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24日,市委常委会扩大会议暨市委财经委员会会议召开,分析研究一季度经济形势,部署下一步经济工作。市委书记曾赞荣主持会议并讲话。
会议指出,今年以来,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锚定“走在前、挑大梁”,统筹做好稳增长、提质效、促改革、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推动一季度经济实现良好开局。
一季度良好的开局,也在青岛市统计局同日发布的2025年一季度全市经济运行情况中得到体现:
全市生产总值4071.34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9%。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7.51亿元,同比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1263.44亿元,增长5.9%;第三产业增加值2770.39亿元,增长5.9%。
这一增速高于全国(5.4%)0.5个百分点。对比已公布GDP数据的城市,青岛与天津的差距进一步缩小,从去年一季度的146.54亿元,缩小至122.96亿元。
□ 01
工业仍是“压舱石”
工业是青岛经济的“压舱石”,也是一季度青岛经济增长的主要推手之一。统计显示,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7%,增速分别高于全国(6.5%)、全省(8.2%)2.2个和0.5个百分点。
一季度,青岛制造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9.2%,占全市销售比重达26.1%,较上年同期提高1.7个百分点。其中,装备制造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4.6%,保持较快增长。
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6%,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5.9个百分点。其中,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54.7%。
工业投资同样增长“亮眼”。一季度青岛工业投资同比增长42%,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增长7.7%,分别高于全部投资增速37.7、3.4个百分点。
青岛工业的强劲发展动能,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多年来“青岛制造”加“数”转型的成果。依托工业互联网先发优势,把握青岛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建设、国家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城市试点、“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试点城市建设等新机遇,青岛正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不断取得新成效。
青岛数据集团揭牌,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取得新成效。
□ 02
投资稳步回升
一季度,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3%,比去年全年(0.8%)提升3.5个百分点。可以说,青岛投资实现了稳步回升。
4.3%的增长,从何而来?开年以来,青岛坚持把扩大有效需求放在突出位置,坚持以高质量项目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
目标锚定,实干争先。青岛“新春第一会”就聚焦项目建设,四大班子主要领导深入项目一线督战指导。今年一季度,青岛1068个重点建设类项目已开工在建965个,开工在建率达90.4%。其中559个计划新开工项目已开工456个,新开工项目开工率达81.6%。
民间投资是民营经济活跃度的“晴雨表”。一季度,全市民间投资同比增长12.4%,比上年全年加快6.6个百分点,占全市投资比重63.5%,比上年全年提升2.7个百分点。民营企业进出口1461.9亿元,增长3.4%,占69.2%,提升0.7个百分点。今年,青岛提出将攻坚突破28项民营经济重点任务,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充分发挥民营经济在全市高质量项目建设中的生力军作用。
今年以来,青岛重大项目建设正加速推进——
在即墨海域,我国首个渔业融合海上光伏项目——中电建青岛即墨海上光伏项目220千伏送出工程全线贯通;
中电建青岛即墨海上光伏项目
在胶州市九龙街道,海尔冰箱智能制造(三期)项目总装厂房拔地而起,钢结构穹顶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在汽车产业新城,一汽-大众宝来车型换代项目焊装车间里机械臂挥舞,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生产线正紧锣密鼓推进……
一季度,青岛产业类项目已开工在建623个,基础设施类项目已开工在建119个,社会民生类项目已开工在建223个,项目的加速推进,正在创造更多城市发展的新引擎。
近日,市政府办公厅出台《关于强化财政支持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实施方案(2025—2027年)》,从聚力支持科技创新、产业创新、绿色创新、人才工作创新、体制机制创新、财政保障体系建设等6个方面,推出28条政策措施,并将每年拿出约50亿元“真金白银”,“加码”培壮新质生产力。
□ 03
全方位发力应对挑战
在看到一季度开局良好的同时,青岛也看到,当前外部环境复杂多变,经济运行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应对解决。
受美国极端关税政策的影响,全球悲观情绪上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的最新《世界经济展望》,将2025年全球经济增速下调至2.8%。
关税冲击本质上是对外需的冲击,从一季度数据看,美国新一轮关税政策尚未对我国出口形成实质性冲击。一季度,全市外贸进出口总值2111.6亿元,同比增长2.3%。其中,出口1276.9亿元,增长6.9%。青岛市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RCEP其他成员国进出口分别增长8.5%、2.1%。
繁忙的山东港口青岛港
但在“开门红”之后,面对更趋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二季度开始,才成为比拼青岛经济韧性的关键时期。
如何应对,今天召开的市委常委会扩大会议暨市委财经委员会会议也指明了方向:
要聚焦“10+1”创新型产业体系,大力推动工业经济稳定增长,促进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稳产优供,持续巩固工业增长势头。
要更大力度提振消费,抓好大宗消费、文旅消费、服务消费,释放消费潜能。
要聚力扩大有效投资,加快项目招引建设,不断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益。
要持续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落实好各项政策措施,增加优质地块供给,支持建设更多“好房子”。
要着力推动金融业稳健发展,强化金融政策支持,常态化组织银企对接,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要抓实服务业重点行业,加强行业引导,提高发展质效。
要促进外贸稳定增长,积极应对外部环境挑战,支持企业开拓多元市场,推动外贸高质量发展。
要扎实办好民生实事,坚决守牢安全底线,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
要压实工作责任,深入一线、深入企业,以严实作风把各项措施落到实处,确保实现预期目标。
只要坚持把扩大有效需求放在突出位置,加快以高质量项目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用好改革创新“关键一招”,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气神,真抓实干、加压奋进,相信青岛必将持续推动经济稳健向好、进中提质,为全省、全国多作贡献。
记者|王奕宁 刘兰星 编辑|赵笛
制作|宋尉嘉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