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收藏
取消收藏
《青岛市关于进一步优化支付服务提升支付便利性工作实施方案》政策评价报告
青岛政务网 发布日期 : 2025-06-10
字体大小: 打印

青岛市作为优化支付服务工作全国首批17个重点城市,自2024年2月以来,按照“大额刷卡、小额扫码、现金兜底”的工作思路,聚焦“食住行游娱购学医”八大场景,全力提升全市支付服务供给数量和质量,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加强组织统筹

优化支付服务工作纳入分管市领导重要督办事项,成立由分管副市长任组长、23个部门组成的工作专班,强化组织保障。按照“三天一调度,一周一通报,一月一总结”,阶段性统筹推进,及时跟踪调度。成立80人志愿服务团队,定期开展巡检暗访,围绕商户名称、地址、可受理卡种等逐户现场确认,并配合数据比对、交叉验证等确保信息真实、准确。建立专门台账、定制小程序等,及时掌握实际情况及问题短板,并通过“回头看”机制加强督导落实,确保不走过场。

二、夯实场景建设

围绕“六个任务”,全面提升支付服务广度、精度和深度。银行卡受理环境明显改善,截至2025年4月底,全市5000余家重点商户支持受理外卡,外卡受理覆盖率99.98%;现金兜底作用有效发挥,18家重点银行2400余台ATM全部支持外卡取现,“零钱包”累计发放11万个;移动支付便利性不断提升,累计服务外籍用户31万余人次;账户和外币兑换服务更加便利,全市设立外币兑换点1000余个,可办理个人业务的银行网点全部推行外籍来华人员简易开户服务并配套绿色通道或专属窗口;适老化服务持续升温,可提供适老化机具和上门服务的网点覆盖率为100%,累计服务老年人1万余人次。同时,有效发挥入境“第一站”服务作用,胶东机场外籍来宾综合服务中心自2024年9月30日投入运营以来,支付版块共接待3700余人次,办理外卡取现业务1500余笔、金额300余万元;外币兑换业务900余笔,折合人民币230余万元,有效满足了外籍来青人员等群体多样化支付服务需求。

三、突出特色服务

一是打造青岛胶东国际机场外籍人员综合服务中心,设置支付、文旅、通信、交通四大服务板块,提供包括支付以及文旅咨询宣传、手机SIM销售及WIFI设备租赁和交通卡售卖及交通出行咨询等综合性服务,确保外籍人士一抵达机场即可畅享各种一站式服务便利。二是建成中山路步行街等多个支付便利化优质服务区,试点挂牌支付服务示范类商场,区域内商户全面支持境外银行卡、扫码、现金、数字人民币等多种支付渠道,引领带动作用明显。三是在高铁、机场、地铁等重要站点及窗口布放外卡受理POS终端,上线全国首个“延迟扣费”“无网无电”数字人民币轨道交通创新支付项目,协调推动支付宝公司在青岛地铁上线扫码支付直接过闸,为外籍来青人员交通出行提供更多便利。四是在全市1430个助老食堂推行创新支付项目,通过打通社保卡及金融账户信息和资金核验通道,实现老年人“刷脸支付”享用餐配餐服务,截至目前签约人数超35万人。

四、加大宣传推广

一是设计制作中、英、日、韩版本《外籍来青人员支付服务指引》,统一制作外籍来青人员简易开户、现金兑换等服务指南,依托“高德地图”优化支付信息索引查询。二是以召开亚洲遗产大会、青岛国际啤酒节等重大涉外活动为契机,联合中国金融教育发展基金会开展系列宣传,在全市主要景点、商圈设立“滴一下”、“碰一下”创新支付体验站。依托电台等渠道,面向出租车司机群体开展“零钱包”业务常态化宣传。三是联合电视台、银联等拍摄专题视频进行播放;在市分行官微设立“青享支付”专栏,发布政策及服务等各类信息20余篇;多次会同移民局等针对外籍高管人员、外籍专家等开展定向宣讲咨询;会同行业协会、商业管理公司等利用电台、工作微信群、晨会等开展商户及从业人员政策及使用培训;组织金融机构联合移民局、自贸区、电视台等依托支付服务咨询点、金融机构网点、重要交通枢纽、星级酒店及知名景区等累计开展各类宣传3000多次,发放折页等宣传品10万余份。

下一步,将续丰富支付服务场景、提升支付服务体验,全力推动支付便利化向精细化和可持续性发展,更好地服务青岛市高水平对外开放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