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来,青岛市强降雨频繁,降雨量较往年多,保障城市地下场所汛期安全越来越重要。市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上,致公党张崇芹委员就城市地下场所汛期安全问题提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地下场所汛期安全工作的提案》,青岛市水务管理局牵头组织,全力办好该提案,有力推进了城市防汛防内涝工作落实,保障了城市防汛安全。
采纳提案建议,防汛成效明显
针对张崇芹委员提出的制定应急预案、进一步增强预案可执行性、组织好防汛演练及建立防汛联动体系等建议,市水务管理局多次组织职能处室单位和防汛专家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分析预判今年台风和降雨对岛城造成影响的多种可能性,认真修订城市防汛应急方案,强化城市防汛职能部门的应急演练,加强强降雨防御应对,降低强降雨对地下空间造成的影响和危害。今年,青岛市经历了16次强降雨,尤其是在防御应对第12号台风“梅花”时,市城市防汛办公室、市水务管理局未雨绸缪,科学应对,及时发布预警,适时启动响应,充分做好防台风防内涝各项工作,未发生较大和重大事故,城市运行安全有序。
(赵燕副市长督导办理政协提案办理情况)
突出排查整治,落实防汛措施
开展防汛检查。组成检查组多次对排水设施、地铁、隧道、涵洞、地下空间、人防工程、沿海一线等安全状况和紧急疏散预案落实情况进行全面检查。重点对市内三区城防办及人防办、地铁集团、水务集团等职能部门单位进行检查督导,先后重点检查地铁站点、人防单建工程、地下车库、下穿式地下通道、下沉式广场等易积水部位的预案执行、应急演练和人员、物资配置等情况。
(地下车库采用水动力全自动防洪闸自动装置实例)
修订防汛预案。按照上级要求和年度工作计划,印发《青岛市城市防汛办公室关于做好2022年城市防汛预案编制修订和防汛防台风应急演练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各区(市)、各成员单位要深刻汲取郑州“7.20”特点暴雨灾害的教训,根据本地区、本部门开展城市防汛应急预案修订工作,重点做好地铁、人防和地下空间的专项预案修订和完善。重点针对地铁、隧道、地下商场、地下车库等重点防护目标制定专项预案方案,并通过实战演练检验预案方案的可操作性,切实提高防汛排涝和应急处置能力。
(青岛万象城地下车库强降雨应急处置)
增强防汛物资。按照“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无备”原则,各级各部门备足备齐各类防汛物资。全市54座城市防汛物资仓库充实防水砂袋、挡水板等基础防汛物料和大功率移动排水设备、移动发电机等防御应急装备,配置冲锋舟、橡皮艇、排水泵车、应急电源等100余个品种的防御物资。加强城市防汛抢险专业队伍建设,全市共备有214支抢险队伍,抢险队员12000余人。
积极协商研讨,制定下步计划
提高政治站位。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防汛救灾工作的重要指示,动员号召城市防汛各级各单位克服盲目乐观思想,立足防大汛、抢大险、救大灾思想,“宁可十防九空、不可失防万一”,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一旦发生大的汛情,始终将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
完善综合风险监测预警体系。通过信息化建设,更精确、精细的对全市城区道路降雨信息进行监测和预警,形成完善的综合风险监测预警体系。增加道路视频监控,完善城市雨量站点设施,完成城区雨量监测系统的整合,通过大数据统一管理,实现防汛监测预警信息资源共享,为全市水情信息采集提供有力保障。
强化监测预报预警。继续严格做好当前汛末的领导带班和24小时值班制度,切实加强值班值守。加强与气象、水文部门密切协作,开展联合会商,完善灾害预警发布机制,遇到情况及时进行应急响应。及时加强今年防汛经验总结,常态化做好城市地下场所防汛防内涝工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