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收藏
取消收藏
《关于加强财政金融协同联动支持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的政策评价报告
青岛政务网 发布日期 : 2025-06-10
字体大小: 打印

财政和金融,都是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政策手段,在优化资源配置、稳增长、调结构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青岛持续深化财金协同联动,形成财政投入高效、金融支持有力、市场活力激荡的良性互动,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一、政策基本情况

为促进财政金融协同联动,推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根据山东省《关于加强财政金融协同联动支持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鲁政办发〔2023〕16号)有关要求,结合我市实际,经深入调研、广泛征求意见,2024年6月5日,以市政府名义印发《关于加强财政金融协同联动支持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青政办发〔2024〕3号)(以下简称《若干政策》),推出了7方面25条高“含金量”一揽子政策举措,深度融合财政、金融、产业、监管等政策,集聚财政金融资源,聚焦支持科技创新、工业转型升级、绿色金融创新等7个方面,力求用财政“小资金”撬动更多金融“大资源”流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政策有效期三年。

二、政策实施成效

(一)财政金融协同,合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1.统筹各级资金,贯彻落实财政金融协同联动若干政策。截至2025年5月末,市财政安排预算资金超39亿元,吸引撬动金融资源超310亿元,财政资金放大近8倍。其中2024年,市财政拨付资金约21亿元,吸引撬动金融资源约570亿元,财政资金放大超24倍。2025年市级预算安排资金共计14亿元;会同相关部门积极争取普惠金融示范区奖补资金、农业保险资金、省碳减排资金等各类奖补资金2.2亿元,加力支持我市各项专项工作开展。

2.创新基金管理,聚资聚力支持重点产业发展。制定印发《关于提高市级基金投资质效的若干措施(试行)》《青岛市政府引导基金尽职免责实施细则》,研究起草《发挥基金引领作用促进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研究修订《青岛市政府引导基金管理办法》及配套细则,着力发挥政府引导基金、市属国有企业骨干引领作用,更好促进项目落地、产业升级、创新创业。目前储备在谈基金11支,规模合计107亿元。

3.持续改革完善,推进财政资金“拨改投”改革。做好聚焦科技、人才、产业等重点领域设立的“硕果金”“人才金”“种子金”等财政拨改投资金管理,带动社会资本跟投,完善退出机制,实现财政资金的滚动支持、循环投入、持续放大。今年以来累计投入项目资金0.9亿元,撬动社会资本7.9亿元。

(二)大力发展普惠金融,惠及更多市场主体

1.做大政府性融资担保,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一是持续深化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改革,推动融担集团整合组建,截至4月底完成5家市级、3家区级担保机构划转工作及1家市级担保机构实质性托管,其他担保机构划转工作正在按计划推进。二是推动融担集团聚焦我市产业体系,以科技、普惠、产业为三大着力点,降低国担批量化业务中专精特新等企业担保费率,创新推出9款“青担+”特色担保产品,截至4月末,纳入名单的8家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在保余额176.06亿元,直接融资担保年化综合费率0.94%。三是用好担保费补贴、再担保风险补偿等政策资金,2025年安排预算8306万元,鼓励担保机构降低服务门槛和综合融资成本。截至2025年4月末,全市政府性融资担保业务在保余额141.17亿元,同比增长7.08%,累计受惠市场主体7983户。

2.聚焦普惠贷款投放,助力中小微企业发展统筹研究制定金融机构普惠金融激励政策2.0,引导金融资源支小支农、让利实体,扩大普惠金融覆盖面。2025年4月底,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487亿元、较年初增长6.3%,新发放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3.4%、较年初下降0.26个百分点。

3.聚焦乡村振兴,大力发展农业保险,加大支农再贷款投放力度。不断完善农业保险政策体系,在全市推广实施大豆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研究谋划新一轮特色农产品保险方案,加强承保机构绩效评价管理,提升农业产业风险保障水平。1季度以1.2亿元财政资金为农业产业提供风险保障39.3亿元。1-4月,办理支农支小再贷款135亿元,办理再贴现50亿元,合计185亿元,位居全省首位。

二、存在问题

(一)财金联动机制尚需深化。目前财金联动机制主要为与部门就现有政策落实等基本情况进行联动,与部门、区市及金融机构的联动机制尚需进一步拓展深化。

(二)相关措施需进一步优化。目前政府引导基金、金融机构激励、普惠金融发展等工作面临新形势、新要求,相关措施需进一步优化。

三、下一步工作措施

(一)深化财金纵横联动,提升政策实施质效。建立定期调度机制,定期梳理财金联动政策落实情况,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提升政策实施效果。强化各级财政金融政策有效衔接, 完善市区两级联动机制, 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金融活水。

(二)发挥引导基金撬动作用,汇聚社会资本投资青岛。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政府投资基金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精神,进一步完善我市引导基金管理办法及配套制度,加快推动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试点基金、新能源汽车基金、园区基金落地,加强与国家级、省级引导基金合作,引入耐心资本、长期资本。办好2025青岛创投风投大会、政府引导基金大会,拓宽资本与项目对接渠道,支持全市重点产业发展。

(三)调动金融机构积极性,合力支持实体经济。进一步完善对公贷款投放激励、普惠贷款投放激励、金融创新激励等激励政策,鼓励金融机构积极开展对公贷款、普惠金融业务,提升金融服务质效,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优化财政性资金竞争性存放机制, 科学设置评价指标体系,将金融支持实体经济重点领域情况等作为重要指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