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以来,市北区紧紧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开展行政复议护航企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不断提升行政复议服务企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积极助力打造稳定、公平、透明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主动靠前服务 畅通涉企复议“快车道”
市北区积极转变工作理念,推动行政复议工作从“被动受理”向“主动服务”延伸。一是精准把脉企业法治诉求。通过开展“入园区进企业”活动,市北区司法局深入企业一线,广泛收集企业对行政执法的意见建议,精准把握企业法治需求,有效提升了企业依法经营和维权能力。二是推动法治力量下沉一线。组织市北区惠企法律服务团队、街道司法所深入重点园区、商圈楼宇广泛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宣传活动,零距离提供行政复议咨询和申请指导。自活动开展以来,已累计走访企业20余家,召开法企座谈、宣讲5场次,提供法律咨询220余次,发放宣传材料1800余张,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和服务实效。三是打造便捷高效服务通道。在中联U谷2.5产业园、橡胶谷产业园设立行政复议助企惠企联系点,在市北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法律援助中心、行政审批服务大厅设立涉企复议咨询点,大力推广“掌上复议”“智慧复议”等线上复议方式,畅通涉企复议申请快捷通道,实现“数据多跑路,企业少跑腿”。
健全工作机制 提升涉企案件“质效力”
市北区着力完善涉企行政复议案件办理全流程机制,确保案件处理高质高效。一是优化审理流程。对涉企行政复议案件实行“优先受理、快速审理、重点督办”。建立涉企案件繁简分流机制,对事实清楚、争议不大的简单案件,适用简易程序快审快结;对重大、复杂、疑难案件,则精审细查,充分保障企业合法权益。二是强化精准办理。 加大“书面审理+听取意见+公开听证”的常态化审理力度,查清案件事实,精准适用法律。办理涉企行政复议案件13件,听证率保持在100%,推动案件质效突破提升。三是提升复议质量。试点行政复议听证“陪议员”制度,主动邀请行政执法监督员、人大代表等旁听涉企行政复议案件听证现场,对行政执法过程“沉浸式”开展监督,听取“陪议员”的意见与建议,释放复议监督新动能。
实质化解争议 当好定分止争“解压阀”
市北区坚持将“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作为涉企复议工作的核心目标。一是健全多元联动解纷机制。召开府院联席会议暨区政府行政复议委员会全体会议,加强与各部门、法院的沟通协作,依托市北区行政争议化解中心化解小型餐饮企业行政处罚争议,汇聚涉企争议化解合力。二是拓展矛盾化解新路径。通过向行政行为明显不当的机关发送案件纠错风险预警告知书,督促被申请人主动履行调解主体责任。2025年以来,通过调解和解为企业降低罚款数额近万元,促进双方和解结案,实现“案结事了”、政企和谐。三是充分发挥监督职能。出台《行政复议与行政执法监督衔接工作指引》,推动“行政复议+执法监督”双轮驱动,探索“一案双查”协同治理新模式,加强复议决定履行监督和案件回溯分析,助力行政争议化解与依法行政水平双提升,从源头上减少涉企行政争议的发生。
下一步,市北区将进一步拓展“入园区进企业”活动的深度与广度,打造市北特色复议调解品牌,常态化开展行政复议助企服务,以更高标准、更实举措推动涉企行政复议工作再上新台阶,为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贡献复议力量。
撰稿/校对:李珂珂、周文静
编辑:李淑
责任编辑:李昊
审核:辛琦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