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普惠优质发展是我市“十四五”期间学前教育发展的主要方向,也是惠民利民的民生实事。针对民革青岛市委提出的《关于创新学前教育普惠优质发展机制的提案》,市教育局高度重视,积极沟通,强化相关措施的落实,在学前教育普惠优质发展方面迈出新步伐。
与政协委员面复沟通
多渠道扩增学前教育学位供给。大力推动幼儿园建设,2022年将开工新建、改扩建幼儿园18所和推动完工幼儿园9所、50所薄弱农村园改造项目纳入市办实事,目前均按照计划稳步推进,确保年底前完成。完善配套幼儿园建设使用机制,开展了配套园整治“回头看”,确保已举办成为公办园或普惠性民办园的小区配套幼儿园不出现反弹。推动各区市积极落实《山东省学前教育条例》关于城镇居住区配套幼儿园与居住区同步规划、同步供地、同步达到建设条件、同步建设施工、同步竣工验收、同步交付使用的要求。优化普惠性民办园认定管理机制,实施分级管理,根据不同等级确定幼儿园享受的政府补助标准,全市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在园幼儿占比)持续保持在90%以上。
西海岸新区新建的石雀滩幼儿园东江路分园2022年启用
多举措优化学位结构和布局。在学位结构方面,重点增加公办学位供给。《青岛市基础教育优质资源倍增三年行动计划》明确提出“新建城镇居住区配套园全部办成公办园”。2022年全市计划新开办公办园43所,新增公办学位约1.1万个。在学位布局方面,重点在普惠性学位不足区域加大普惠性民办园认定力度,在公办学位紧缺区域大力建设公办园教学点(小微园),促进公办学位、普惠性学位布局的逐步均衡。设立市级公办学位扩增专项资金,对新开办公办园、公办园教学点(小微园)给予专项资金支持。
联盟办园推进扩优提质。深化联盟办园改革,充分发挥优质园的示范引领作用,实现了联盟办园8种模式全覆盖和幼儿园联盟办园参与全覆盖。联盟办园已经成为我市推进游戏活动、幼小衔接、示范园创建等内涵发展的重要平台,带动了各级各类幼儿园保教质量提升,部分联盟体成为优质园的孵化器,在联盟办园的支持下,我市优质园比例从2020年的39%大幅提升至目前的67%。各区市积极创建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对标梳理,攻坚克难,目前,3个区(市)申报国家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认定,数量居全省第一。
山东省幼小科学衔接推进会青岛专场在市南区召开
规范办园促进内涵发展。先后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幼儿园规范管理的指导意见的通知》《青岛市幼儿园精致管理基本规范(试行)》《全市幼儿园办园行为负面清单》,提升幼儿园的管理水平。我市作为山东省幼小科学衔接实验区,进行了为期一年的实验,初步形成市域推进、部门协作、示范引领、专家指导、评估矫正的运行机制,所有幼儿园与小学都组建了衔接共同体,广泛开展了入学准备教育和入学适应教育。2022年7月5日,山东省幼小科学衔接推进会青岛专场在市南区召开,向全省推广青岛幼小衔接经验。
《青岛市“十四五”学前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印发实施后,学前教育普惠优质发展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到2025年,全市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保持在90%以上,公办园在园幼儿提升至60%,优质率提升至85%,学前教育将从“幼有所育”向“幼有优育”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