度报告的电子版可在青岛政务网(www.qingdao.gov.cn)下载。如对本报告有任何疑问,请与青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联系(地址:青岛市市南区香港中路 11号,邮编:266071,电话:0532-85912121,传真:0532-85913182,电子邮箱:zfxxgkb@qd.shandong.cn)。
一、总体情况
2023年,青岛市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政务公开工作的部署要求,以“青倾公开”品牌为引领,倾尽全力、倾心服务、倾听民声,政务公开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取得新成效。在全省政务公开考核中,我市荣获政务公开“综合工作”和“公众参与工作”两项表现突出荣誉;在全国“政府透明度指数”评估中,我市位居全国城市首位;在全国政府网站的各项评估中,我市均位列前茅;我市13个集体被授予“山东省政务公开工作先进集体”、15名个人被授予“山东省政务公开工作先进个人”。
(一)主动公开方面
今年以来,青岛政务网发布信息3.8万余条,其中政府规章6件,规范性文件72件。抓好政策解读,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政策解读工作的通知》《关于做好青岛政务网政策解读栏目内容保障工作的通知》,对全市各级行政机关政策解读范围、解读责任、解读内容、解读制发程序、解读形式、解读发布平台、解读工作保障机制等进一步予以规范。不断丰富解读形式,升级政策解读页面,设置文字解读、图片解读、视频解读、部门负责人解读等八个栏目,对与公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政策文件,通过多角度和多媒体解读,实现从“一个视角”到“多个视角”,从“纸面难懂”到“动图秒懂”,从“人找政策”到“政策找人”转变,让政策“活”起来。制作优化营商环境方面政策宣传系列动漫视频,全国首创制作发布《手把手教您如何又快又准查找政策》《如何申请政府信息 只需三步轻松学会》系列MG动画,让企业群众看完后秒懂如何获取政策、如何申请政府信息等。视频通过全市政府网站、政务新媒体以及新闻媒体等渠道广泛宣传推广,阅读量达21.8万余次。
(二)依申请公开方面
升级网上依申请公开平台,建立起市区互联互通的全市一体化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处理平台,优化受理流程,规范办理流程,提升申请人体验感、获得感。平台实现线上线下受理全覆盖,标准文书模板全覆盖,历史申请智能查重,进一步做到全面受理、高效服务,让数据多跑路,基层少跑腿,申请人足不出户就可以在线提交申请和查看答复,为申请人提供“倾心服务”。印发《关于加强和规范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工作的通知》,重点从信息公开申请工作各环节的程序、标准和责任划分上进行完善。全年新收到政府信息公开申请8643件,比2022年增加6.1%,2022年结转至2023年政府信息公开申请183件,共办结8550件,按规定结转至2024年继续办理276件。从申请内容看,主要涉及土地征收、房屋拆迁等方面。从申请答复看,“予以公开”2764件,占32.3%;“部分公开”1129件,占13.2%;“不予公开”657件,占7.7%;“无法提供”3431件,占40.1%;“不予处理”165件,占2.0%;“其他处理”404件,占4.7%。共办理政府信息公开行政复议286件,行政诉讼241件。
(三)政府信息管理方面
围绕“高效办成一件事”大力提升行政效能,全国首创“一码通查”政策全链条公开,不断完善政策全周期公开机制,为政策赋予“二维码”身份证,整合政策文件所有相关要素,企业群众通过扫码即可查看政策文件从制定到发布、解读、兑现、评估的全生命周期信息,深化政策集成供给与精准公开,推动政策“精准匹配、快速直达、一键兑现”。持续开展文件集中公开和数据联通工作,并不间断、分批次开展文件公开质量检查,各级各部门制定的规章、行政规范性文件和其他文件发生新增、修改、删除、失效、废止等情况时,已及时更新并同步推送数据。截至2023年底,已向省政府文件库汇聚、传输2016年以来(但不仅限于)政府文件15400余件。
(四)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建设方面
充分发挥青岛政务网信息公开第一平台作用,完善“政府文件库”,开设“优化营商环境”专题专栏。通过采取“日常监管筑基、季度普查达标、专项整治提升”的工作模式,对全市政府网站和政务新媒体账号加强监管,在信息发布及时性、政务服务实用性、政民互动畅通性、内容表述准确性四个维度均有较大幅度提升。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政务新媒体账号优化整合工作的通知》,督促引导各区、市以及开设多个政务新媒体账号的部门,对其主管主办的政务新媒体账号进行优化整合。构建“政府网站+政务新媒体”政策公开矩阵,获得省政府办公厅通报表扬。做好《青岛市人民政府公报》编辑和赠阅工作,全年发行公报24期。高标准、高质量建设政务公开专区,实现一站式、便捷化信息公开服务,做到长期性内容固定公开,经常性内容按季度公开,一次性工作随时公开,群众关心热点问题及时公开,推动政务公开和群众诉求双向对接。
(五)监督保障方面
充分发挥市政务公开领导小组统筹指导协调推进作用,召开全市政务公开领导小组会议,确保政务公开工作协同推进、高效运行。坚持把制度机制建设作为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重点内容和重要抓手,制定出台政务公开工作制度文件52件,有效提升了我市政务公开工作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水平。加强考核监督,制定量化考评方案,进一步细化日常和年度考评内容。落实政务公开日常考核通报制度,实行政务公开“日监测、周拨测、月通报”,第一时间调度检查和督促整改,切实将工作抓在日常,将问题解决在日常。加强培训提升,组织召开全市政务公开、网站和新媒体工作推进培训会议、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培训、依申请公开培训等全市性培训,通过集中培训、现场调研、跟班轮训、点对点指导等形式,开展全方位培训,政务公开队伍专业化水平不断提升。加强政务公开宣传力度,在青岛政务网开设“政务公开工作交流”栏目,发布推介我市政务公开典型经验做法220余篇。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第二十条第(一)项 | |||
信息内容 |
本年制发件数 |
本年废止件数 |
现行有效件数 |
规章 |
6 |
1 |
120 |
行政规范性文件 |
72 |
65 |
391 |
第二十条第(五)项 | |||
信息内容 |
本年处理决定数量 | ||
行政许可 |
3316270 | ||
第二十条第(六)项 | |||
信息内容 |
本年处理决定数量 | ||
行政处罚 |
3391295 | ||
行政强制 |
24433 | ||
第二十条第(八)项 | |||
信息内容 |
本年收费金额(单位:万元) | ||
行政事业性收费 |
411775.9244 |
三、收到和处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情况
(本列数据的勾稽关系为:第一项加第二项之和, 等于第三项加第四项之和) |
申请人情况 | ||||||||
自然人 |
法人或其他组织 |
总计 | |||||||
商业企业 |
科研机构 |
社会公益组织 |
法律服务机构 |
其他 | |||||
一、本年新收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数量 |
8327 |
247 |
6 |
9 |
11 |
43 |
8643 | ||
二、上年结转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数量 |
171 |
12 |
0 |
0 |
0 |
0 |
183 | ||
三、本年度办理结果 |
(一)予以公开 |
2630 |
112 |
6 |
2 |
3 |
11 |
2764 | |
(二)部分公开(区分处理的,只计这一情形,不计其他情形) |
1109 |
16 |
0 |
0 |
1 |
3 |
1129 | ||
(三)不予公开 |
1.属于国家秘密 |
100 |
0 |
0 |
0 |
0 |
0 |
100 | |
2. 其他法律行政法规禁止公开 |
5 |
0 |
0 |
0 |
0 |
0 |
5 | ||
3.危及“三安全一稳定” |
2 |
0 |
0 |
0 |
0 |
0 |
2 | ||
4. 保护第三方合法权益 |
72 |
1 |
0 |
0 |
0 |
0 |
73 | ||
5.属于三类内部事务信息 |
84 |
4 |
0 |
0 |
0 |
1 |
89 | ||
6. 属于四类过程性信息 |
53 |
3 |
0 |
1 |
0 |
0 |
57 | ||
7.属于行政执法案卷 |
133 |
0 |
0 |
1 |
0 |
0 |
134 | ||
8. 属于行政查询事项 |
196 |
1 |
0 |
0 |
0 |
0 |
197 | ||
(四)无法提供 |
1.本机关不掌握相关政府信息 |
2961 |
72 |
0 |
0 |
1 |
13 |
3047 | |
2. 没有现成信息需要另行制作 |
311 |
28 |
0 |
0 |
0 |
0 |
339 | ||
3. 补正后申请内容仍不明确 |
43 |
2 |
0 |
0 |
0 |
0 |
45 | ||
(五)不予处理 |
1. 信访举报投诉类申请 |
77 |
0 |
0 |
0 |
0 |
0 |
77 | |
2.重复申请 |
84 |
3 |
0 |
0 |
0 |
0 |
87 | ||
3.要求提供公开出版物 |
0 |
0 |
0 |
0 |
0 |
0 |
0 | ||
4.无正当理由大量反复申请 |
0 |
0 |
0 |
0 |
0 |
0 |
0 | ||
5.要求行政机关确认或重新出具已获取信息 |
1 |
0 |
0 |
0 |
0 |
0 |
1 | ||
(六)其他处理 |
1.申请人无正当理由逾期不补正、行政机关不再处理其政府信息公开申请 |
60 |
0 |
0 |
0 |
0 |
0 |
60 | |
2.申请人逾期未按收费通知要求缴纳费用、行政机关不再处理其政府信息公开申请 |
78 |
0 |
0 |
0 |
0 |
0 |
78 | ||
3.其他 |
233 |
13 |
0 |
5 |
4 |
11 |
266 | ||
(七)总计 |
8232 |
255 |
6 |
9 |
9 |
39 |
8550 | ||
四、结转下年度继续办理 |
266 |
4 |
0 |
0 |
2 |
4 |
276 |
四、因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被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情况
行政复议 |
行政诉讼 | |||||||||||||
结果维持 |
结果纠正 |
其他结果 |
尚未审结 |
总计 |
未经复议直接起诉 |
复议后起诉 | ||||||||
结果维持 |
结果纠正 |
其他结果 |
尚未审结 |
总计 |
结果维持 |
结果纠正 |
其他结果 |
尚未审结 |
总计 | |||||
210 |
6 |
55 |
15 |
286 |
131 |
3 |
23 |
16 |
173 |
50 |
3 |
3 |
12 |
68 |
五、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改进情况
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政策解读精准性、实效性有待进一步加强;二是政策发布的集成度有待进一步提高;三是政府网站和政务新媒体整体水平与政府治理现代化要求和公众需求还存在较大差距。
针对上述问题,将重点抓好以下工作:一是深入开展政策解读,规范解读程序,深化解读内容,更加注重实质性解读,重点解读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具体条款和政策事项。创新解读方式,对与公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政策文件,通过多角度和多媒体解读,进一步优化“政策问答平台”,打造实时在线、智能答疑的政策咨询新载体。健全政策例行吹风会和政策说明会机制,做好政策精准推送。围绕市政府重点工作或重要时间节点,组织区(市)和部门积极谋划专题系列新闻发布会,深入宣传、有效造势,向社会充分展示开放自信、勤政务实、真诚沟通的政府形象。二是关注民生热点,聚焦急难愁盼,依托大数据根据不同需求打造专题政策包,切实做到“企业和群众点餐、政府配餐”,加强政策精准公开,助力惠民利企的政策精准直达快享。三是加强政府网站和政务新媒体监管,以政务新媒体账号优化整合工作为切入口,督促相关单位集中力量做优做强主账号,打造一批创新政策解读、便捷掌上服务的优质政务新媒体,同步构建政府网站和政务新媒体整体联动、同频共振的信息传播格局,做优做强政务公开第一平台。
六、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
(一)收取信息处理费的情况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政府信息公开信息处理费管理办法>的通知》(国办函〔2020〕109号)和《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政府信息公开信息处理费管理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鲁政办字〔2020〕179号)规定,2023年全市共收取信息处理费1500元。
(二)落实上级年度政务公开工作要点情况
根据《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23年山东省政务公开工作要点的通知》(鲁政办发〔2023〕8号)要求,印发《2023年青岛市政务公开工作要点》,聚焦四大领域13项公开任务35个具体事项进行部署安排。
(三)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办理结果公开情况
2023年全市政府系统共承办市“两会”建议提案1000件(建议508件,提案492件),平时建议提案162件,全国和省“两会”建议提案20件,全部按期办复。除涉及国家秘密、工作秘密的,所有建议提案办理复文或摘要以及办理总体情况均在青岛政务网“人大建议政协提案”栏目及时公开。对涉及公共利益、公众利益、社会关切及需要社会广泛知晓的建议和提案,原则上公开答复全文。专题公开省级人大代表建议、政协提案的办理复文。
(四)年度政务公开工作创新情况
一是高质量打造权威信息发布解读平台。在全省16地市中首个出台《关于建立市政府政策例行吹风会机制的实施方案》,全国首创政策例行吹风会和政策说明会一体化统筹机制,写好政策“使用说明书”,变“单向发布”为“双向说明”,2023年共召开46场。围绕落实国家战略、增进民生福祉、提升生活品质,组织召开“感受身边变化 共享城市美好”等系列新闻发布会260余场,全景展示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丰硕成果、经验成效,营造了坚定信心、振奋人心的舆论氛围。
二是高质量开展政策宣讲。各区(市)、各部门围绕企业和群众需求,不断丰富政策宣讲形式,深化提升宣讲水平。崂山区创新推出“崂省事”流动服务车,企业、群众按需点单约车,服务团队随车上门精准提供政策解读、难点答疑等服务,做到“随叫随到”,延伸政务公开服务触角。城阳区探索实施“逢四说事”机制,每周四与社区居民面对面宣讲惠企利民政策,启动企业申报和科技政策宣讲指导“1+8+N”系列宣讲活动,成立1支专业宣讲队伍到全区8个街道开展N场政策宣讲,有效促进政策落地落实。市民营经济局将党组会开到企业现场,通过“民企时间”议题,精准推送政策到企业,传递政策信心,收集企业意见建议。市医保局在全市开展“医保政策进万家”活动,充分发挥医保政策宣讲团及医保“明白人”作用,走进社区及企业、重点功能区宣讲政策190场,发放宣传资料5万余份,服务参保企业近600家、参保人5万余人。
三是高质量打造“政策问答平台”实现“全天候”服务。收录城乡建设、医疗卫生等高频政策问答7800余条,以通俗易懂的“大白话”语言将复杂政策简单化,通过智能机器人方便企业群众24小时在线咨询提问,快速获取所需政策干货,打造实时在线、智能答疑的政策咨询新载体。
四是高质量开设“优化营商环境”专题专栏。设置“最新政策”“最新视频”“区市矩阵”“专题栏目”四个栏目,整合发布各区(市)、各部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的政策文件、政策解读、视频动画等内容,多角度、多层次、全面生动地向企业和群众呈现近年来我市优化营商环境的政策措施和特色亮点,发布信息690余条,视频97条。
五是高质量打造惠企政策发布兑现平台。扩能升级“青岛政策通”平台,搭建全市统一政策发布兑现平台,集线上申报、实时咨询、在线审批、结果公示、资金兑现、流程监管等功能于一体,为企业提供惠企政策的查询、申报、审核、公示、兑现等服务,汇集信息超2.7万条,实现惠企政策发布、解读、兑现、服务、评价一站式。
六是高质量开展优秀政策解读材料评选活动。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2023年度优秀政策解读材料评选,共收到政策解读材料293份,选出30份代表性强、有借鉴意义的政策解读材料评为优秀解读案例,通过展示各单位优秀政策解读成果,持续提高全市政策解读能力和水平,为企业和群众知晓政策、掌握政策、用活用足政策提供便利。
七是高质量打造政民互动平台。创新打造“青诉即办”诉求解决平台,将政务公开工作与倾听办理群众诉求相结合,快速解决群众、市场主体和基层“民生、发展、执法”三大类诉求。连续15年开展“向市民报告、听市民意见、请市民评议”活动,继续沿用线上“云述职、云评议、云征集”模式,组织38个政府部门通过“公开云述职”+“局长访谈”向市民报告工作,听取意见建议。做好 “问政青岛”“民生在线”“直通12345”等品牌栏目,发布“12345热线指数”,为精准解决民生问题提供了“风向标”。
八是高质量开展“政府开放月”活动。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围绕城市更新建设、民生、营商环境等领域热点问题,回应社会关切、做好答疑解惑,今年共召开470余场,全面宣传解读惠企利民政策措施,让群众走进政府,了解决策过程、运转机制,获得参加活动的企业群众充分肯定。在青岛政务网开设“政府开放月”专栏,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集中展示活动通知、活动内容等全过程信息。
九是高质量优化征集调查栏目。围绕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等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广泛开展线上政策意见征集和评价,提高决策科学性和民主性。聚焦企业群众对政务公开工作的需求,运用问卷调查、统计分析等方式,精心制作发布了《青岛市政府网站与政务新媒体建设管理调查问卷》《青岛市政务公开工作调查问卷》,开展了为期1个月的线上民意调查,通过广泛调研从而更好地了解企业群众需求,以调研促作风转变、促能力提升、促科学决策、促问题解决、促工作落实。
十是高质量打造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平台。组织梳理全市教育、卫生、交通、环保、供水、供电、供气、供热等领域共828家企事业单位名录,升级公共企事业单位信息公开平台,通过对汇聚展示页面进行规范化标准化统一设置,让群众可以按领域、地域快速查找和获取所需信息,进一步方便群众办事。
(五)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数据统计需要说明的事项
本年度报告中所列数据的统计期限自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
(六)本行政机关认为需要报告的其他事项
无。
(七)其他有关文件专门要求通过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予以报告的事项
无。
word下载:青岛市人民政府2023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docx
pdf下载:青岛市人民政府2023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pdf
【图文解读】青岛市人民政府2023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视频解读】青岛市人民政府2023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H5解读】青岛市人民政府2023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媒体解读】青岛市人民政府2023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