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双减”是群众关心、社会关注的重大民生问题,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教育良好生态的重要举措。如何认真落实“双减”的政策,全面促进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九三学社青岛市委和政协委员对此高度关注,先后提出了8件这方面的提案。青岛市教育局自接到政协提案后,高度重视,围绕提案提出的意见建议,提升学校教育质量、严格规范校外培训、拓宽课后服务模式、合力推进家校共育等方面工作取得一定成效。
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市教育局出台《关于提高中小学教学质量的实施方案》,从“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增强师资能力、改进教学方法、加强教学研究、强化教学管理”五个方面,积极推进课堂教学革命方面。组织召开义务教育课堂教学革命系列主题研讨会,优选15个单位做经验交流。组织课堂教学改革专题教研,开展基于“双减”的教学改革学科研讨活动小学25次、初中60次,培育推广55例优秀教学法;以“改课”为核心,推进大单元整体教学,推进探究性学习,引领教师创新教学情境,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益,教学革命取得丰硕成果。在减轻学生作业负担方面,从“强化规范管理、强化教研赋能、重视技术辅助、实现减负增效”四个方面入手,成立全市作业改革教学实验联盟(小学联盟校24所、初中联盟校20所),将作业设计纳入教研体系,开展“基础性作业+弹性作业”模式、作业总量调控、作业批阅评价研究。借助作业管理网络信息平台,建立基于大数据的作业设计管理分析系统,实现了作业总量控制、以学定教、向学生精准推送个性化作业等功能,作业减负更科学、更精准、更有效。
拓宽课后服务模式,强化学校主阵地作用。积极拓宽课后服务模式,从“服务范围全覆盖、服务时间“5+2”、服务内容更丰富、服务保障更到位”四个方面入手,实现了课后服务范围和有需求学生的全覆盖,9月份全市参加课后服务学生达到87.7万人,参与率超过95%。目前在市区有32所学校晚自习试点,学生参与率达超过90%。课后服务时间内,引导学生完成或基本完成书面作业,对学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性化辅导和答疑,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学习空间实现了服务提质。深入实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十个一”行动计划,不断推动体教融合、艺教结合、科教融合,进一步健全“节、赛、会、展、演”工作体系,逐步构建起了我市义务教育“减2加N”模式和“五育并举”的育人格局。加强示范引领作用,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我市3篇案例入选全国“双减”十大典型案例,3篇入选全省“双减”十大典型案例。青岛金门路小学“‘三全多样’暑期托管点亮成长新时空”特色案例被中央电视台二频道进行报道。
通过与提案人的常态化联系,及时介绍市教育局贯彻落实“双减”促进中小学生全面健康的相关情况。坚持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综合治理、依法治理,强化学校主阵地作用,系统推进校内减负的课堂教学革命、作业管理革命和课后服务革命,减少参加校外培训需求,合力推进家校共育,系统推进、全链条推进“双减”工作,促进中小学生全面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